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七章 养老保障制度
Chapter7养老保障制度2010年09月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Version7本章关键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制•个人储蓄寿险养老保障制度•中国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国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制•中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个人储蓄寿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人类养老方式的演变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1、“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是我国家庭养老方式的简洁概括。2、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之所以能存在千百年,和人们的平均寿命短促也是分不开的。3、在小私有制经济中,人类养老的责任也自然只会落到家庭而不会落到社会身上。二、社会的养老方式1、社会养老是指社会给劳动者提供养老生活费用即养老金,并不一定指老人的衣食起居和生活照料都按照社会集体的方式来解决。2、社会养老是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结果。3、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平均寿命大大延长。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在当今世界上,离开养老或退休问题来谈论社会保险或社会保障,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概念的内涵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老年人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的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1、普遍需求2、地位特殊3、长期积累4、管理复杂养老保险的基本类型1、投保资助型(也叫传统型)养老保险2、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也称公积金模式)3、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投保资助型(传统型)养老保险强制雇主和劳动者分别按照规定的投保费率投保建立政府、雇主和个人之间的责任分担机制,实现风险保障的互济性强调受保障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代表:美国、德国、日本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是一种固定缴费的模式,对缴费率有具体规定,待遇由所缴费用以及利息决定。缴费及利息积累在每个人的帐户上。缴费由雇员和雇主共同承担。代表: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由国家(或国家和雇主)全部负担雇员的养老保险费,雇员个人不交费,是一种典型的福利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瑞典、挪威、前苏联和波兰等国家实行这一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筹资模式1、现收现付式2、完全积累式3、部分积累式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是指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后的管理方式。一、社会统筹模式二、个人账户模式三、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社会统筹模式,是通过养老保险筹资渠道筹集到养老保险基金全部进入社会统筹,由相关部门根据当年或一个周期内的社会需要统筹规划,考虑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问题。一、社会统筹模式优点:高度社会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社会保险互助共济和风险共担的功能,将大数法则利用到极致。缺点:只考虑短期内基金的平衡,一般没有或只要很少的节余。•采用该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要在人口结构稳定的情况下才得以维持,当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如出现人口老龄化危机时,就难以为继。•在具体制度安排中,这种模式总是和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联系在一起的。个人账户模式是指征缴的养老保险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当劳动者步入老年、失去劳动能力、离开劳动力市场以后,再按个人账户积累的金额,领取属于自己的养老金。二、个人账户模式优点:对劳动者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没有体现大数法则,没有互助共济和风险共担功能,而且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在具体制度安排中,这种模式总是和完全积累的筹集模式联系在一起。三、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是中国首创的一种新型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社会统筹部分现收现付与个人账户部分完全积累同时并存。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承担供款责任但分别记账,其中:个人所缴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其余的实现社会互济。享受养老待遇的条件退休: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缴费超过15年及以上。退职:未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经县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办理退职手续。养老保险缴费主体和比例缴费主体:企业、职工缴费比例:单位:21%职工个人:8%(划入个人账户)案例:个人账户空账的产生•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养老金实行混账管理的办法,允许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相互调剂使用,个人账户因此成为“空账”。据估计,2004年,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已达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递增。•面对个人账户出现如此大额的空账问题,很多人担心,从在职人员个人账户抽调资金填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作法,既不能解决当下入不敷出的问题,同时也为未来的保障机制的健康运行埋下了隐患。然而,也有人说,目前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个人账户只是一种支付方式,“空账”“实账”都无所谓。目前来说,这种混账管理的方式是解决转制过程中所出现困难的最好办法。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说,“个人账户属于一个政府计划,还是非政府计划。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搞清楚。谁来管理和运做这个账户?什么样的机制是安全有效的,即能让它保本,又能让它增值?关于这些问题,中国目前还没有做出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应当下功夫。”我国个人账户产生“空账”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是否应该做实?“空账”的产生1、养老保险覆盖面窄。2、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的转轨成本由谁承担问题没有解决。3、退休人员的增长比例大大高于在职职工增长比例。4、混账”管理是个人账户“空账”的制度根源。不做实的隐患未来出现的通货膨胀控制不力,养老基金投资增值在资本市场受阻,企业缴费问题未有大的改善,加上未来几十年中退休人员急剧增加,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继续深化,目前在业者未来退休后享受养老金的待遇将难以真正落实,将会出现支付问题,潜伏巨大社会问题。几个重要概念概念一: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费记入个人帐户,作为计算养老金依据之一。特点:一、个人帐户可继承;二、职工流动到外地时,转移个人帐户;三、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概念二:社会平均工资等于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同期内的平均职工人数。概念三: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上一年度是指结算年度,目前养老金结算年度是每年的7月1日到次年的6月30日。概念四: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指数概念五:本人缴费工资指数为1992年1月到退休上一年度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数。养老待遇组成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以本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不足1年的缴费月数折算为年)发给1%。一、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最低为56,最高为233,详见下页表格)。二、个人账户养老金附表: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年龄计发月数年龄计发月数50195581525119059145521856013953180611325417562125551706311756164641095715865101三、过渡性养老金从2006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为新老计发办法实行对比的5年衔接过渡期。凡是在这5年内退休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的新老办法都进行计算,如果新办法低于老办法的,则予以适当保低补齐,如果新办法高于老办法的,则予以封顶限高。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一年度在岗月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指数•本人缴费工资指数为1992年1月到退休上一年度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数求解基础养老金的步骤第一步:算出本人缴费工资指数第二步:算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第三步:依据公式得出基础养老金案例一假如职工张先生1970年12月参加工作,2006年9月退休。1992年至2006年9月均按江苏省平均工资缴费(2005年江苏省平均工资为20957元)①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800/2800+3615/3615……+20957/20957)÷(05.12-92.01)=1②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0957/12)×1=1746③基础性养老金=(20957/12+1746)÷2×35.8333×1%=625.65元案例二张先生缴费年限是40年,从1992年开始每年都按缴费基数的上限(即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倍)缴纳养老保险,2008年1月退休,请计算张先生的基础性养老金?案例二解答①平均缴费工资指数=(4*15)÷15(06.12-92.01)=4②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3782/12)×4=7927.3③基础性养老金=(23782/12+7927.3)÷2×40×1%=1981.83元个人账户基金•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1996年1月1日以后退休)=个人实际账户累计额/计发月数•张先生65岁退休,截止退休时他的个人账户实际金额为5万元,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应该是=5万元/101=495元/月课堂练习一张先生缴费年限是40年,从1992年开始每年都按缴费基数的下限(即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0.8倍)缴纳养老保险,2008年1月退休,请计算张先生的基础性养老金?课堂练习二(1996年1月1日以后退休)张先生60岁退休,截止退休时他的个人账户实际金额为4.5万元,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应该是多少?企业年金制企业年金的概念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和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二支柱,其目的是保证员工在退休之后仍然可以维持较高生活质量。为什么建立企业年金对企业而言:解除员工养老的后顾之忧,为企业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丰富了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提升凝聚力;享受国家税收优惠,合理降低福利成本。对职工而言:增加退休后的收入水平,保证退休生活质量;为工资收入提供了一条投资渠道;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高收益率。企业年金的种类一、“缴费确定计划”(DC计划)DC--definedcontribution缴费确定计划是由企业发起设立,也被称为“个人账户计划”,雇主、雇员按照一个工资比例或者约定的方式向计划定期缴款,到退休时,雇员可以一次性提取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也可以按月领取。二、“待遇确定计划”型(DB计划)DB--definedbenefit(收益确定)待遇确定计划,也可以称为养老金确定计划,是指缴费并不确定,无论缴费多少,雇员退休时的待遇是确定的。在养老金确定计划中,不实行个人账户制度。一般雇员不缴费,养老费用全部由雇主负担。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我国目前的企业年金属于缴费确定型计划,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以个人账户形式进行管理。企业年金基金采用市场化方式动作,允许进入资本市场从事投资活动。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的职责1、受托人企业年金受托人是指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年金理事会或符合国家规定的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法人受托机构。受托人负责选择、监督、更换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以及中介服务机构,制定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策略,编制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进行监督,向监管部门提供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收取缴费、支付待遇等各项职责。受托人职责:2、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职责:根据账户管理合同,由账户管理人记录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投资和支付情况,记录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变动情况,计算企业年金待遇,并提供账户查询和报告。账户管理人是指受托人委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的专业机构。3、托管人托管人职责:根据托管合同,托管人负责安全保管和监督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活动,包括开立独立账户保管基
本文标题:第七章 养老保障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