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必修4第3单元检测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1第三单元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国粹(cuì)自诩(xǔ)剔除(tī)残羹冷炙(zhì)B.冠冕(guàn)譬如(pì)罪孽(niè)休戚相关(qī)C.凝聚(níng)辜负(gǔ)履行(lǚ)咄咄逼人(duō)D.俯瞰(kàn)濒临(bīn)推衍(yǎn)归根结蒂(dǐ)答案:A解析:B项,“冠”应读“guān”;C项,“辜”应读“ɡū”;D项,“蒂”应读“d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扺掌而谈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答案:A解析:“扭怩”应为“忸怩”。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B.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静来回答。答案:C解析:“签学生证”后的顿号改为逗号,谓语的并列不用顿号用逗号,句中“不但要……还要”并列。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12架“鱼鹰”被运进冲绳县,民众为此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但日本政府显然不愿此事节外生枝,再给日美同盟关系添堵,因而首相野田强调“就按美国的意思办”。B.如果花费社会公共资源建立起来的保障房,在一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干扰”下,不能分配到最需要的人手中,保障性住房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C.面对日本在领土争端问题上态度越发咄咄逼人的态势,并企图拉拢美国共同应对,俄罗斯完全有理由担心,有朝一日日本也会将南千岛群岛纳入日美安保条约。D.潜逃8年、身负10条人命的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嫌犯周克华在重庆毙命,宣告苏湘渝系列抢劫杀人案件成功告破。周克华可谓死得其所。答案:D2解析:“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与语境不符。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社论指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就必须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健全融资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显得尤其重要。B.我国最大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1号”开赴南海,担负在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护渔护航,同时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C.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明确前进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D.未来,三沙市委、市政府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维权、维稳、开发、保护的工作方针,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答案:D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删除“显得尤其重要”。B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护航”后加“的任务”。C项,在“发表”一词后添加“的”,使“重要讲话”作主语。二、阅读理解(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16分)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②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③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④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6.“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过渡和转接的作用,是全文的承上启下的段落。①这一句既是对前面部分的小结,指出“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行不通的,必须“自己来拿”。②这一句又是下面部分的引子,告诉读者,文章的重点将转入论述“拿来主义”。解析:一句话在文中的位置及主要作用:在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在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在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7.在第②段中,作者用三个形象尖锐而生动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这三个形象是什么?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4分)答案:三个形象是:孱头、昏蛋、废物。他们的三种错误态度是:不敢接受、全盘否定、全盘吸收。解析:第一问要注意句式特点,如“……是……”。第二问要紧扣他们的表现,注意文段中的重点语句。“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把三种人的态度描述得很形象,也很明确。8.这几段文字使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举例说明其作用(4分)?答案:这几段文字主要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如第③段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来比作文化遗产中的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3作用: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阐明批判继承这样的重大问题,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使读者一读就懂,为之折服。解析:常用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将这些与上文对照就能得出答案。9.选文语言上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5分)答案:选文使用幽默犀利的语言来增强讽刺效果,将要批判的观念形象化、漫画化,然后着意刻画它可笑可憎的面目,示其滑稽、可恶。如写徘徊的孱头、放火的昏蛋和欣欣然入室大吸鸦片的废物,形象栩栩如生,批判也入木三分。解析: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及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17分)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人活着,最要紧的是寻觅到那片代表着生命的绿色和人类希望的丛林,然后选一处高高的枝头,站在那里观览人生,消化痛苦,孕育歌声,愉悦世界!这可是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这真是一种心境爽朗的情感风貌。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可以减轻很多痛苦。在那里,你可以从众生的甜酸苦辣、百味人生中寻找你自己,你的境遇中的那点苦痛,也许相比之下,再也难以占据一席地位,你会较容易地获得从不快中解脱灵魂的力量,使自己一生不至于变得灰暗。人,站得高些,不仅有幸能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还能有幸发现生命的立体的诗篇。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这诗篇的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你可能没有成为一个美丽的词,一个引人注目的句子,一个惊叹号,但你依然是生命的立体诗篇中的一个音节,一个停顿,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足以使你放弃前嫌,萌生为人类吟唱新的歌声的兴致,为世界招来更多的诗意。最可怕的人生见解,是把多维的生存图景看成平面。因为那平面上刻下的大多是凝固的历史——过去的遗迹。但活着的人们,却是活在充满着新生智慧的、又不断逝去的“现在”组成的未来。人生不能躺着游——像某些鱼类;不能爬着走,像某些兽类;而是要站着前行,这才是人类应有的生存姿态,站在历史的枝头,正是为了摆脱某些时候人们常身不由己而采取的“躺着”“爬着”生存的可悲姿态,正是为了脱离平面化的思维定式,我们应还世界与人生以多维的生存结构的真面目。10.根据文本回答“历史”的含义是什么?(3分)答案:充满生命绿色和人类希望的人类生命状态。解析:结合题目和第一段内容,采用“代入法”会很容易找出答案。找到原文“寻觅”的内容。11.本文作者提出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错误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4分)答案:①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寻觅到那片代表着生命的绿色和人类希望的丛林,然后选一个高高的枝头,站在那里观览人生,消化痛苦,孕育歌声,愉悦世界。②错误的人生态度是把多维的生存图景看成平面。解析:注意抓关键性词语,如第一段中的“最要紧”,最后一段中的“最可怕的人生见解”等。再结合全文的意思整合原文的句子来回答。12.站在历史的高处来看待人生有什么好处?(4分)答案:可以减轻很多痛苦;可以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还能有幸发现生命的立体的诗篇,认识到自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可以脱离平面化的思维定式,还世界与人生以多维的生存结构的真面目。解析:本题属信息筛选题,只要找到相关区间,归纳整理即可。13.本文写对待人生的态度,角度新颖,语言富有诗意。请你选择一两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6分)答案:①形象化的议论。用“生命的绿色和人类希望的丛林”来比喻人生百态,用“微笑”写人生态度,用“孕育歌声”写创造欢乐,生动形象,引发读者丰富联想。②用对比手法,把个人放在人类生命的大背景中,来认识个人的痛苦际遇;用站着向前的姿态与“躺着”“爬着”的姿态对比,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站在历史的枝头看待人生的重要性。③富有诗意的语言,如“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不仅内涵丰富,发人深思,而且有美感,有感染力。4解析:关键是选择角度,如第一段的比喻手法,最后一段相反态度与前文态度的对比,赏析的文字要紧扣原文内容,要有例子来论证,达到赏析的目的。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14.“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和“最美警卫战士”及其他许多好人好事的出现,使我们看到中国人的道德高地并没有丢失,那些“最美的人”还有他们的无数追随者让我们感到了社会的美好。写一段文字,用排比手法,用事实证明什么是“最美”。世上什么是“最美”?不是那些靓丽的明星,而是那些勇敢、善良的人们,是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们!“最美妈妈”吴菊萍,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双手一托”,接住了坠楼的女孩;最美,是一种精神,在各地不断传递。最美,也是一个故事,被一篇又一篇地续写下去……答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危急时刻奋不顾身地“双臂一推”,挽救了学生的生命;“最美司机”吴斌,在剧痛中“轻轻拉上手刹”,挽救了24人的生命;“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三次勇闯火海,排险救人……解析:除了明确的两个要求之外,在句子中还暗含了所选事例的标准,即勇敢、善良,是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们,而在各地不断传递则包含着时间的先后。15.在“7.21”北京特大暴雨之夜,在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段施工的152名农民工在大雨中,抛下救生圈,结起绳索,展开了一场生死大营救,救下百名被困游客,获得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请你写几句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话,表达你的颂扬之情。(100字以内)答案:说什么非亲非故?道什么生人熟人?你们用一根绳子,连着一颗颗滚烫的心。暴雨算个啥,脱去外衣!光着膀子,让心贴得更近!这就是大爱无疆,有什么友谊比这更长?这就是舍己救人,有什么情比这更深?解析:此题内容有明确的要求:颂扬。要求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答案要扣住救人,要赞扬此行为,要有文采,要不超100字。可运用反语句、感叹句、排比句等,以便突出文采。16.阅读下面的文字,筛选出“蛟龙号潜水器”的特点。近日,我国“7000米载人潜
本文标题:人教版必修4第3单元检测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72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