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1-4-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解析
《地理》必修•第1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感知地下圈层:试想像地下深处有种什么强大的力量在作用?讨论:医生如何诊断病人的身体?探究:关于地下圈层,人们如何去探索它们呢?实验:判断我的杯中是什么物体?(纸团、硬币)结论:人们有时可以用声音或光线来感知不可见的东西。对于地下深处6000多米的地方,可以用地震波来探测。探究:地震波有什么类型?什么特征?视频分组讨论:某一次地震时一个处于房屋外的人描述说会先上下跳动,再左右摆动?而一个正捕鱼的渔夫则说他只是感觉到水面上下振动得很剧烈,没有左右摆。他们都是实话,说明地震波的哪些特点?结论一:纵波与横波都同时存在横波(S波)是指振动方向与地震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纵波(P波)是指振动方向与地震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地震传播方向结论二:纵波比横波传导速度快,所以P波先到达地面.结论三:纵波可穿过固体、液体、气体;横波只能经过固体;332900速度{千米/秒)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莫霍界面古登保界面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圈层界线与地震波有何关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壳莫霍面地幔地核古登堡面C地幔层内部C处:速度均快速上升,1000米开始出现增速减小;结论:在1000KM处有上、下地幔的界面.在B处:S波消失,P波快速下降,说明此处有一特殊界面;结论:2900KM处有古登堡面,外地核为融熔状态.地核内部D处:纵波在5000米处有异常变化,速度稍上升;结论:5000KM处有内外地核的界面,一般认为是铁镍核外核融熔,内核为固态金属球.DB332900速度{千米/秒)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莫霍界面古登保界面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归纳:地壳分类及特征差异讨论:各地地壳厚度是否相同?厚度不相同:陆壳35KM;洋壳7KM;海岸带为平均17KM;地壳大陆地壳大洋地壳——地壳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莫霍面不连续分布:35KM17KM7KMB35KMA17KMC7KME1000KMD2900KMF5000KM归纳:四条界线问题:地壳圈层和岩石圈层如何区分?结论:地壳分布在莫霍面以上的层次;已知:软流层在地下约80KM至地下400KM处(上地幔上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核裂变反应;物质处于高度融熔状况;讨论地壳与岩石圈关系:A层软流层B岩石圈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岩石圈范围大于地壳;大气圈水圈水圈地壳地壳地幔生物圈2.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圈层结构包含: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因为以地心为共同球心,所以也叫同心圈层。1.地球的内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构成地壳、地幔、地核构成讨论:看以下两幅景观图,能想到哪些圈层?结论:板书总结: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地球圈层;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二、地震波;图三、内部圈层的划定及特征;图四、软流层和岩石圈;分类所经物质状态传播速度共同点纵波P固、液、气三态较快(9-13KM/S)都随着所通过的物质的性质而变化横波S固态较慢(4-8KM/S)地壳地幔地核总体特征1、陆壳33KM;洋壳7KM;海岸带为平均17KM;2、莫霍面以上部分;3、岩石圈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1、分上地幔和下地幔;2、上地幔分为顶部、上部和下部;3、岩浆所在的软流层在上部;1、分为内核和处核;2、一般认为是铁镍核;填空题(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F。(2)E和F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大陆地面下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说明这里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M叫。(3)在地下2900千米处,E波和F波的变化表现为E,F,说明这里存在另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G叫。(4)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M以上为,M和G之间为,G以下为。21.(10分)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横波纵波35莫霍面消失下降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读地震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回答。(1)图中曲线Ⅰ、Ⅱ中表示横波传播速度变化的是______。它经过M面时,波速的变化情况是___。M面的名称是______,距地表约__千米。M面以下的圈层名称叫______层。(2)A~C2所代表的圈层中,全部由岩石组成的是______;软流层所在圈层是______;其物质接近液态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Ⅱ突然消失古登堡面2900地核AB1C1该层横波完全消失,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介质
本文标题:1-4-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3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