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人教版必修4第4单元检测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1第四单元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缪贤/绸缪睨柱/端倪倨傲/群裾B.驽马/弩弓旄节/旌旗弹劾/骸骨C.河畔/泮宫仓廪/凛冽秩訾/髭须D.感喟/渭水合契/提挈驿站/不怿答案:C解析:A项加点字分别读:Miào/móu、nì/ní、jù/jū;B项加点字分别读:nú/nǔ、máo/jīnɡ、hé/hái;C项加点字分别读:pàn/pàn、lǐn/lǐn、zī/zī;D项加点字分别读:kuì/wèi、qì/qiè、yì/y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赵使者蔺相如引:延请。B.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C.咸怪其无征征:应验。D.其牙机巧制制:规模。答案:D解析:D项,“制”在此意为“形制、构造”。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宁许以负秦曲②验之以事B.①伺者因此觉知②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C.①而君幸于赵王②为降虏于蛮夷D.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②兄弟并为郎答案:D解析:D项均为动词,做。A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B项,介词,凭借/介词,通过、经由;C项,介词,被/介词,在。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一项是()①臣请完璧归赵②而相如廷叱之③时天下承平日久④杖汉节牧羊⑤夜见汉使⑥欲因此时降武⑦舍相如广成传⑧宁许以负秦曲A.②③⑤/④⑦/①⑥⑧B.①/②③⑤/④⑦/⑥⑧C.②③⑦/④⑤/①⑥⑧D.①/②/④⑦/③⑤/⑥⑧答案:B解析: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②③⑤均为名词作状语;④⑦为名词用作动词;⑥⑧为动词的使动用法。5.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②非汉所望也B.①求人可使报秦者②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C.①为降虏于蛮夷②尤致思于阴阳历算D.①而君幸于赵王②信义安所见乎答案:D解析:A项,①②均为判断句;B项,①②均为定语后置句;C项,①②均为状语后置句;D项,①为被动句,②为宾语前置句。2二、阅读理解(33分)(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第6~9题。(12分,每小题3分)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曲:委屈。B.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逆:违背,触犯。C.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敬畏。D.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劣,无能。答案:A解析:曲:理亏。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C.而相如廷叱之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游于三辅,因入京师3答案:C解析:A项,连词,来/连词,因为;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示顺承;C项,代词,他们;D项,介词,通过/介词,趁着。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A.王必欲降武B.羝乳乃得归C.妙尽璇玑之正D.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答案:D解析:例句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B项,名词活用为动词,生子;C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正确的道理;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与例句相同。9.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答案:C解析:例句为判断句,A项,介词结构后置句;B项,定语后置句;C项,判断句;D项,被动句。(二)(2012·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21分)阴兴,字君陵,光武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途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①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庆卒,子琴嗣。琴卒,子万全嗣。万全卒,子桂嗣。(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注:①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躬履途泥,率先期门躬:弯腰。4B.犹称所长而达之称:称赞。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和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题时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义。A项,躬,亲自。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为华而少实我腾跃而上B.卒不为宗亲求位为击破沛公军C.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D.兴皆固让,安乎里巷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题时运用比照法,两虚词进行比较,要看位置,看词性,看词义,看结构等。B项,介词,都是“替”的意思。A项,连词,表转折,却/表修饰。C项,介词,让,用/因为。D项,介词,相当于“于”,在,表地点/相当于“于”,比,表比较。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3分)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②是以世称其忠平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④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抓住实施者,明确内容,特别注意题干中“直接”二字。运用排除法,②是世人赞誉,⑥是明帝说的,均不属于“直接体现”。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题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仔细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C项,阴兴并没有“请求”,只是称赞两人“经行明深”,学识修养高。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1)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答案:(1)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2)光武帝称许阴兴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3)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人”),光武帝就答应(或“听从”)了他。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时要兼顾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文言现象。(1)句“幸”,亲临;“辄”,总是;“见”,被,受,被动句式。(2)句“嘉”,称许,赞许;“夺”,改变;“志”,心愿。(3)句“至”,最;“左右”,左右的人,身边的人;“听”,答应,听从。5参考译文:阴兴字君陵,光武帝皇后的同母兄弟。建武二年,做黄门侍郎,他率领武骑,随从光武帝征伐,平定许多地方。阴兴每次随从光武帝出入,常亲手持伞盖,遮蔽风雨,亲自脚踩泥涂,率先等在门前。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宫室,很受亲近信任。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并不交好,但知道他们对国家有用,同样称赞他们的长处,推荐他们任官;友人张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认为二人浮华缺少才能,只背地里给他们钱财,始终不给推荐。因此世人都赞扬他的公忠平允。建武九年,改任侍中,光武帝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光武帝后来召请阴兴,准备封赏他,把印绶都摆在面前了,阴兴坚决推辞,说:“我并没有冲锋陷阵的功劳,一家几人却都蒙恩受封,实在是过于厚待了。我蒙皇上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富贵已经到头了,不能再加了,我诚恳地请求您不要加封。”光武帝称许阴兴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贵人问他什么原因,阴兴说:“您没有读过书吗?‘亢龙有悔’,这外戚之家苦于自己不知进退,嫁女就要配侯王,娶妇就盼着得公主,我心里实在不安。富贵总有尽头,人应当知足,自夸豪奢更被舆论讥讽。”贵人对这番话深有感触,自觉地克制自己,始终不替家族亲友求
本文标题:人教版必修4第4单元检测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7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