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太平经》注释辨误-最新文档
《太平经》注释辨误一、《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开山之作,其宣讲对象主要是下层民众。为宣扬教义的方便,该书采用对话体写成,含有很多口语成分,能够较好地反映东汉时期语言的真实面貌,是研究中古汉语的一部极珍贵的语料,已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近年来,有关《太平经》的注本、译本不断出现。迄今为止,共有以下五个注译本出版:《中华道学通典?太平经释读》、《太平经注译》、《太平经全译》、《太平经正读》、《太平经今注今译》。这些著作的相继问世对《太平经》的整理研究都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因该经年代久远,语言艰涩,并夹杂着不少专业术语,加之注者学识功力水平不一,注释难免出现一些偏差。在某些语词解释上,几个注本尚存在一些分歧,众说纷纭,这对于利用该经来研究中古汉语是很不利的。笔者在阅读过程中留意摘录,兹不揣简陋,条陈数例,就正于诸方家。二、(1)下古复承负中古小失,增剧大失之,不心至其亲而已,反欲大厌生人,为观古者作荣,行失法,反合为伪,不能感动天,致其死者,鬼不得常来食也。(卷36/事死不得过生法/p52)按:对于“观古”,众说纷纭。《太平经正读》(以下简称《正读》)58页:“古,当作占。观占,观看。作荣,显示荣耀。”《太平经注译》(以下简称《注译》)87页:“荣,荣观。《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河上公注:‘荣观,谓宫阙。’后亦用为荣名荣誉之意。”《太平经全译》(以下简称《全译》)117页:“即谓下古之人把祭祀鬼神当作观古时风俗来大肆兴办之。”《太平经今注今译》(以下简称《今译》)122页:“观古者,指压在大坟之下的成堆死尸。观谓京观,即为炫耀武功而把敌人尸首聚在一起所修成的高冢。参见《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实,早在这几个注本出版前,陈增岳先生就已指出“古观”不通,当作“占观”,占观谓观察也;“观古”当作“观占”,经中多处“占”均误为“古”。作为古籍注本,在写作前必须充分吸收前修时贤之真知灼见,方能注释得当。细读本经文本,我们确实会发现“观占”、“占观”用例,如“夫古者圣贤见人,不即与其语,但精观占视其所好恶以知之矣。正以此镜其行,万不失一”(卷49/急学真法/p166);“而诸神占观,其行日久,何故不白”(卷114/有功天君?薪?诀/p611)。(2)天师既过觉愚不及之生,使得开通,知善恶难之,何一卒致也。(卷40/乐生得天心法/p82)按:“过觉”,《正读》79页:“过,前来。”《注译》140页、《今译》187页:“过觉,认为有过错而加以开觉。”《全译》171页:“过觉,劳神。”皆未必然。“过”有“前往”、“到”、“至”义。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唐韩愈《过襄城》诗:“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明冯梦龙《梦磊记?翁婿叙情》:“甥女见势头不好,一时间不知逃过那里去了。综观文例,“过”表示“前往、前来”时,一般会带地点宾语,若把“过”释作“前来”,则“过觉”这种省略宾语的连动结构比较少见。“过”,有“极”、“非常”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宋书?郭原平传》:“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北魏杨?f之《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时陇西李元谦乐双声语,常经文远宅前过,见其门阀华美,乃曰:‘是谁第宅?过佳!’《晋书?张华传》:“园中茅积下得一白鱼,质状殊常,以作鲜,过美,故以相献。”而当“过”用来修饰动词时,可表“极力,大力,反复”义。“过觉”即“极力开导,反复启发”。在经文中含有这样的意思:正因为天师极力开导,反复启发,才使愚昧迟钝的真人觉悟了。(3)请问一大疑,唯天师既待以赤子之分,必衰(衰,《合校》:疑作哀)原其饥渴汲汲乎!(卷45/起土出书诀/p112)按:“赤子”,《注译》199页:“赤子,对天师的赞誉。”非也。“赤子”,即婴儿。《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义”,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汉书?贾谊传》:“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颜师古注:“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发,其色赤”。“赤子”在本经中尚有其他意义。例如,“故大贤诸道士,乃周流?烫煜拢?考辞习语,视异同,以归喻愚蒙,尚故故误人赤子,使妄说其学则不可,妄仕不足以为帝王之臣也”(卷96/守一人室知神戒/p419-420)。《今译》971页:“赤子,心地纯净的人。”《注译》711页:“赤子,心地纯洁的人。”《全译》861页:“误人赤子,误人子弟。”皆随文释义,未得确解。此例中“赤子”比喻普通百姓、人民。普通百姓即心地纯洁质朴之人,在神的眼里,普通百姓即愚蒙之人,需要加以开示教化。此用法其他文献中亦可见:《汉书?循吏传?龚遂》:“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宋胡铨《上高宗封事》:“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分”:情分;恩情。如下各例中“分”均有此义:“如是诚侥幸,甚得大分,不敢有小不称者也”(卷110/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p530),“各自身受恩分,赏罚有差”(卷111/大圣上章诀/p544),“傍人见之,是有心者可进爱,有善意相爱,此皆天下恩分,使民顺从”(卷114/某诀/p593)。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分过友生。”杜甫《秋日荆南述怀》:“昔承推奖分,愧匪挺生材。”而《正读》101页:“分,位分,身分”,解释未尽允洽。还有其他不明本经“分”义而误读者。如:“愚贱生缘天师常待之以赤子之分,恩爱洽著,仓皇得旦夕进见,天功至大,不可谢。”(卷69/天谶支干相配法/p261)《今译》616页:“‘分’同‘份’,恩份。”显迂曲。“分”本身即有“情分、恩情”义,不烦改字。《全译》536页:“分,缘分。”亦未安。(4)比犹若春秋冬夏,不复误也。今后生皆用命少,未睹一周,何知大小中有三周哉?古常神道乎?故遂失正路,睹须臾之间,又未通洞古今神文,遂从偏辞,自言是也。正犹春儿生而死,不睹秋事;夏生而终,不睹冬事。(卷50/天文记诀/p177)按:“儿”,《今译》415页释作“胎儿”,《注译》305页释作“小儿”,《全译》364页:“儿,疑系衍文,当删”,均未得本?d。陈增岳先生认为“儿”当作“蚬”,谓蝉也,误脱偏旁,《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霜降,寒蝉鸣”,郑玄注:“寒蝉,寒蜩也,谓?U也”;《方言》卷十一:“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大而黑者谓之蠛,黑而赤者谓之蜕”。蝉有春夏之分,春蝉夏死,夏蝉秋死,故有此言。此说是矣。其他注本之误今请分论之:首先,此处言后来出生的人活得短,连一轮都没看到,哪里能够知道大中小三轮呢?“正犹”,即“就好像”,引出一个比喻,来加强论证。如果把“儿”解释为“胎儿”、“小儿”,那就不算什么比喻了。再者,上文有“十二岁一周子”句,说明“一周”即十二年,那么这里“春儿生而死,不睹秋事;夏生而终,不睹冬事”时间尚不到半年,就有点过于夸张了,语意乖舛。其次,认为“儿,疑系衍文,当删”,明显是把“儿”作为“人”理解。若此,此句的翻译就是“就好比人春天出生就死了,看不到秋天的事情”,显然不确切。上述两种观点都不如陈增岳先生的解释“蝉有春夏之分,春蝉夏死,夏蝉秋死”恰当,把“短命之人”比喻为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蝉,形容至洽,深合文意。(5)遗腹子言:“人皆父母依仰之生,我独生不见父母。”至年颇大,问父所在。(卷114/大寿诫/p618)按:“颇”,《注译》1036页释作“渐”,认为“颇”是个状态副词,未谛。《今译》和《全译》都未明确出注,当注而不注亦不可取。“颇”:略微;稍微。程度副词。《广雅?释诂三》:“颇,少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汉书?高帝纪》:“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东汉王充《论衡?别通》:“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天明,便告居人言:‘此庙中无神,但是龟鼍之辈,徒费酒食祀之。急具锸来,共往伐之。’诸人亦颇疑之,于是并会伐掘,皆杀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然而每见文士,颇读兵书,微有经略”,王利器集解:“颇与下句微对文,亦微少义”。这种用法中古时渐少,现代汉语中已完全消失,需特别注意。(6)士者,有可克志一介之人也,一介之人者,端心可教化属事,使往通此道也。(卷39/解师策书诀/p69)按:“一介之人者”不可独立成句,《正读》70页断句为:“士者,有可克志一介之人也,一介之人者端心,可教化属事,使往通此道也。”接着指出:“克志,同克己。克制自己,用正确的志向严格要求自己。一介,耿介,忠心正直。”此说可从。“克”:约束;克制。《后汉书?周举传》:“成汤遭灾,以六事克己;鲁僖遇早,而自责祈雨,皆以精诚转祸为福。”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欢沉难克兴,心乱谁为理。”“志”:志向;志愿。《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唐韩愈《县斋有怀》诗:“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克志”,克制、约束自己的志向,即《正读》70页所言:“用正确的志向严格要求自己”,此之“克志”与下文“端心”对应。《今译》157页:“克志,极力实现志向。”《全译》145页:“克通刻,铭刻。克志,具有坚定不移的志向。”《注译》122页:“克志,努力实现志向。”这三种说法均有随文释义之嫌,皆未能准确揭示出“克”之义。“一介”,《今译》157页:“一介,一个”;《全译》145页:“一介,一人”;《注译》122页:“一介,一个”。释义均不确切。“一介”确有“一个”义,多指一个人,但含藐小卑贱的意思。用于自称,为谦词。《礼记?杂记上》:“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国语?吴语》:“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第,以咳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盘匝,以随诸御”,韦昭注:“一介,一人”。《全后汉文》卷九二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一介失所,则王道为亏;百姓有过,则谓之在予。”此用法很常见,故为人所熟知。“一介”另有“耿介”义。《书?秦誓》“如有一介臣”,孔颖达疏引王肃云:“一介,耿介之貌”,陆德明释文:“马本作介,云:一介,耿介,一心端悫者”,“一介,谓一心耿介”。《后汉书?袁绍传》:“故大将军何进忠国疾乱,义心赫怒,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故授臣以督司,谘臣以方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良史所书,盖取其狂狷一介,论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为也。”综观文例,“一介”作“一个”时,其用法皆为“一介+名词”形式,中间皆不加“之”。本例“克志一介”义近连言;再者,此处谈论“士”,为美称、尊称,绝非“一介”所指“藐小卑贱”的谦称。若把“一介之人”简单地释作“一个人”,与文义不符,误甚。(7)从见教于师之后,不敢犯非历邪,愉愉日向为善,无有恶意,不逆师心,是为上善弟子也。(卷47/上善臣子弟子为君父师得仙方诀/p132)按:“愉愉”,《注译》241页释作“暗暗地”,谬矣。“愉愉”:和顺貌;和悦貌。古文献中屡见。《礼记?祭义》:“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孙希旦集解:“‘愉愉乎其忠’者,言其和顺之发于诚也。”《论语?乡党》:“私觌,愉愉如也。”何晏集解引郑玄曰:“愉愉,颜色和。”《汉书?东方朔传》:“故卑身贱体,说色微辞,愉愉啕啕,终无益于主上之治,则志士仁人不忍为也。”唐韩愈《复志赋》:“时乘闲以获进兮,颜垂欢而愉愉。”韩愈《元和圣德诗》:“皇帝大孝,慈祥悌友。怡怡愉愉,奉太皇后。”宋司马光《答周同年书》:“今陛下慈爱宽仁,与群臣言,愉愉和颜色,如接宾友。”清戴名世《抚盗论》:“而一二腐儒懦夫亲见其祸如此其大,而以招抚为名,啕啕愉愉奉之。”“历”,《全译》269页释为“超越”,《今译》301页释为“陷入”,均未中的。历,今谓“行”、“做”。《广雅?释诂一》:“历,行也。”《战国策?秦策一》:“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桊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
本文标题:《太平经》注释辨误-最新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3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