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三单元12教案窃读记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12*窃读记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体会作者的情感。3.体会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整体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在书店看书。)二、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边默读课文,边用“”画出描写“我”是怎么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文稿中描写“我”的动作的语句。(投影示出)(1)“我跨进书店门……找到了昨天读的那本书。”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跨进、踮起、挨蹭、钻、找到)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饿狼,贪婪地吞读下去……”1这句话把什么比做什么?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做“饿狼”,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心里是怎样高兴地喊着:‘再大些!再大些!’”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到了入魔的程度。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1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2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三、深悟“窃读”,回归整体,理清层次1.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她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个书店才看完一一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困难。3.学生通读全文,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主要意思。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窃读”遭遇的侮辱和尴尬。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讲“窃读”的滋味。第三部分(第10~13自然段):讲“窃读”受到的关爱。四、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感司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方面去谈
本文标题:第三单元12教案窃读记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6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