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Word版含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点一: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1,4分)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答案】D【解析】由时间“1954年”可知,当时我国正在开展以苏联援助为特色的一五计划,意在改变我国工业化基础薄弱的状况,故俄文书刊借阅书增加显著,故选D;当时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和封锁我国,所以我国科学研究难以与国际前沿接轨,排除A;科教兴国始于1995年,时间不符,排除B;由我国借阅苏联书刊大幅增加来看,反映出我国学习苏联经验蔚然成风,而反思苏联经验要到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排除C。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31,4分)如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数他劳动强》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民众勤俭节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结合1953年一五计划的相关史实可知,漫画倡导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D选项符合题意。文人画的特征是写意和诗书画印于一体,A选项排除。1956年底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选项排除。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C选项排除。3.(2019年江苏卷,12,3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选项符合题意。一五计划只是为了工业化奠定基础,“初步完成”这一表述错误,A选项排除。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C选项排除。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会导致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选项排除。4.(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41,15分,节选)材料一表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年份中国美国苏联日本1950618785273348419552851061745279411965122311926910241161975239010582141341023119803712100801480011141——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分)【答案】(1)趋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苏联: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中国:快速增长。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四个国家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产量快速增长,其原因结合50年代中国工业化建设及一五计划的影响回答。美国的也在增长,主要是受到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但是要考虑到70年代因滞胀所带来的下降。苏联数据也在增长,到70年代放缓。原因主要在于后斯大林时代,苏联的改革仍然以重工业为主,实现了稳步增长,到70年代受整体经济颓势影响而放缓。日本主要是因为战后在经济的恢复过程中利用美国的扶植,引进技术而快速增长,但由于70代年受到美国滞胀的影响而放缓。5.(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41,10分,节选)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10分)【答案】(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解析】(2)特征:根据“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结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得出完全自主;根据“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得出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意义:根据材料“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角度概括。考点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天津市2019年高三上模拟)学者刘迎秋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路》中写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A.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策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答案】A【解析】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开始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从而使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答案为A项。B、D项分别是中国经济总量增加的外部与内部有利因素,但都不是最主要的,排除;C项发生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计划经济体制后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排除。2.(河南省安阳市2019届高三模拟)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A.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开启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历程C.提出了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D.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新中国政治、经济、对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且产生了深远影响。故答案为A项;开启城市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历程是1984年之后,B项错误,排除;C项是内容不是意义,排除;D项是其意义,但不符合深远意义的要求,排除。3.(浙江省余姚市2019届高三模拟)“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一首名为《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诗曾风靡一时,道出了全国上下热切的渴望。中国,需要找到那把钥匙,重新启动历史前进的时间,打开融入时代潮流的窗口。材料中的“钥匙”是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三大改造D.改革开放【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诗中“红色的大街”暗示象征着“文化大革命”,这是“钥匙丢了”的背景和原因;而“钥匙丢了”则象征人们对世界及人生的探索追求都停止了,热情没有了。这把“钥匙”可以重新启动历史前进的时间,打开融入时代潮流的窗口。所以这把“钥匙”指的是改革开放,因此D选项正确。4.(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模拟)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B.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80年”“开辟了《经济简讯》《祖国各地》《实干录》《新风赞》《国际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故D项正确;“双百”方针主要针对文艺和科技领域,故A项排除;B项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的,排除;C项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排除。5.(河南省开封市2019届高三模拟)1978年10月,中美洽谈合作的谈判中,美方提出来一个英语词汇“jointventure”将其解释为“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这是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就是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中方认为既新鲜有趣又不可思议,尽管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反映了A.发展经济必须解放思想B.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C.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型D.美方资本在中国市场的扩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美建立外交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1月1日,故排除B项;1978年10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有召开,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开始,故排除C项;根据题意可知当时美方是在中国进行正常投资,不是资本扩张,故排除D项。根据“中方认为既新鲜有趣又不可思议,尽管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可知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人在思想上还是有束缚,所以说发展经济必须解放思想,故选A。考点三:经济体制改革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1,4分)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产量,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部分地方退耕还林还牧”可知体现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A选项符合题意。这一时期仍然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B选项排除。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不会对经济体制产生太大影响,排除C。21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选项排除。2.(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高三模拟)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11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A.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发生质变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C.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D.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答案】B【解析】据材料“1993年中央11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可知,土地承包在原有承包期基础上再延长,还赋予农民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些表明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B正确;据材料“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知,土地承包权并未质变,A错误;据材料只是土地承包期的问题,没有反映采取措施消除农业经济发展障碍问题,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产业结构调整,D错误。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有关B.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C.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D.1994年后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城乡差距减少,A选项符合题意;1984年后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差距再次加大,B选项排除;“南方谈话”的时间是1992年,C选项排除;十五大的时间是1997年,D选项排除。4.(2019年山东省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5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