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盘龙城第一小学余茜茜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广泛的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获得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可见复习的重要性。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上好复习课对小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的查漏补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复习课应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知识的迁移训练为主要特点。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复习课,都要将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行纵、横向的归类,进而作知识的系统的整体综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它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要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复习课的教学应以自主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发展性为原则。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与传统复习课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很不利于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深人实施。(一)、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问题1.成为练习课复习课需要练习,这是理所当然的,但为了练习而练习就会使这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偏离。一些教师使练习层层递进,密度不断加大,难度不断加深,让学生误以为会解答每一道题是复习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从而整堂课形成了练习——反馈——再练习——再反馈这样一个机械循环。2.学生被动学习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系统本身,很少引导学生思考与系统有关的知识,即很少举一反三。教师将自己的归纳强加于学生,试图变成他们的整理,而不是沿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解决问题,企图将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3.忽视能力的培养复习是一个疏通知识的过程,它必须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将“点”连成“线”,将“线”连成“面”,从而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疏通知识点,强调知识技巧的掌握,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4.目标模糊,定位不准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指引、评价、调节等方面的功能,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复习课中很多老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凭着经验讲课,凭着感觉讲课。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老师们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目标意识。而是不知怎样确定复习课的教学目标。2012年秋小学数学同题论文评比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单元复习,有的老师在整节课中就让学生计算,美其名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试想:定位于这样的目标,学生的兴趣能激发吗?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提高吗?知识见得关联能清晰吗?5.内容杂乱,主题不明教学中应“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如何合理的使用教材,是提高复习课质量的关键。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中,每单元结束都有“整理与复习”这一内容,有的教师就直接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依次讲解,根本就不研究习题编排的意图,学生也就跟着教师的“引导”,浑浑噩噩的完成复习。这样的复习课,能起到整理、梳理知识的作用吗?能让学生“学会”吗?充其量,“学会”了几个知识点。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往往导致教师感叹“复习课难上”,学生埋怨“复习课没劲”。因为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已是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复习过程不再像探究新知识那样充满挑战的乐趣。那么针对这些问题究竟对策是怎样的呢?(二)、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问题的对策1、教师熟读教材,制定复习课教学目标在复习课之前,教师应能熟练的把握教材,理清其内在联系,先自己做到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在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之前应先自己整理好、概括好、梳理好、发展好已有的知识,做足课前准备。针对近段时间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制定合理的复习课教学目标,。复习目标应做到全面、准确、具体。全面,即要做到有针对性地在知识、能力、品德养成三方面提出要求;准确,即针对性要强,要做到复习目标重点解决学生在新授课后出现的问题;具体,即不能抽象或空泛而谈,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到底要养成哪些习惯不得而知。只有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教师的随意性只会浪费课堂时间,甚至会让学生知识混乱。2、合理设计复习课整节课的流程,提高复习的全面性和效率。复习课应该遵循其特点,层层递进,让学生更好的达到复习的效果。首先,是“忆”。让学生回忆所学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口述。回忆,就是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课题回忆所学的知识,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知识。复习开始时,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回忆时,可先粗后细,并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口述,或出示有关复习提纲,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回忆。其次,是“疏”。“梳”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分清解题思路,弄清各种解题方法联系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回忆,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做到以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联一面,特别是要注意知识间纵横向联系和比较,构建知识网络。要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教学信息容量的多少,分项、分步进行整理。特别是易错知识点和较难知识点,这些地方往往是因为学生前后知识联系不紧密而造成的个别知识点难领悟和理解,一定要帮助学生疏通知识网络中的每一个纠结点。“梳”的过程是梳理、沟通的过程,是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把知识进行泛化的过程。是复习课的鲜明特征。然后,是“理”。通过“梳”,使学生的知识都连成了一条线,接着进行“理”,将知识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对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和学生中的疑难作进一步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内容,加深理解。这一环节重在设疑、答疑和析疑上。如内容较多时,可以分类、分专项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是“展”。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时,可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在练习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理;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辩析;设计综合发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想上好复习课,既难也容易。关键在于老师是否理清复习课的流程,根据流程做足课前准备,是否评估过近段时间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之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创造出高效复习课堂。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9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