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是一类最典型、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不包括人为投毒、暴饮暴食引起的疾病;个别人对食物中的成分敏感性过高,食入后引起变态反应;进食三废污染物所致的慢性危害发病特点:发病潜伏期短,呈爆发性。短期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趋势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为主。发病与某种食物有关,患者有食用同样食物史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有毒植物食物中毒有毒动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一、细菌性食物中毒因摄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污染的食品后所发生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中最常见全年皆可发生,但好发于夏秋季细菌性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基本条件①食物必须被致病菌污染②食物中致病菌在加工中没有被消灭③致病菌生长繁殖到能够治病的数量或治病毒素肠道症状为主,伴发烧沙门菌属食物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食物中毒的预防重点之一。(一)沙门菌属沙门菌属肠杆菌科其血清型现已达2463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中能感染人类的沙门菌血清型约有1400多种常见的有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沙门菌在外界生活力较强,但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差,100摄氏度即死亡。定殖于小肠,才能引发疾病。爆发流行时,感染剂量一般都低于1000个菌体,有时甚至少于100个细菌。。流行特点全年均可发生,多见于夏秋季。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中毒原因主要由加工食物的用具、容器、食物存储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前未加热处理或者加热处理不充分而引起美国召回5.5亿枚鸡蛋事件沙门氏菌中毒沙门氏菌在哪里?1.鸡场卫生条件差,老鼠虫类过多导致2.随粪便排出附着在蛋壳上3.鸡蛋含有抗菌成分,但还是有少量从鸡蛋气孔进入鸡蛋内部沙门氏菌如何防?1.不耐高温,100度立即死亡临床表现中毒潜伏期:4~48h中毒表现:恶心、头晕、头痛、寒战、冷汗、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腹痛、发热,重症者痉挛、脱水、休克急性腹泻以黄色或者绿色水样便为主预后:3~4天症状消失,严重者死亡预防措施:①防止食物污染②低温储藏食品是预防食物中毒的一项重要措施,沙门菌20摄氏度即能大量繁殖。③彻底加热一般高温处理后可供食用的肉类,肉块应在1kg以下,持续煮沸3小时,或肉块深部温度至少达到80摄氏度,并持续12分钟。④停用可疑食物(二)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近岸海水、鱼贝类海产品中。发病高峰期为7月~9月,以青壮年发病多见,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食物中毒最常见的一种病原菌。该菌有一嗜盐性特点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以上,在淡水中存活不超过2天。且对理化因素敏感,56摄氏度5分钟或90摄氏度1分钟即可杀灭。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系经烹饪不当的海产品或盐腌制品传播,常见的为海蜇皮、海鱼、海虾及各种贝类,而食物容器或砧板生熟不分污染本菌后,也可发生食物中毒。临床表现: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为11~18小时,可从自限性腹泻至中度霍乱样病症多以剧烈腹痛开始,并有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腹泻多为水样、脓血便或黏液血便;体温38~40摄氏度。病程3~4天,预后良好。预防措施:①低温储存各种食品②注意食品各种加工方法,蒸煮时需加热至100摄氏度并持续3分钟③凉拌食品需做到彻底杀灭该项菌④食品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过久,食前需彻底加热⑤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感染⑥不生吃海产品或盐腌不当的贝类食品。(三)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例如空气、水、土壤、物品、人和动物的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大部分是不致病的腐生寄生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细菌该菌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月(如在干燥脓汁、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耐热,加热到80摄氏度30分钟才能被杀死。耐盐性强,在含10%~15%Nacl的培养基中仍可生长,但对碱敏感。耐药性强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毒素型食物中毒。产肠毒素的葡萄球菌有2种,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全年皆可发生,夏秋多见人体易感,进食后发病率可达90%以上。污染来源:触食品后使食品污染,而摄食了被葡萄球菌污染的食品便有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乳类及乳制品、肉类和剩饭等。临床表现: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2~5小时。有恶心、呕吐,同时伴有上腹部痉挛性疼痛及水样腹泻。以呕吐最为突出。大多数病人于1~2天内恢复。预后良好。预防措施:①防止食品受到污染,特加别是肉类等动物性食品、乳制品、剩菜等②对从事餐饮业患有葡萄球菌感染的制作及加工人员应暂时调换工作③低温储藏食品,食用前应彻低加热。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四)肉毒梭菌肉毒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菌,具有芽胞,在缺氧和含水分较多的中性或弱碱性食品上容易生长,并产生肉毒毒素。该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剧烈的神经外毒素,毒性比氰化钾强1万倍,对人的致死剂量约为9~10mg/kg。肉毒梭菌对热抵抗力强,干热180摄氏度5~15分钟,湿热100摄氏度5小时才能将其杀灭。但肉毒毒素不耐热,在100摄氏度10~20分钟即可被完全破坏。肉毒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国外以罐头、香肠、腊肠等肉制品为主。在我国过去以新疆较多,主要由发酵豆制品(臭豆腐、豆瓣酱)引起的占80%以上。多发于冬春季中毒原因主要是加热不充分临床症状:胃肠道症状少见,主要为神经末麻痹。潜伏期可短至几小时,先有乏力、头痛、等症状,接着出现复视、斜视、眼睑下垂等眼肌麻痹症状;再是吞咽困难、口齿不清等咽部肌肉麻痹症状进而膈肌麻痹、呼吸困难直至呼吸停止而导致死亡。防治原则:①减少食品在运输、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②对发酵食品应充分蒸煮③低温保存食品。④停止食用可疑食物(五)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该菌属生存力强,能在土壤、水中存活数月。大肠埃希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有以下4个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是5岁以下婴幼儿和旅行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在疾病传播中有重要作用。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主要侵害大儿童和成人。所致病疾病很像菌痢,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最早发现的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严重者可致死。特别在热带国家。在医院中常引起爆发流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1982年首先在美国发现,其血清型为O157:H7。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腹泻,大便先为水样后为血便甚至人为血水,重者出现溶血性尿毒症。临床表现:①潜伏期2~5天②突发性腹部痉挛、腹泻、水样便、低热或不发热③5~10内痊愈④严重者出现溶血性尿毒症并可致死污染食品是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如未煮熟的牛排和其它肉类制品,水,未经巴氏消毒过的牛奶,果汁和生的蔬菜和水果。(一)赤霉病麦食物中毒赤霉病麦食物中毒是霉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多见,东北、华北地区也有发生。它是由于误食赤霉病麦等引起的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中毒。赤霉病麦毒素对热稳定,一般烹调方法并不能去毒。进食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发病程度越严重。临床表现:一般多在食后10~30分钟发病(短者几分钟,长者可达l~2小时或5小时左右)。轻者仅有头昏、脑胀。较重者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少数伴有腹泻、流诞、颜面潮红。个别重病例可有呼吸、脉搏、体温及血压波动、四肢酸软、步态不稳、形似醉酒,故有的地方称之为“醉谷病”。预防措施:①加强田间和贮藏期的防霉措施②对已霉变的谷物,应采取去毒措施,如碾磨去皮法除去毒素③制定粮食中赤霉病麦毒素的限量标准,加强粮食管理。(二)霉变甘蔗食物中毒目前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外理。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1.引起中毒的原因①食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②误将工业用亚硝酸盐当作食盐食用③也见于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苦井”水后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2.中毒机制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3.临床表现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胃肠道症状、全身皮肤及粘膜呈现不同程度青紫色,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4.急救措施①催吐、洗胃、导泻、静脉输液、利尿、纠正酸中毒②应用特效解毒剂亚甲兰(美兰)、吸氧及其它对正处理郑州毒蘑菇1.新鲜蘑菇在产地采摘后为便于储存先煮熟2.用工业盐腌起来放入大桶,发往全国各市场3.各市场再次加工业盐后批发给零售商4.零售商将蘑菇分装到装有次氯酸溶液的塑料瓶中5.卖到郑州各酒店餐馆化学性食物中毒砷中毒1.中毒成分通常说的砷中毒,是指砷化物,主要是三氧化二砷(砒霜)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砷中毒2.临床表现①急性砷中毒表现消化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发性神经炎、中毒性肝炎和心肌炎②慢性砷中毒除有神经衰弱症状外,多见皮肤粘膜病变和多发性神经炎,胃肠道症状较轻广西河池市砷中毒事件化学性食物中毒砷中毒3.急救与治疗控制溶血,及早进行血透及换血疗法,合理应用特效解毒药物二巯丙磺钠、二巯丙醇、青霉胺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机磷中毒1.引起中毒的原因①误服或自杀②喷洒过农药的蔬菜和水果,如未经充分清洗,虽然剂量较小,也可造成轻度中毒③农药污染了衣服或皮肤,经皮肤吸收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机磷中毒2.毒性及中毒机制①按其毒性大小可分为四类:剧毒类、高毒类、中度毒类、低毒类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机磷中毒2.毒性及中毒机制②部分紧密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脂酶,使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积聚,引起胆碱能神经和部分中枢神经功能的过度兴奋,继而转入抑制和衰竭,产生中毒症状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机磷中毒3.临床表现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症状因中毒程度不同而异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昏、眩晕、无力、站立不稳、躁动不安、口水增多、恶心、呕吐、腹泻、大汗乃至瞳孔缩小、视物不清、昏迷、大小便失禁等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机磷中毒3.临床表现合并肌肉震颤者,患者常诉全身肌肉紧束,有“穿橡皮衣”感。由头面部(眼睑、颊肌)开始,逐渐向上肢和全身发展,甚至全身抽搐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机磷中毒3.临床表现合并呼吸系统症状者有咳嗽、咯痰、口鼻泡沫状分泌物溢出、皮肤青紫、呼吸困难以至呼吸衰竭中毒者的死因主要有: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瘫痪、肺水肿和周围循环衰竭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机磷中毒4.急救与治疗①排除毒物:立即与农药脱离接触,离开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清洗受到污染的皮肤、毛发和指(趾)甲缝。经口中毒者,应催吐、洗胃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机磷中毒4.急救与治疗①应用特效解毒药:常用药物有阿托品、山茛菪碱、解磷定等②对于昏迷、抽搐患者必须有专人护理,让患者平卧,头朝一侧以利于口腔内分泌物排除,保持呼吸道畅通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敌百虫、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等,大多有蒜味,淡黄色到棕色油状液体。海南毒豇豆事件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河豚鱼中毒河豚鱼的毒素主要集中在肝脏、卵巢(鱼仔)、睾丸中,尤其是卵巢含毒最剧。每年1~5月是河豚鱼产卵的季节,此时其生殖系统发育毒性最强,所以,在春节食用河豚鱼中毒最多见。临床症状:河豚鱼中毒主要是麻痹中枢神经。发病急骤,发展迅速。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出现明显的中毒表现首先出现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病人感觉口唇、指尖麻木随之失去知觉,不知疼痛,肌肉瘫痪不能行走。严重中毒病人言语不清,呼吸困难,呼吸表浅、频速而不规则,血压下降,昏迷,瞳孔散大,最后呼吸麻痹死亡。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市场管理。正确食用河豚鱼的方法是,去鱼头、去皮,彻底去除骨脏,尤其是鱼仔
本文标题:食物中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4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