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健康教育发展历程及评价
中国健康教育发展历程及评价主讲:张娟娟何为健康躯体健康: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匀称,体重适当,动作协调,体内代谢稳定,能获得正当的物质、能量、信息并加工处理,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能力。心理健康: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健康而坚定的意志,良好的统一协调的行为和正常的智力(语言能力、计数能力、记忆力、知觉能力、推理能力、图形和空间能力),且智商应超过90。社会适应健康:人体和健康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它要求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躯体和心理健康,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能由个人意志支配的具有内在动机和目的的行为模式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较好的人际关系及处世经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将有关卫生保健的知识传播给人们,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科学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目的健康教育是一项以健康为中心的全民性教育,其目的是: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和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按目标人群或场地分类:学校健康教育:实施者-学校、家长及学校扫属社区内成员对象-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对象-患者个体及家属;社区健康教育: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对象-社区人群。上海梅园中学健康教育课程表周次时间内容讲话人第一周2.11春季预防传染病戴小英第三周2.25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戴小英第六周3.18谈在生活细节中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戴小英第七周3.25为什么要进行肥胖干预戴小英第九周4.8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猪流感戴小英第十二周4.295.8世界红十字日宣传戴小英第十四周5.13全球无烟日戴小英第十六周5.27爱眼日宣传戴小英第十七周6.6严控甲流戴小英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以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优良思想品德,且传统的学校体充教学以传授运动技术和达标为主要内容,在考核评价上,只注重体育课评价,而忽视体育过程评价。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青春期心理健康》、《调节你的情绪》、《培养你的意志品质》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发育,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是两个密切联系又不可分割的教育过程,身体不健康对心理有影响,那么心理状态不好也将影响身体健康。同时,“学校体育要与卫生相结合。”古代体育一、原始时期《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这里的“舞”,是一系列手足配合的动作,即包含原始舞蹈的因素,也包含原始体操的内容。这段记述说明我国先已懂得借助原始体操来舒展筋骨,宣导阏滞。《黄帝内经》载,导引与按跷术在远古业已产生,这表明我国先民已发现呼吸、按摩这类运动有治病和保健的作用。二、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初期的军事体育;西周时,《礼记·射义》说:“······为立德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他们要求习射必须做到“内志正,外体直”,即立德与强体兼顾;三、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深化了人们对人体生理状况的自我认识。各学派的哲学思想,各种宗教的教义,也对其体育观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于究竟应当怎样“自养其身”的问题,自春秋战国之后,在认识上,明显分为两大派:主静说以老、庄为始祖,老子崇尚无为,在养生方面也主张虚静无为。他认为欲念和富贵等等都是累身伤体的,要养身则须清心寡欲。庄子发展了老了的思想,所著《养生主》专论养生之道。他借“庖丁解牛”为喻,说明养生须“依乎天理,因其自然”。这一思想有助于启迪人们去探索合乎自然生理发展的养生之道。对于导引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唐宋时期,唐代韩愈也主静,反对体育运动。但是唐朝的繁荣为体育运动开展提供充足的条件,为我国古代体育的繁荣时期,主静说并未风行。但是韩愈的思想对宋明理学家有明显影响。理学家主张内心的自然修养。朱熹提出“持敬”,陆九渊更提倡“静坐以存本心”。他们还宣扬天寿乃“天所命”。理学家的修身养性说在社会上影响很大,读书人的文弱之风由此而起。评价:曾受医学家的影响,为气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其消极作用在于反对运动,在历史上曾经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道教的影响下,炼丹服食以求长生之风盛行,残害了许多人的健康,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这是主静说的逆流,是迷信落后的养生之道。主动说荀子明确提出了动以养生的观点,“养备而动时,则无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他主张积极锻炼身体,强调运动健身的作用。先秦杂家编著的《吕氏春秋》不仅要求外在的形体运动,尤其注重内在的精、气运动,这是我国独特的运动健身说。三国时期,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指出人的寿合长短并非全由天定,身心修养得法,可以延年益寿,也表露了其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明末清初以动养生得到进一步发展,颜无提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定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反对理学的静坐,指出“终日坐书房中,萎惰人精神,使筋骨皆疲软,以至天下无不弱之书生,无不病之书生。生民之祸,未有甚于此者”。为了富国强民,颜无将“习动”的思想贯彻于教学实践中,大力提倡文武兼备,批判重文轻武的传统习惯。评价:主动养生说的本质在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消极的顺应自然。这一流派的健身目的也比较积极,小则着眼于个人建功立业,大则着眼天富国强民。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一、调查呼吁阶段。1985年3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表了一系列报告,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机关开始意识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二、尝试起步阶段。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教师从表春期教育入手,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青春期心理适应、挫折、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的困扰进行辅导。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一些留学人员回国后积极在大学生中发起心理咨询活动。较之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更早。三、发展推进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之后,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并得到相应的行政部门的支持。第二、出版了一系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读物,同时还研制了一些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软件。第三、进行了系统的课程试验。课程试验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活动等。第四,国家和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第五,涌现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历程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经历了新旧中国两个历史阶段。1935~1936年先后成立了中国卫生教育社和中华健康教育学会,标志着中国健康教育的兴起。新中国成立后,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3个时期:20世纪50~60年代的卫生宣教与爱国卫生运动时期80年代的健康教育学科的建立与网络初步形成时期,90年代以来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健康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1986年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正式成立,标志着一个比较完整的健康教育组织体系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我国颁布了有关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如1986年12月4日颁布的《卫生部、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聘任专业职务有关问题的意见》,1989年4月7日颁布的《卫生部关于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等。20世纪90年代,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2年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机构改革,从中央到地方的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与同级其他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机构组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其他方面的工作机构整合为一体,促进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2005年1月卫生部发布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提出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总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围绕重大卫生问题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倡导健康的公共策略和支持性环境,以社会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9]。2006年卫生部出台了《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06-2010》的第2个5年规划,旨在推动建立健全各级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工作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质与生活质量。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管理与相关制度法规不完善。缺乏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法规。健康教育的职能与任务也无明确的界定与规划管理。其次是专业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较低。发展中国家健康教育面临的障碍之一是健康教育服务机构与从事健康教育人员的薄弱状态,城乡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工作网络不健全,机构运行和管理不够协调。1997年调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中大学本科学历人员的比例仅占8.9%,高级职称的占4.3%。第三是工作计划、实施与评价不科学。在计划过程中没有应用流行病学与行为科学来筛选合适的目标;地区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发展不平衡,业务经费投入不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发展不能适应提高民族健康素质战略任务的要求,组员:张娟娟陈彩芳杨晓燕赵景丽张宜玉杨静静2012年10月16日
本文标题:中国健康教育发展历程及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44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