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明清时期请思考:(1)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列举从汉至宋,相权不断被削弱的史实。阅读材料: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一、内阁制度的形成①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②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原因:相权过重、威胁皇权原因:结果: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主专制走向极端。1.内阁制度的形成与沿革时期名称职权特点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2.内阁的实质: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实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朱元璋为什么要罢丞相?①是秦速亡的原因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根本)3.内阁的影响:①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②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宰相制内阁制相同不同地位职权对皇权作用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内阁首辅”≠“宰相”?▲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有利于君主的独裁专制。同时也是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废丞相你如何看待宰相制的废除(评价)明太祖与奏章(2005上海试题)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⑶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问题:⑴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为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作了哪些改革?⑵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殿阁大学士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废相结果: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读读议议材料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2: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引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材料3: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军机处设置的原因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军机处的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3、根据以上材料,回答军机处职责军机大臣只能传达皇帝旨意给中央部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是皇帝行使权力的机要部门。上图:军机处外景右上图:军机处内景(1)从上面军机处的图可以获取什么信息?答:机构简单,只有几间入值房舍,内部陈舍简陋.(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解题关键:清朝军机大臣的职权。思路引领: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设置军机处的原因。二、军机处1.军机处设立的目的和性质目的: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直接);加强皇权(根本目的)性质: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2.军机处的职权和特点职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3.军机处设置的影响③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①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②使各衙门在处理行政事务时有章可循探讨: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P191、直接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消极作用: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中国西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封建社会晚期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2、深远影响三、清朝的边疆政策2、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3、改土归流:西南地区1、基本原则:尊重各自社会习俗和民族信仰,笼络上层,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夏商周: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两汉:中央:内、外朝制地方:郡、国制隋唐:中央:三省六部地方:隋:州县;唐:道、州县元:地方:省、路、府、州、县中央:一省二院宋:中央:二府三司三衙地方:路、州县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清:设立军机处
本文标题: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5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