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市政工程现场检测(2014)
市政工程现场检测一、基础知识•1、本市常用路面结构型式•面层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粉煤灰三渣•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沥青碎石•垫层砂砾、碎石•土基石灰土、二灰土、原状土检测机构检测的依据是:设计文件;技术标准;试验检测规程;无试验检测规程时,可由客户提供检测要求。作为试验检测人员,在道路整个施工期间,应在吃透并领会设计文件、熟悉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和试验检测规程的前提下,严格做好路用材料质量;施工控制参数;现场施工过程质量;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的把关工作。在沟槽回填施工时,严禁或不得回填:带水覆土;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大于10cm的石块;大的泥块。城市道路主体结构技术质量试验包括:道路各层密度(压实度);弯沉;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样本大小的确定方法:凡产品技术标准中已规定样本大小的,按标准规定执行;凡产品技术标准中未明确规定样本大小的,按试验检测规程或相应技术标准中的方法确定;也可按百分比抽样方法进行,其基数不得小于样本的5倍;在生产场所抽样时,当天产量不得小于均衡生产时的基本日均产量,在使用抽样时,抽样基数不得小于样本的2倍。•2、术语•1)压实度: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公式:ρd•K(%)=——×100•ρ0•其中:K——压实度,%表示;•ρd———现场密度,g/㎤;•ρ0———标准密度,g/㎤。•2)、弯沉值的几个概念•①弯沉:弯沉是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轮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总弯沉)或垂直回弹变形值(回弹弯沉),•以0.01mm为单位。•②设计弯沉值: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道•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设计值。•③竣工验收弯沉值:竣工验收弯沉值是检验路面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指标之•一。当路面厚度计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控制指标时,则验•收弯沉值应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当厚度计算以层底•拉应力为控制指标时,应根据拉应力计算所得的结构厚•度,重新计算路面弯沉值,该弯沉值即为竣工验收弯沉•值。•有关标准更新•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2012-07-01实施)•路面质量验收时,应对沥青路面弯沉进行检测和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不利季节采用BZZ-100标准轴载实测轮隙中心处路表弯沉值,实测弯沉代表值应按下式计算:l0=(l0平均+ZaS)K1K3(5.4.7-1)式中:l0——路段内实测路表弯沉代表值(0.01mm);l0平均——路段内实测路表弯沉平均值(0.01mm);S——路段内实测路表弯沉标准差(0.01mm);Za——与保证率有关的系数,快速路、主干路Za=1.645,其它道路沥青路面Za=1.5;K1——季节影响系数,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K3——温度修正系数,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有关标准更新2、应按最后确定的路面结构厚度与材料模量,计算道路表面弯沉检测标准值la,实测弯沉代表值应满足下式要求:l0≤la(5.4.7-2)式中:la——路表面弯沉检测标准值(0.01mm),按最后确定的路面结构厚度与材料模量计算的路表面弯沉值。有关标准更新3、检测代表弯沉值应用标准轴载BZZ-100的汽车实测路表弯沉值,若为非标准轴载应进行换算。对半刚性基层结构宜采用5.4m的弯沉仪;对柔性结构可采用3.6m的弯沉仪测定。检测时,当沥青厚度小于或等于50mm时,可不进行温度修正;其他情况下均应进行温度修正。若在非不利季节测定,应考虑季节修正。有关标准更新4、测定弯沉时应以1km~3km为一评定路段。检测频率视道路等级每车道每10m~50m测一点,快速路、主干路每公里检测不少于80个点,次干路及次干路以下等级道路每公里检测不少于40个点。有关标准更新条文说明:路面质量验收时,需要在路表面检测路表弯沉值。因半刚性基层的强度、刚度与龄期有关,设计厚度时采用了标准龄期的材料模量值。若在施工过程中,检测各结构层的弯沉值时,应根据检测时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实际龄期对应的材料模量值、施工厚度来计算各结构层的表面弯沉,以此作为计算各结构层的标准弯沉值。当没有BZZ-100标准车测定时,可采用其它轴载的车辆测定。若用其它非标准轴载(轴载80~130kN)的车辆测定时,应按照相关公式将非标准轴载测得到弯沉值换算为标准轴载下的弯沉值。有关标准更新当弯沉在非不利季节测定时,应根据当地经验考虑季节影响系数K1。对于季节影响系数和湿度系数,近年来未统一进行新的调研工作,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调查成果积累数据。(参照设计文件要求)•3)、平整度:平整度是路面施工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以•规定的标准量规,间断地连续地量测路表面的凹凸情况,即不•平整度的指标。•路面的平整度与路面各结构层次的平整状况有着一定的联系,即各层次•的平整效果将累积反映到路面表面上,路面面层由于直接与车辆及大气接触,•不平整的表面将会增大行车阻力,并使车辆产生附加振动作用。这种振动作•用会造成行车颠簸,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及驾驶的平稳和乘客的舒适。同•时,振动作用还会对路面施加冲击力,从而加剧路面和汽车机件损坏和轮胎•的磨损,并增大油耗。而且,不平整的路面会积滞雨水,加速路面的破坏。•因此,平整度的检测和评定是道路施工与养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4)路面抗滑性能•路面抗滑性能是指车辆轮胎受到制动时沿表面滑移所产生的力。并用轮胎与路面间的摩阻系数来表示。路面特性包括路表面细构造和粗构造,影响抗滑性能的因素有路面表面特性、路面潮湿程度和行车速度。•路表面细构造是指集料表面的粗糙度,它随车轮的反复磨耗而渐被磨光。细构造在低速(30~50㎞/h以下)时对路表抗滑性能起决定作用。而高速时主要作用的粗构造,它是由路表外露集料间形成的构造,功能是车轮下的路表水迅速排除,以避免形成水膜。粗构造由构造深度表征。•抗滑性能测试方法有:制动距离法、偏转轮拖车法、摆式仪法、构造深度测试法。路面抗滑性能标准等级或路面类型竣工验收值摆值FB(BPN)构造深度TD(mm)快速路、主干路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高速(一级)公路≥45≥0.55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路、主干路其他道路≥0.6≥0.55)渗水系数•渗水系数是指在规定的水头压力下,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面积的路面渗入下层的数量,单位为ml/min。•沥青路面铺筑的其中一个基本点是沥青层能够基本上封闭雨水的下渗,即路面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渗水性,如果路面渗水严重,则沥青混合料和路面的耐久性将大幅降低。因此,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成为反映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的一个间接指标。如果整个沥青面层均透水,则表面水势必透入基层或路基,大幅降低路面承载能力,且易导致水损害快速出现。而沥青面层中至少有一层不透水,且表面层能透水,则表面水能及时下渗,不致形成水膜,提高抗滑性能,减少噪音,如OGFC等透水型路面。注意:•由于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灰尘极易堵塞空隙,使渗水试验无法做好,因此,渗水系数测试应在路面施工结束后进行。•对于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6.5mm的下面层或基层混合料,由于渗水系数的测定方法及指标问题,不适用于渗水系数的测定。•二、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1)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测定现场密度,常用的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砂法等;•密度的定义:•ρ=m/V•ρ—密度;•m—被测材料的质量;•V—与m相应的材料之体积。••在密度测试中,m较易获得,难的是•V值。V值的检测操作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现场密度检测方法及适用范围比较•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测试。但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其龄期不宜超过2d,且宜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检验。•灌砂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灌入式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钻芯法:适用于检验从压实的沥青路面上钻取的•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密度,以评定沥•青面层的施工压实度,同时适用于龄期•较长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和底基层•的密度检测。•核子法:适用于现场用核子密度仪以散射法或直•接透射法测定路基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并计算施工压实度。适用于施•工质量的现场快速评定,不宜用作仲裁•试验或评定验收试验。•灌砂法:•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量的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Ø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Ø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3)当集料的粒径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200mm时,宜采用Ø20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仪具及材料•1)灌砂筒;•2)金属标定罐;•3)基板;•4)玻璃板;(500—600mm)方型板•5)试样盘;•6)天平或台秤;用于测定含水量的天平精度,•感量分别宜为:0.01g(细粒土)、0.1g•(中粒土)、1.0g(粗粒土)。•7)量砂;粒径0.30—0.60mm及0.25—0.50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洗静、烘干,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8)含水量测定器具;•9)其他辅助工具。•方法与步骤•(1)量砂的标定γs:•ma=m1-m2-m3•式中:•ma——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m1——装入灌砂筒内的砂的总质量,g;•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m3——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三次平均值。•(2)试验及计算:•灌砂时,试坑上放有基板时:•mb=m1-m4-(m5-m6)•灌砂时,试坑上不放基板时:•mb=m1-m’4-m2•式中:•mb——填满试坑的砂的质量,g;•m1——灌砂前灌砂筒内砂的质量,g;•m2——灌砂筒下部圆锥内砂的质量,g;•m4、m’4——灌砂后,灌砂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m5-m6——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粗糙表面间砂的合•计质量,g;•湿密度ρw:•ρw=mw/mb╳γsmw——试坑中取出的全部材料的质量,g;γs——量砂的单位质量,g/㎤。•干密度ρd:•ρd=ρw/(1+0.01)w••式中:w——试坑材料的含水量,%。•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量砂要规则;•(2)每换一次量砂,都必须测定松方密度;•(3)地表面处理要平整,否则将影响试坑体积;•(4)试坑周壁应笔直,否则将影响检测结果;•(5)检测厚度应为整个碾压层厚度。有关标准更新•《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2011-12-01实施)•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溢流水箱能调整水温至25℃±0.5℃.•原试验规程中只规定采用室温条件,在使用中发现实际温度差异较大,有些地方试验室温度能够达到35℃以上,而寒冷地区甚至低于5℃,而且我国一些工程所在地在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也较大,会导致较大试验误差,因此宜对毛体积相对密度的测定温度进行更严格的规定。参考真空法测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方法,本试验方法规定试验时水温控制在25℃±0.5℃。•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试验方法•压实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压实度是指按规定方法采取的混合料试样的毛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本方法适用于检验从压实的沥青路面上钻取的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密度,以评
本文标题:市政工程现场检测(201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5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