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2课儒学的兴起同课异构课件2
1.3各种类型的封面举例第2课儒学的兴起第2课儒学的兴起第2课儒学的兴起公元前104年,一代儒学大师在写完最后一篇奏章后辞世,被葬于今陕西省兴平市南位乡汉武帝茂陵附近。目前,董仲舒的墓地南北长71米,东西宽30米,封土残高14.3米。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经过董仲舒的墓地时,为表彰他的功绩,特地下马致意,故该墓地又称“下马陵”。想一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哪些?这些思想主张为什么得到汉武帝的赞同?了解历史焚书坑儒(唐)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请思考:诗人在这首诗中讽刺了哪些历史事件?秦始皇焚书坑儒对传统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沉重打击,进入低潮陕西渭南传说中的秦朝“焚书堆”遗址秦始皇“焚书坑儒”背景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威胁秦朝统治具体步骤:评价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作用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巩固秦朝统治极大地摧残了先秦的思想文化,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确立,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焚书、坑儒(注意焚书的范围)了解历史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汉初以刘邦为代表的统治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治国思想?这一治国方略给汉初带来怎样的积极作用?是谁真正实现了汉代政治上的大一统?他的治国思想又是什么?采用黄老学说(道家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汉武帝董仲舒的新儒学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理解历史——董仲舒《春秋繁露》——《汉书•董仲舒传》合作探究: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a、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加强君权的需要中央集权的需要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b、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发挥“仁政”:轻徭薄赋知识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思想“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轻徭薄赋“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2、表现:(1)尊儒:起用儒者参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倡儒:①兴办太学——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②命郡国设学校(郡国学),初步建立地方儒学教育系统3、结果: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评价:(积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消极)文化专制政策(实质),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儒学教育官方化——太学的出现汉武帝创建太学汉武帝建立郡国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意义: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为普通地主阶级入仕创造了条件;促进文化的传播,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科举制的文化影响复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先秦)察举制(两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以后)科举制对文化影响(阅读教材归纳)积极:①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②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③促成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④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⑤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消极:①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②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兴起,成正统形成体系,遭冷遇春秋战国秦朝孔子的创立,孟子荀子的发展焚书坑儒沉重打击汉代“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创建太学、郡国学科举制正统地位强化…隋唐知识小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感悟历史: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和谐意识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德意识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价值态度:结合本课你认为儒学的现代价值在哪?我们该怎样对待儒学?1.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内容及评价主张评价认识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虽充满唯心色彩,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扼杀其他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不可取(1)董仲舒适应时代要求,采众家之长,对儒家思想加以创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2)对新儒学思想要辩证对待,认识其积极性和消极性,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唯心主义,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有积极作用三纲五常充满封建意识,但“五常”中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2.儒家思想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有积极作用。(2)它的“仁”、“以德治民”等观点,有助于防止暴政,使统治阶级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压迫,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3)儒家的“仁义”、“孝”等观点,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儒家教育思想,如“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等,对我国古代和现代教育、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5)儒家思想渗透到我国文学、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对我国文明的进步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3.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①中国早期选官制度以“世官制”为主。②汉武帝时代,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③隋唐时代,更为完备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开始实行。(2)科举制度的作用:①消极作用:儒生的地位得以提升,同时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考试内容的单一化,导致士人知识结构的褊狭。②积极作用: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科举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4.董仲舒新儒学思想及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1)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及重要内容: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和“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2)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内容: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符合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是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②“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等“仁政”思想,虽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着想,但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3)原因:①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危及西汉统治,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②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其中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此外,董仲舒还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必然会赢得统治者的赏识。③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适合于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4)认识:一种思想能否被统治者采纳成为正统思想,关键在于其是否适合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第2课儒学的兴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思想控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③项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主观目的。答案:B第2课儒学的兴起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的建议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解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的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达到政治上的统一。答案:D《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解析:此题可将问题表述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什么”。“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的“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答案: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所以被汉武帝采纳,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的劝说B.朝中大臣均为儒家子弟C.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D.其他学派的主张不能治国解析: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统治思想是董仲舒对儒家思想改造的结果,顺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C
本文标题: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2课儒学的兴起同课异构课件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5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