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1部分专题2中国古代的农耕制度
专题二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考纲要求](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思维导图]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知识主线]1.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相辅的特征。2.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3.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4.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5.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点一古代农业的发展核心词:耕作方式、土地制度、水利工程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主要方式)发展阶段耕作方式变化农具的变化原始阶段刀耕火种石、骨、木商周时期石器锄耕(耜耕)石、骨、木;青铜农具(少)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发达地区)铁制农具(发达地区)汉代牛耕普及全国耦犁→一牛挽犁唐代铁犁牛耕曲辕犁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2.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古代水利灌溉(1)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2)水利工程:春秋战国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和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黄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4.土地制度(1)史实①井田制: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②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主要形式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③土地国有制: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2)影响①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带来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化了农民与地主、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②以上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点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核心词:经营形态、手工工场、“丝国”、“瓷都”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2.主要行业:冶金(铜、铁、钢)、制瓷(青、白、彩)和丝织(苏州、杭州)、棉纺织(元代松江,明代后期成为主要衣料)。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形态;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4.主要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5.发展特征:规模巨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特别强调(1)丝绸与瓷器皆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明的象征,常用常考的相关史实还有:元代烧成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瓷。(2)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始终作为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点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核心词:“坊”、“市”、“交子”、“商帮”、“工商业城镇”时期发展表现阶段特征先秦时期①商朝人善于经商,是“商人”的来历。②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③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兴起和繁荣发展秦汉时期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②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隋唐时期①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②农村集市(草市)贸易发展起来。③出现柜坊和飞钱宋元时期①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④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打破时空限制,商业贸易发达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明清时期①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②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④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点四古代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核心词:“坊”、“市”、重农抑商、闭关锁国1.经济政策工商食官西周实行,官府严格控制工商业坊市制度宋代以前县以上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以来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重农抑商产生于战国,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闭关锁国明代开始实行,清代前期更加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是中国落后世界的原因之一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2.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2)实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3)特点: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最初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4)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5)阻因:自然经济,传统观念,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制度。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1.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牛耕技术推广到珠江流域。()排查纠错点拨铁农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2.唐代已发明灌溉工具筒车,由人力、畜力到风力、水力是灌溉提水动力的发展趋势。()√3.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之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其典型特征,它存在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社会也有存在。()√4.春秋时期井田制度下的私田并不归周王所有,归私田主人控制,鲁国“初税亩”首次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而商鞅变法则从制度上废除了井田制。()√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5.标志着中国传统农耕技术成熟的是牛耕的出现,而不是曲辕犁的发明。()点拨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才是农耕技术成熟的标志。×6.历代农民起义多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而王安石变法“理财”的措施则集中体现了封建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7.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战国晚期已掌握炼钢淬火工艺,东汉初发明了筒车等鼓风设备。()点拨筒车是发明于唐代的灌溉工具,东汉的鼓风设备是水排。×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8.私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较密切,明代中期以后,手工业生产从官营为主转为私营为主。()√9.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同期产生了手工工场,但中国并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更没有发展到工业革命的程度。()√10.“工商食官”是指工商业发达,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支柱,而并不是指部分手工业生产由官府垄断。()×点拨“工商食官”意指工商业者依官府生存,本质上反映的是工商官营制度。11.“商人”一词源于商朝人善于经商,“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兼具旅店、货栈的功能。()√12.《清明上河图》的史料价值是表明宋代城市商业发展,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主干整合·考点排查13.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小农经济大量存在,根本目的是稳定统治秩序,保障财政来源。()√14.闭关锁国并不是不对外贸易,而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实质上是政府垄断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15.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封建制度衰落的反映,阻碍其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衰落的封建制度。()√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向一从通史视角观察宋元经济发展典例1(2013·海南高考)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知识定位唐宋——经济发展——货币关系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解题关键点“赋税征收单位由货币与实物并行到单一货币形式”是材料体现的核心立意,这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B、C、D三项说法均与此主题无关,故答案为A。答案A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考向例析·考力提升区分选择题求答项的限定词:说明与表明、体现与反映1.说明与表明:历史选择题求答项多有“说明了什么”“表明了什么”。“说明”、“表明”的含义相似,总体看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历史结论(多用“表明”),但是“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多用于问答题),同时“表明”还有时设问求答历史现象的本质等。2.体现与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但是“反映”有时在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运用时,有可能就是对材料的内容理解;“体现”在结论型选择题运用时,就是获取历史结论或者寻找支撑题干结论的史实。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考向例析·考力提升典例2(2013·重庆高考)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知识定位宋代——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纸币”与“便钱”区别本专题栏目开关主干整合·考点排查考向例析·考力提升考题预测·原创设计专题二考向例析·考力提升理解材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的大体意思是:宋真宗时,允许民间资金进入都城,进行金融兑换业务。商旅携带便钱到诸州可以兑换成货币,以便进行交易。因此,这里的“便钱”显然不是自由流通的支票,也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而是宋代商人兑换货币的凭证。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真宗时还未流通。故答案为D项。强调紧扣材料中“金融兑换”这一主题信息,综合所学大胆排查分析备选项,不要受所学知识——交子(纸币)干扰。当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不一致时,应坚持依据材料信息解答。答
本文标题:第1部分专题2中国古代的农耕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