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第3课第2节同步练习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1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选出正确的字形填入下面的横线处.①湖南电视台有个节目叫人生伴________.A.佀B.侣②南极特别冷,就是在夏季也寒风凛________.A.冽B.洌③小鸟长大了,鸟________空了.A.窠B.巢④我们要爱惜每一________水.A.嘀B.滴⑤这东西一________都不多.A.黠B.点答案:①B②A③B④B⑤B2.下列对汉字使用的规范,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繁体字都是不符合规范的.B.除翻印古书、姓氏等特殊情况,不得再使用废除了的异体字形.C.不规范地简化汉字会造成使用上的混乱,因此,不应使用不规范的简体字.D.汉字的使用应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依据.解析:选A.说法太绝对.我国目前客观上存在着繁体字和简化字两套汉字系统并用的局面.我国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社团中仍通用繁体字.大陆除了书法等艺术作品外,一般情况下都应该使用简化字,不写繁体字.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鹊跃鸠占鹊巢门可罗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掩体淹留他乡相互掩映兵来将挡,水来土淹C.复姓覆盆之冤重蹈复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D.家具一应俱全具体而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解析:选D.A.雀跃;B.水来土掩;C.重蹈覆辙.4.(2012·湖南衡阳八中月考)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印度一直矢志提升火箭发射技术,目的是通过将重型卫星发射上太空,从而晋身卫星强国,但鸿图大计却连番受挫,今年同类型运载火箭连续两次发射均告失败.B.当代文化真的泛善可陈到只有躲在老祖宗的麾下才能讨生活?背对时代,挟持古人,“啃老”透露了文化自信的贫瘠苍白,折射了当今时代文化创造能力的缺失.C.《让子弹飞》打破了国产大片的口碑魔咒,在贺岁档的惨烈厮杀中一骑绝尘,放映过程中观众笑声不断,更有不少人对结尾部分击结赞叹,认为其结尾生动展示了民族的性格和编剧的智慧.D.今年,不论是蔡武访台还是《富春山居图》合璧在望,都让我们看到两岸文化的坚冰正在慢慢融化.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品格,决定着两岸文化交流的障碍和壁垒会日渐消弥,也昭示着两岸在文化价值方面有望达成共识.解析:选A.B.乏善可陈;C.击节赞叹;D.消弭.二、语言运用25.简化汉字的一个方法是“并”,即两个字合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字形.但这往往成了简体转换成繁体时的一个“陷阱”.下面这些繁体字的写法有的是错的,看看你能不能找出来.子醜寅卯天幹地支叶公好龍前僕後繼一聽啤酒複雜經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题目中繁体字写错的有:“子丑寅卯”(醜陋),“天干地支”(躯幹),“叶公好龍”(正确),“前仆后继”(“仆”意思是“向前跌倒”;“僕”只用于“僕人”,“後繼”正确),“一听啤酒”(聽见),“複雜經歷”(日曆.“複”是正确的,不可写作“復”,“雜”正确).6.(2012·福建三校联考)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南方都市报》)材料二:近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代表教育部作出回应,称“推广简化字”是法律的规定,教育部要依法行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对依法推广简化字表示支持.(《潇湘晨报》)对于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你就此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短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支持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有21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建议,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对此,我个人表示支持.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有助于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繁体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正宗的文字,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学习繁体字可以让大家从小知晓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由来,进而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2)小学不可增设繁体字教育.有21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建议,要求“小学设置繁体字教育”.我个人认为此举不可.小学生学习繁体字是历史的倒退.当初简化文字,倡导写简化字就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使汉字学习、掌握更加容易,现在重提小学开始学习繁体字会使汉字的发展“开倒车”,是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行为.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敬仰/景仰艰苦/坚苦停止抱怨/以德报怨B.肤浅/浮浅赋与/付与心理干预/心里发慌C.处世/处事审查/审察行迹无定/形迹可疑D.包含/包涵布置/部署胸无城府/心悦诚服解析:选B.B项,“赋与”应为“赋予”.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苍茫振撼座右铭荒诞不经B.慰籍纯粹一窝蜂唉声叹气C.渲染部署壁上观铩羽而归D.赡养笑靥顶梁柱相题并论3解析:选C.A.振—震;B.籍—藉;D.题—提.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昨晚,王菲在五棵松篮球馆举办演唱会.黄牛票贩在万寿路口就设置了“关卡”,有人站在穿流不息的快车道上大声呼喊“有谁退票”.王菲演唱了脍炙人口的《但愿人长久》,一种美妙的意境油然而生,当她向观众席挥手致意时,观众们欢呼鹊跃.B.十月行情结束了,它留给人们太多的憧憬与暇想.这样的升幅放在恢复性振荡行情中,绝对是传奇!指数井喷只是表象,十月传奇突出的表现,是巨量资金突然涌入股市,这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绝无仅有.C.上海世博会汇聚了世界各国的智慧和经验,体现了不同国家的人民的创新能力.哥斯达黎加馆自然清新,浓香四溢的咖啡、雄伟壮丽的火山、椰影婆娑的海岸线、广袤蓊郁的原始森林和平静祥和的城市生活,共同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D.“帮我佩带一下袖标.”“东西都带齐了吗?”……下午1时许,记者发现这间小小的办公室已挤满了“高姐”.随着99名青春靓丽的高铁乘务员的亮相,不少人都亲切地称她们为“高姐”.身高标准更高,服务要求也更高,“高姐”这个称呼可谓名副其实.解析:选C.A.穿(川)流不息,欢呼鹊(雀)跃;B.暇(遐)想,振(震)荡行情;D.佩带(戴).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杂糅影碟机绿草如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宣泄协奏曲张皇失措众口铄金,积毁销骨C.掣肘亲和力两全齐美言者无罪,闻者足戒D.纹身黄粱梦螳臂挡车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解析:选B.A.“绿草如荫”应写作“绿草如茵”;C.“两全齐美”应写作“两全其美”;D.“纹身”应写作“文身”.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汉字简化是歧途吗苏培成读古文不一定必须读繁体字,简化字同样可以用来写古文.如果说古书本来是用繁体字写的,一旦改为简化字就变了样,不再是古书了,这话不合乎事实.我们知道,《论语》这部书大约是在春秋末期开始编写,到了战国初期才写定.那时连楷书都还没有呢,更谈不到繁体字了.根据《汉书·艺文志》:汉武帝末年,鲁恭王为扩大自己的宫室,拆毁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发现秦始皇焚书时藏起来的《尚书》、《论语》、《礼记》等.这是战国时人用“古文”写在竹简上的,汉代的一般人已经不认识了.后来经过汉代的专家把“古文”改为汉代的隶书,这叫“隶古定”.后来的人又把隶书改为楷书,才流传下来,今天看到的繁体字本《论语》,早已不是古时的样子.如果要回到古代,就应该用战国“古文”,可是那样一来还有谁能认得呢?其实,现代人读古书遇到的困难,不在于用简化字还是繁体字,难在古书用的是古代汉语.要能读懂古书不但要认识汉字,不管是繁体还是简体,更重要的是要懂古代汉语,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还包括古代文化知识等一大套学问,而这些学问绝非三五日就能学会的.《尚书·尧典》开头是“曰若稽古”,这四个字没有繁简体的分别,可是认识了这四个字还不能懂得它的意思.“若”,顺序,规律;“稽”,考.意思就是按着一定的规律考察历史,不是古人滑稽的意思.《诗经·豳风·七月》里有一句是“七月流火”,意思是说到了夏历七月,大火星就偏了西,暑气将要退去,可是有的人却误解为七月的天气下了火似的十分炎热.魏晋以来有个俗语词叫“宁馨”,意思是“如此”“这样”,可是有的人却误解为宁静温馨.这不是古书无情,故意与我们为难,而是因为语言文字是发展变化的,只知今4而不知古,自然无法直接与古人沟通.可见能读懂古书是道高门槛,这道高门槛是在语言,不在文字.我们读上面引用的《论语·八佾》里的一段话,如果读不懂用简化字写的“三归”,改为繁体字的“三歸”照样读不懂.清代学者郭嵩焘著《养知书屋文集》卷一《释三归》说:“是所谓三归者,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可见“三归”指的是从民众中收取的市租.很多人相信“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这是因为传世古文用的都是繁体字,其实如果有了简化字的古书,照样可以从中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历来有两种方式,就是直接继承和间接继承.直接继承是指由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来继承.他们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直接阅读古籍,并对古籍记载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吸收其中的精华,去除其中的糟粕.然后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深浅程度不一的著作,供社会上不同水平的读者阅读.间接继承是指通过阅读由专家学者对传世古籍进行整理、编选、注释、今译和分析写出的各种著作来继承.绝大多数人是通过间接继承的方式来学习传统文化的.都来搞直接继承不更好吗?那样做既没有必要,又没有可能.全体人民都去研究文字、音韵、训诂,都去读古书,都不去生产,社会怎么发展?只认识繁体字并不能直接去读古书、去继承传统文化.简化字比繁体字效率高,好学好用,可是有些人的想法,为了能读古书,要放弃简化字回归繁体字.要明白认识繁体字的人并不等于就能读古书.如果放弃简化字、回归繁体字,结果是不但丢了简化字,而且古书照样读不懂,这不是两头落空吗?(摘编自《语言文字》)5.下面是有关汉字简化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简化字写古文,不会使古文变了样,因为简化字并没有改变古文内容,同样可以用来写古文.B.如果有了简化字写的古书,照样可以从中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去读古书,去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C.简化字比繁体字效率高,好学好用,如果放弃简化字,回归繁体字,就会两头落空.D.我们现在认识的繁体字本《论语》,实际上就是战国时的“古文”,不简化谁也不认得的.解析:选D.D项,现在的繁体字本《论语》不是战国时的“古文”,而是楷书.6.下面例子不.符合古代汉语意思的一项是()A.《尚书·尧典》开头的“曰若稽古”,“若”,就是顺序、规律的意思;“稽”,就是考证、考察的意思.即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考察历史.B.《诗经·豳风·七月》里的“七月流火”,是说到了夏历七月,大火星就偏了西,暑气将要退去,天气就要转凉了.C.魏晋以来有个俗语词叫“宁馨”,表面看是“宁静温馨”的意思,实际上,“宁”当“如”“这”讲,“馨”当“此”“样”讲,就是“如此”“这样”的意思.D.《论语·八佾》中的“管氏有三归”,这里“三归”的意思是指“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也即从民众中收取的市租.解析:选C.C项,不能拆开单独一一解释.7.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懂古文并不容易,它的门槛很高,这里既包括古代文字,又包括古代语言,不弄懂弄通它们,我们就无法与古人沟通.B.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读古文不一定读繁体字,用简化字同样可以来写古文.C.我们在读古文时遇到的困难,主要不是在简化字还是繁体字等古文字上,而是难在
本文标题:第3课第2节同步练习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4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