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语文边城2高一语文课件
《边城》高一语文(下)马鞍山二中陈仓筛一、知识积累1、简介作者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2、《边城》情节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二、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课文。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我们来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4、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轻而易举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说明了什么?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5、当祖父把实情告诉翠翠的时候,注意此时翠翠的心理变化。“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6、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老船夫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7、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8、关于翠翠这个人物形象:明确: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三、分析讨论作品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我们应该重点把握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理解祖孙亲情的文段,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应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4、感受悲剧中的人性美。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意图何在?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四、同步练习1.填入下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一切全像是祖父说的故事,翠翠__迷迷糊糊地躺在粗麻布帐子里草荐上,以为这梦做的顶美顶甜。祖父__在床上醒着,张起个耳朵听对溪高崖上的人唱了半夜的歌。他知道那是谁唱的,他知道那是河街上天保大老走马路的第一着,__又忧愁又快乐地听下去。翠翠__日里哭倦了,睡得正好,他就不去惊动她。A.不但而且所以由于B.不但而且因此由于C.却只所以因为D.只却因此因为2.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内最准确的一组词是()(1)老船夫在河街见到了大老,就一把()住那小子,很快乐地说……(2)他()了大老一下,翘起一个大拇指,轻轻地说……(3)大老从一个吊脚楼甬道走下河来,老船夫也()着下去。(4)老船夫()着手说……A.拽拉赶摆B.拉拽跟搓C.拉拍跟搓D.拽拉跟摇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3.对上题中几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老船夫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地表现了真相大白后他的失意之情。B.前两句描写了老船夫不明真相,满以为是自己中意的天保昨夜唱歌,是喜不自禁的感情。C.第三句表现了他弄不明白天保真正意图时的焦急之情。D.第四句表现了他弄清天保意图后焦急无措的无奈之情。4.下列几句话是爷爷和翠翠的一段对话,但顺序己经被打乱,调整后的顺序应是()(1)爷爷,你不快乐吗?生我的气吗?(2)我万一跑了呢?(3)万一有这种事,爷爷你怎么样?(4)爷爷,谁是第一个做这个小管子的人?(5)你不会离开爷爷的。(6)我不生你的气。你在我身边,我很快乐。(7)万一有这种事,我就驾了这只渡船去找你。(8)一定是个最快乐的人做的,因为他分明给人的也是许多快乐;可又像是个最不快乐的人做的,因为他同时也可以引起人不快乐。A.(1)(5)(2)(6)(3)(7)(4)(8)B.(2)(6)(3)(7)(4)(8)(1)(5)C.(4)(8)(1)(6)(2)(5)(3)(7)D.(8)(4)(6)(1)(5)(2)(7)(3)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小说欣赏边城阅读下文,完成5~6题。月光极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层薄薄白雾,这时节对溪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丽了。翠翠还记得先前祖父说的笑话。耳朵又不聋,祖父的话说得极分明,一个兄弟走马路,唱歌来打发这样的晚上,算是怎么回事?她似乎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边城2高一语文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69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