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青年志愿者培训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志愿者培训管理工作,提高并保证志愿者培训质量,从而提升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水平,促进志愿服务发展,根据公路志愿者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志愿者培训以提高志愿者志愿服务水平及促进志愿服务良好、健康、规范为最终目标。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志愿者是指在志愿者组织登记注册并参与志愿服务培训自然人。第四条本办法所指的志愿者培训管理工作由志愿者组织实施。第五条志愿者培训采取自我培训与传授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专业知识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针。第六条志愿者培训遵循系统性原则、制度化原则、主动性原则、多样化原则和效益性原则。(一)系统性志愿者培训是一个全员性的、全方位的、贯穿志愿者志愿服务始终的一个系统工程。(二)制度化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把培训工作例行化、制度化,保证培训工作的真正落实。(三)主动性强调志愿者参与和互动,发挥志愿者的主动性。(四)多样化2开展志愿者培训工作要充分考虑受训对象的层次、类型,考虑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五)效益性志愿者培训是人、财、物投入的过程,是志愿者价值增值的过程,培训应该有产出和回报,应该有助于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第七条志愿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一)知识培训不断实施对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理念及我国乃至世界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相关的培训,使志愿者加深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以及对当今志愿服务发展态势的全面了解。(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实施对志愿者进行,使其在充分掌握理论的基础某些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如野外急救、应急通讯等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提升志愿者的专业技能水平。(三)素质培训不断实施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价值观的培训,增强志愿者的沟通交流,促进志愿者素质的综合提升。第八条培训形式分为内部培训、外派专业培训和自我培训。(一)内部培训1.新志愿者培训。对新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的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理念等相关的培训。2.技能培训。对专业志愿者队伍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33.志愿服务队伍内部培训。志愿服务队伍内部由各队伍根据实际志愿服务工作需要,对志愿者进行小规模的、灵活实用的培训。志愿服务队内部培训由各队伍组织,定期向上级组织汇报培训情况。(二)外派培训外派培训是指培训地点在注册志愿组织以外的培训,以加强交流。(三)志愿者自我培训鼓励志愿者积极利用空余时间参加各种提高自身素质的培训。第九条上级志愿者组织负责培训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基本程序如下:(一)培训需求分析;(二)设立培训目标;(三)设计培训项目;(四)培训实施和评价。第十条其他各级志愿者组织负责协助上级志愿者组织进行培训的实施、评价,同时也要组织内部的培训。第十一条建立培训档案(一)建立各级志愿者培训工作档案,包括培训范围、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往来单位、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学习情况等。(二)建立志愿者训档案。将志愿者接受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结果详细记录备案。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培训效果自我评价、培训者对受训者的培训评语等。第十二条受训者的权利4(一)在自愿的前提下,志愿者有权利要求参加各级志愿者组织内部举办的各类培训。(二)经批准进行培训的志愿者有权利享受各级志愿者组织为受训员工提供的各项待遇。第十三条受训者的义务(一)培训期间受训志愿者一律不得故意规避或不到。(二)培训结束后,志愿者有义务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志愿服务中去。第十四条培训计划各级志愿者组织因根据每年自身的情况进行详细制定,并同时做好金费预算。第十五条志愿者若需参加培训须向所在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参与志愿者培训。第十六条培训实施过程原则上依据各级志愿者组织因根据每年自身的情况进行详细计划进行,如果需要调整,应该向上级志愿者组织汇报。第十七条培训期间各级志愿者组织应监督学员出勤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学员进行考核。第十八条各级志愿者组织应负责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保存过程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培训结束后以此为依据建立志愿者组织培训档案。第十九条各级志愿者组织应负责组织培训结束后的评估工作,以判5断培训是否取得预期培训效果。第二十条培训结束后的评估要结合培训人员的表现,做出总的鉴定。也可要求受训者写出培训小结,总结在思想、知识、技能、作风上的进步,与培训成绩一起放进人事档案。第二十一条培训评估包括测验式评估、演练式评估等多种定量和定性评估形式。第二十二条单位单位应该每年投入一定收入比例的经费用于培训,培训经费专款专用。
本文标题:志愿者培训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2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