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如何做好患者安全管理学员讲课课件
责任护士如何做好护理安全肾内科:牟洋洋患者安全的管理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三大医疗事故1.美国波斯顿的一家肿瘤研究中心,为两位乳腺癌患者注射正常4倍量的抗癌药物导致心跳骤停,其中一位丧生,原因是负责两位患者的医生误将治疗总量误认为一次剂量。2.一位患者因糖尿病引发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须截肢左下肢,在填写手术通知单时,误将左侧写成右侧,导致误截肢的错误。3.在佛州马丁纪念医院实施7岁患儿的耳鼻喉科小手术进行局麻时,误将肾上腺素当成局麻药利多卡因,导致病人死亡。美国自2003年至今连续提出《病人安全目标与措施》,这些务实的措施看似简单,但对患者安全却具有重要意义。WHO世界患者安全联盟于2005年10月启动“全球患者安全挑战”行动以来,截止到2007年末已有占世界人口82%以上的,数十个国家均已签署了实施声明。我国卫生部2007年11月27日也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参加:全球患者安全挑战行动。我国卫生部自办2005年发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把患者安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院协会在2006年发布《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与《2008年患者安全目标》,在实施二年来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经修订与完善,形成《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国际上医疗安全行动解读《患者安全目标》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2.提高用药安全3.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4.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5.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6.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9.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具体内容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诊疗安全。目标一【主要措施】1.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定准确确认病人身份的制度和程序。健全与完善各科室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前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3.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手术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ICU、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新生儿科/室)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目的】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中约占1/3以上,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涉及药师、医师、护师等多个职种,以及患者本人,需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目标二【主要措施】1.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管理:病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要求,严格管理登记。2.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2.1.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禁止与其它药品混合存放,且有醒目标志。2.2.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名、剂型、外观等相似或相近的药品具有识别技能。2.3.药学部门应定期提供识别技能的培训与警示信息,规范药品名称与缩写标准。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目标二3.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口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4.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5.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6.完善输液配伍的安全管理,确认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注流速、预防输液反应。7.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8.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目的】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措施,只有在危重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方可使用口头或电话的临时医嘱与数据报告,要用实际行动来确保每一位患者能够获得最安全的医疗服务的权利。目标三【主要措施】1.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医嘱。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执行护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目标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目的】安全的手术,拯救生命。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是保障手术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必须的重要前提。目标四【主要措施】1.择期手术在手术医嘱下达之时,表明该患者的手术前讨论与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已经全部完成。2.建立手术部位识别标志制度与“三步曲”程序,设立确认记录文件。第一步: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第二步:病区与手术室间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必要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第三步:在手术、麻醉开始实施前时刻,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在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手术、麻醉。3.多部门共同合作制定的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目标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的基本要求。【目的】清洁的医疗可以拯救生命,但是,当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时获得感染之后,患者个人及社会就为此付出了不应有的负担和代价。医院获得性感染有时就成为现代医学带来的不幸后果,如新的疗法、晚期癌症的新疗法、器官移植、重症监护等都提高了获得性感染的危险性。要用实际行动来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确保每一位患者能够获得最清洁、最安全的医疗服务的权利。目标五【主要措施】1.手部卫生:贯彻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2.操作:医护人员在任何临床操作过程中都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3.器材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4.环境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5.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目的】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是落实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体现,尤其是对危重患者的服务质量。目标六【主要措施】1.临床实验室应根据所在医院提供服务能力和对象,针对报告途径、重点对象、报告项目等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报告制度。2.“危急值”报告应有可靠途径且检验人员(最佳设置“临床检验医师”)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3.“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4.“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5.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并认真落实。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目的】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要有具体措施,是保障患者在诊疗过程安全、减少意外损伤的重要举措。目标七【主要措施】1.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别是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挽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2.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3.认真实施有效的跌倒防范制度与措施4.护理服务有适宜的人力资源保障,与服务对象的配置合理(开放床位与出勤护士比为1:0.4)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目的】通过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的具体措施落实,防范与降低护理并发症。【主要措施】1.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2.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3.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目的】积极倡导、鼓励医护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通过学习“错误”,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提升医疗安全的水平。【主要措施】1.建立积极倡导医护人员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非处罚性)与措施2.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卫生部医政司主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网上报告活动3.进行“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活动4.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目的】医疗安全是医患双方共同的责任,充分体现患者的权利,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要措施】1.针对患者的疾病诊疗信息,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的理解与选择2.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或有创性操作)前和药物治疗时3.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4.公开本院接待患者投诉的主管部门、投诉的方式及途径谢谢聆听
本文标题:如何做好患者安全管理学员讲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79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