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强化训练卷六含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强化训练卷(六)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韩非子》中记载:“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这一现象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是A.建立了奴隶制国家B.实行了禅让制度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D.确立了皇帝制度2.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一词中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中的‘建’字,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建立国家”。这说明他A.否认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B.认可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C.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地方政权D.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3.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贵族特权B.强化族长权力C.均衡权力分配D.强化国家管理4.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5.春秋时期,养士之风兴起,但往往被时人指责是私心膨胀、不忠谋逆的行为;战国时期,养士成为卿大夫竞相标榜的时髦风气,形成了“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观念。这一变化说明,战国时期A.儒家学说不受诸侯重视B.宗法礼乐制度遭到破坏C.政治动乱导致人才稀缺D.士族门阀势力开始兴起6.成语“问鼎中原”的典故这样记载:《左传》:“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晋书》:“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楚庄王问鼎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神权与王权结合B.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C.中央集权的加强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7.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统治者A.完善中枢权力体系的意图B.密切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意图C.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意图D.提高经济区域化程度的意图8.以下是宋代确立的两条老规矩,这些老规矩所起的作用是()A.开始建立古代监察制度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杜绝了官吏的横征暴敛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9.元世祖继位后,废除唐宋以来的三省制而实行了只设中书省的一省制,并由皇太子挂名担任中书省的长官。这一措施的积极作用在于A.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利于走向民主C.违背了历史潮流D.加强了地方监察10.汉代士人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担任郡县佐吏以获得基层吏务经验后才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时,还要接受考试检验后授官。熟悉朝廷行政过程后,要再经过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由此可见,汉代察举制A.打破世代为官限制B.注重官员综合能C.用人以品行为标准D.选才程序公平公正11.“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种历史场景最可能发生在A.西汉中期B.新朝时期C.东汉后期D.三国时期12.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C.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D.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13.美国历史学家顾立雅在研究中国古代制度文明时认为,“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远不止造纸和火药的发明,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据此推断,顾立雅会高度评价A.科举制B.皇帝制度C.指南针D.郡县制度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在此,作者意在强调该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升了官员文化素质C.扩大了官吏来源D.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15.《文献通考》载,唐代监察御史“选拜多自京畿县尉”;玄宗诏定:“凡官不历州县者,不拟台省”;肃宗时重申“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这说明唐代选任监察官员A.用于维持地方的治安B.是由皇帝个人钦定的C.强调人选的实践经历D.是由地方官员推荐的16.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共40分)材料一:据史料记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等10科举人。材料二:2008年11月30日,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在全国31个考区的38个城市同时举行,全国参加考试人数约为775万人,比去年多13万余人,创出历史新纪录。职位约为135万个,考试录取率约1.75%,即每100人中,最少98个人将被淘汰。其中,北京地区考生为95万人,比去年增加15万人。考试分两场,上午为行政能力测试,下午为申论。备受关注的申论考试,2008年考题围绕粮食危机进行命题。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自我国哪一朝代开始?在当时有何影响?(2)简述从汉至元我国选官制度的变化情况。唐朝时怎样维持吏治清明廉洁的?(3)从汉至元我国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和选拔方式的演变有何特点?(3)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与今天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区别。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王位世袭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启杀死禹确立的王位继承人伯益后继承王位,“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王位世袭制正式取代禅让制,世袭制从此成为古代中国王位继承的方式流传下来。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禹建立了我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不是启建立的;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禅让制的破坏,不是禅让制的实行;D选项错误,皇帝制度在秦朝形成。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说明,西周的分封制下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是君臣隶属关系,诸侯国是由周王室控制的领属地。故答案为C项。A项,“否认”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认可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排除;D项,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3.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宗法制依托血缘为纽带,旨在强化国家管理,巩固自身统治,故答案选D项。A、B项不符合题目设问,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4.D【解析】【详解】由材料“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可知,宗法制为维系政权服务,故选D。材料重在强调制定“大宗小宗之法”的原因,而非强调大宗与小宗的血缘关系,A项片面反映材料内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诸侯的庶子可分封为卿大夫,仍有相应的政治权利,B项说法错误,排除;天子分封的对象包含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政权显然未被一家一姓所掌控,C项说法错误,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宗法制,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中表示因果关系的语句“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学生对于因果关系或者转折关系的把握一定要敏感。5.B【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礼乐制度的崩坏,形成了“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观念,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士无常君,国无定臣”是儒家学说不受诸侯重视的结果,排除A;材料反映养士之风盛行,形成了“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观念,无法体现人才稀缺,排除C;材料反映养士之风盛行,与士族门阀势力兴起无关,排除D。6.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楚王敢于向周王问鼎,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诸侯实力增强,周王室衰微,周王对地方控制力减弱。即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周王借助神权加强统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王位世袭或嫡长子继承制等信息,排除B项;中央集权的加强属于秦汉以来的史实,排除C项。【点睛】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7.C【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C项是正确;题干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善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而且与与经济联系不大,故ABD项不符合题意。8.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确定规矩,约束王公大臣不得以个人权利之便谋取私利,D正确。古代监察制度开始于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A错误。材料并不能表现为严密的反腐机制,B错误。材料中的做法不可能“杜绝”官吏的横征暴敛,C错误。点睛: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全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诤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9.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废除唐宋以来的三省制而实行了只设中书省的一省制”可知,元朝实行中书省制度,三省变为一省制,适合元朝统治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是封建专制社会,不是民主,故B选项错误;由三省变为一省制度,适合元朝统治的需要,不违背历史潮流,故C选项错误;材料的论述重点是元朝实行中书省制度,与地方监察无关,故D选项错误。10.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汉代士人任职需要经过层层考评,既要基本知识技能和人品,还要行政经验等等,可见汉代察举制注重官员综合能力,故选B。秦朝推行军功等爵制即已打破世代为官限制,排除A;用人以品行为标准只能体现察举制的部分内容,不够全面,排除C;察举制在选拔人才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才程序公平公正的评价适用在科举制上,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察举制的特点,学生只需要紧紧依托材料信息中人才选拔的依据即可作出判断。11.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为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但是随着时间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弊端,到了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凭借门第权势安插子弟成为孝廉,不能真正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员,答案为C。AB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三国时期已经实行九品中正制,D错误。12.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由材料中“乡举里选”“大中正官必须是在中央任职官员”可知,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与察举制相比,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这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只是否定了地方官向中央推荐选官的权利,并没有否定地方官员的所有特权,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主要注重门第高低,排除D项。13.A【解析】【详解】根据“由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特征”可知,顾立雅高度评价的是科举制,因为它有利于建设我国古代中央统一管理的文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隋文帝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经过历朝历代的完善,科举制成为我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故答案为A项。BC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皇帝制度、指南针、郡县制度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14.A【解析】“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说明是通过考试的科举制度,“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说明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B项中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目的;C和D二项材料中没有提及。15.C【解析】【详解】根据材
本文标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强化训练卷六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58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