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语文十八岁出门远行2高三语文课件
余华余华•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其成名作,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其中《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其作品中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了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起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的文本世界。先锋实验小说•所谓先锋实验小说,是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格非、孙甘露、余华、北村等。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先锋实验作家余华的一篇代表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鲜明地体现了先锋小说的一些特点。•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小说主要写“我”“司机”“抢劫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不幸的是汽车抛锚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我”最终寻找到了“旅店”———被抢劫的伤痕累累的“汽车”。•寻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司机态度突然转变,“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当我问他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时没有目的,司机也不在乎方向,只要汽车跑着就行;汽车抛锚时,司机竟能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苹果,他竟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最后司机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荒诞的情节能更突出地揭示主题。“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荒诞的情节显示了荒诞社会中荒诞的生活。•“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被赋予了“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小说在凄婉的伤感中显示了一点亮色。•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我”的情绪一直在变化———“我”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大失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我”的情绪变化来自客观世界的不可捉摸,想像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甚远。•小说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主旨感悟作品特点•一是对荒诞世界的真实表现。•尽管先锋实验小说作家声称,写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怎么写。但我们在这里并不能完全排除对写什么的考察,否则传统欣赏就无所依傍。只有考察它写的是什么,我们才能对作品的主题进行分析,探究作家到底想给读者传达一个什么意思。这篇作品的情节性和可读性,为我们的这一探究提供了帮助。可以这样理解,通过叙述涉世不深的少年“我”第一次出门远行的离奇遭遇,作者表达了对世界的看法:陌生、荒诞、无法理解,无从把握,从而流露一种人生漂泊的悲观情绪。•在余华的许多作品中,人是世界上的匆匆过客,人无端而来又无端而去,他孤独寂寞地走过时间,又独自走向大地。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被“抛”在险恶、阴暗的人生道路上,独自面临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生存环境的。这里的“我”不就是一个被“抛”在一种这样的环境中的少年么?“我”像一条船,行走在柏油马路上,就像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彼岸在哪里?这是人们面对的共同难题,人生之旅不就与此相似?作品特点二是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传统的阅读习惯,总是让人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作品的所指上,或者说,放在作品所写的内容上,而不重视对表达过程的考察。这篇小说则将我们的注意力从传统的所指中分离,长久地停留于作品独特的叙述和精妙的语言表达上。余华的小说,让人惊讶于小说创作在经历了穷途末路后竟能找到这样的柳暗花明,也让人惊讶于汉语言文字在余华手下经过重组后的神奇魅力。余华自80年代初开始创作,但总是在重复着别人的叙述;而在创作这篇小说之后,才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叙述方式。我们阅读这篇小说时,总能感到余华创作时的一种高度灵感状态,习以为常的事情,经他一表述,就能化腐朽为神奇。作品特点作业1.写下你个人初次远行的经历或成长中的烦恼,探讨面对成长中的挫折、困惑,该怎样调控好自己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课后阅读卡夫卡荒诞小说《变形记》,比较一下与余华小说的异同。3.《成才之路》上的练习。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十八岁出门远行2高三语文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7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