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温州欠发达地区发展规划
温州市欠发达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温州市扶贫老区工作办公室2011年7月目录一、发展背景…………………………………………………(1)(一)“十一五”时期欠发达地区发展概况…………………(1)1、主要成就……………………………………………………(1)2、主要经验……………………………………………………(5)(二)“十二五”发展的机遇与挑战…………………………(6)1、发展机遇……………………………………………………(6)2、面临问题……………………………………………………(8)二、“十二五”时期欠发达地区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9)(一)发展目标………………………………………………(9)(二)基本原则………………………………………………(11)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13)(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增强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实力……………………………………………(13)(二)积极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17)(三)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着力改善人居环境…………………………………………………………(18)(四)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五)加快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4)(六)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发展体制机制。…………………………………………………………(25)四、保障措施…………………………………………………(25)1、加大组织保障力度………………………………………(25)2、加大职能扶贫力度………………………………………(26)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6)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27)5、加大科技推进力度………………………………………(27)6、加大山海协作力度………………………………………(28)7、加大社会帮扶力度………………………………………(29)附:1、“十二五”期间欠发达地区发展主要指标…………(30)2、温州市“十二五”欠发达地区重大建设项目表……(31)-2-温州市欠发达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根据《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订温州市欠发达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市欠发达地区发展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严峻挑战,科学制定我市欠发达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对理清“十二五”发展思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本规划范围重点为五个欠发达县包括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县,规划年限为2011--2015年,根据中央、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浙江省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各相关部门专项规划编制而成。一、发展背景(一)“十一五”时期欠发达地区发展概况1、主要成就近5年来,温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3-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按照省委“两创”总战略的要求,以富民奔小康为目标,以创业创新为动力,以深入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共同跨越六大行动”为抓手,以进村入户为切入点,克难攻坚,巩固提升,努力促进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文成、泰顺、永嘉、平阳、苍南GDP分别从2005年的22亿元、19亿元、119亿元、105.5亿元、135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40.89亿元、40亿元、205亿元、198亿元、25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2.4%、12.5%、11.5%、11.8%、11.5%。2010年全市5个欠发达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其中永嘉县为8688元,文成县为6158元,平阳县为9274元,泰顺县为6010元,苍南县为8979元),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为5919元)。——扶贫产业取得新提升。5年来,全市欠发达地区投入农业开发资金6.97亿多元,培育“国”字号农业生产基地20个、市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116家,建立专业合作组织1669个,带动农户36.1万户,联系基地54.8万亩。乡镇工业发展迅速。截止2010年底,全市5个欠发达县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2亿元,占全市的20.6%,所占比重较2005年上升了1.7倍。欠发达乡镇中60%以上的行政村开展了来料加工业务,建立加工基地780个,从业人员7.8万人,5年发放工资13亿元。休闲旅游业异军突起。全市欠发达地区已形成“农家-4-乐”休闲旅游村101个、旅游点375个,经营户1480户、从业人员4569人,年营业收入3.3亿元。欠发达地区经批准设立各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7个、市级森林公园7个。——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加大下山移民力度,5年投入19.7亿元,新建续建下山移民小区180个、移民点375个,搬迁2.8万户10.7万人。实施“康庄工程”,欠发达地区5年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9亿元,公路总里程达9745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为100%、通村公路硬化率为99.9%。实施“强塘”工程,夯实抵御洪涝台旱灾害基础,全市共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4座,完成海塘加固79.68公里,完成小流域堤防加固170公里。积极探索农房改造建设新路子,启动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和节地旧地改造示范点,切实解决农民建房难问题。实施农村教育“六项工程”,着力改善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5个欠发达县建成省三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7所、省级示范专业9个。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全市139个欠发达乡镇卫生院配置了“新六件”,聘任了责任医生、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和村级联络员;2010年,全市低收入农户家庭有90.7%的人口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施“文化大篷车”工程,5年为欠发达地区共组织下基层演出6800场,放映农村电影11万场次,实现了全市欠发达地区广播电视“村-5-村通”和“村村响”工作目标。积极发挥温州民营企业、外地商会、在外温州人的优势,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转移、向城镇转移,5年欠发达地区输出劳动力5万人。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5年欠发达地区共培训农民21.4万人,培训预备劳动力2.4万人,实现转产转业8.6万人。——生态环境取得新改善。实施生态功能区规划,以生态保护为主,制定并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珊溪水库等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开展生态优美乡村建设,5年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7个、省级生态乡镇77个、市级以上生态村374个。深入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5个欠发达县建成示范村95个、完成整治村建设1847个。深入开展“清洁乡村”行动,大力开展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搞好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科技扶持配套政策日臻完善。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5个欠发达县已累计投入科技经费41.6亿元。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全市5个欠发达县共累计获得省级科技项目476项,获得市级科技项目446项。农业科技企业、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培育省级农业科技企业55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研发中心22个。启动和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5个欠发达县5年争取科技富民强县财政经费达2910万元。科技特派员-6-工作全面推进,向5个欠发达县累计下派科技特派员181人次,围绕粮食、蔬菜、茶叶、畜禽、水产、林特、中药材等优势主导产业,累计推广新品种261个、新技术136项,建立示范基地125个,年增产值1.2亿元。——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坚持农村各项改革,不断破除发展制约,着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创新,全市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562个。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县域金融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温州市森林资源流转和抵押办法》,全市5个欠发达县成立了11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家村镇银行,拥有金融机构网点262个,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能力明显提高。推广小额扶贫贷款制度,2010年向低收入农户发放贷款1.7亿元。泰顺县率先建立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组织。农村住房制度不断完善,启动了苍南龙港镇梧桥村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和7个市级节地旧村改造示范点建设。新型合作“三位一体”改革不断推进,农村经济新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改革全面启动。2、主要经验——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我市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虽然不大,但发展速度比较快,后发优势和潜力开始逐步显现。在整个工作部署中,始终把欠发达地区发展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摆上全局的突出位置,致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7-——坚持有效的政策导向。欠发达地区发展作为政治问题,市委、市政府始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加大扶持力度,给予欠发达地区更多的倾斜;作为经济问题,始终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更多地运用市场化的办法,通过调整空间布局、产业布局来加强引导,在强化资源配置均衡的同时更加突出重点,在扶持地区、扶持对象、扶持项目上因势利导、分类施策。——坚持切实的发展思路。坚持走非工业化的全面小康现代化之路,工业化特别是传统工业化不符合山区县发展实际,致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经济优势是根本出路,这不仅能实现欠发达地区自身的科学发展,而且对全市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牢固树立生态是生存空间、生活品质和战略资源的理念,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力实施生态环境优先战略。——坚持科学的方式方法。紧抓“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发展条件、提高人的素质”这三条途径,重点推进劳动力素质提升、特色产业培育、生态环境优先、基础设施改善等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的落后问题。(二)“十二五”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发展机遇——统筹城乡战略逐步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之间联系更为紧密,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业与工业-8-和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不仅体现在农产品供应方面,而且表现在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上。2010年,我市开始实施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改革,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三分三改”为核心,以中心镇建设为平台,以农房改造为切入点等举措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地区生态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以工业化理念发展面向市场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和第三产业的提升。——国家扶贫政策有力推动。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开发、加快下山移民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了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大大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期间,省政府继续出台了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2010年已明确了对全省包括文成、泰顺县等6个欠发达县连续三年各2亿元的扶持资金;对农村2500元的低收入农户全部纳入低保。我市2012年也将出台新一轮的扶贫政策。这些政策势必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全球产业转移从制造业领域向服务业领域拓展。发达国家高新技术生产环节向外转移明显,研发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力度加大,服务外包化趋势较明显,服务业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速度加快,而我国出现了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9-的趋势。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下,欠发达地区应抓住机遇,积极承接服务业的转移,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区位优势不断显现。杭州湾跨海大桥、温福铁路等一批涉及长三角、海西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为温州扩大对外经济联系、拓展外部市场空间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对台直航必然促
本文标题:温州欠发达地区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7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