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强化训练卷三含答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强化训练卷(三)含答案一、单向选择题1.“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事,仍然安于现状,……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代表的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卖贵买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马克思这段话评论的是A.鸦片战争B.普法战争C.抗日战争D.日俄战争2.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A.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B.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C.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D.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定都天京②永安建制③金田起义④北伐、西征、东征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4.太平天国运动中,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相符的事件是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提出《资政新篇》D.进行北伐和西征5.学者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给洪秀全作了这样的总结:“他的运动无疑起自民间,连他的宗教也是迎合民众心理的。但是他的人格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而且很大。倘若他成了功,他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作者认为洪秀全“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的根本原因是A.人格及才能上的缺点B.耽于享乐的思想和行为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角色局限6.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列强新的侵略要求的是A.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B.割占中国领土C.开辟新的通商口岸D.勒索大量赔款7.“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该言论最有可能发表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签约》签订后8.下图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参议院制定B.按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C.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D.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9.“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最早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10.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11.有学者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辛亥革命了……。”材料中“第三回革命”的主要意义是A.实现了政治制度变革B.结束了封建制度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实现了改朝换代12.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中国爆发了大规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场运动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3.标志者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党“一大”召开1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A.中共“三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一大”D.国民党“一大”15.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诞生于A.中共“一大”上B.中共“二大”上C.中共“三大”上D.国民党“一大”上16.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C.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D.北伐战争的开始17.“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这首歌描述的历史时期是:A.辛亥革命B.护国运动C.北伐战争D.清末新政18.以下对大革命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B.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D.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19.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B.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错误C.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革命进行干涉D.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20.如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吴起镇会师二.简答题2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1)1840年以来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通过不断的侵华战争,将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概括其主要过程。(2)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完全胜利。试简析其胜利原因。22.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1)指出西周、秦朝和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2)请你分别简述三种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从上述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题干深刻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本质原因,体现出英国侵略本质,A选项符合题意。普法战争主要是法国干涉德意志统一造成的,B选项排除。抗日战争是日本侵华引起的,属于民族之间的战争,C选项排除。日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东北的控制权,D选项排除。2.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便利了列强侵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正确;A项包含在B项之中;CD项不符合题意。3.C【解析】【详解】①定都天京是1853年;②永安建制是1851年9月;③金田起义是1851年1月;④北伐、西征、东征是从定都天京后,按照时间顺序为③②①④,故正确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要求从时间和事件方面把握。4.C【解析】【详解】A是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不能体现世界潮流,排除A;B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不符合和世界发展潮流,排除B;《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世界发展潮流,故选C;北伐和西征是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不符合世界潮流,排除D。5.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造成洪秀全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选项D正确;洪秀全个人的缺点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洪秀全的个人耽于享乐和“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B;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无法实现,因此也不构成根本原因,排除C。6.A【解析】【详解】甲午战争正值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诉求是输出资本,因此《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体现了这一要求,选项A正确;割占领土、开辟通商口岸和勒索赔款在《南京条约》中已经出现,不属于新的侵略要求,排除B、C、D。【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马关条约》签订时期正值列强对外输出资本阶段。7.D【解析】“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等字眼强调了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这是《辛丑签约》签订的影响,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辛丑签约》签订后而非《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签订后,所以选项A、B、C均是不符合题意,均是必须直接排除的;故本题选D。8.C【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按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故AB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非君主立宪制,故C表述错误,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故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9.C【解析】【详解】据材料“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翎顶补服灭、辫子灭、纤足灭等信息都是辛亥革命的结果,C正确;洋务运动时期主要是技术领域的变化,A错误;戊戌变法时期主要是实行君主立宪,没有涉及服装、社会风俗的变化,B错误;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的变化,与材料无关,D错误。10.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人们认为“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种思想关键的转变根源在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选项A正确;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扶持导致的结果是袁世凯复辟,因此选项B排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会壮大资产阶级力量,但是并未促成社会观念的巨大转变,选项C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11.A【解析】【详解】第三回辛亥革命颠覆了专制政体,促使了政治统治方式由专制向民主的转变,因此“第三回革命”的主要意义是政治制度实现了变革。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错在“封建制度”,应该是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排除;D项,说法不属于主要意义,排除。12.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19年和巴黎和会可知,这一运动是五四爱国运动,选项选项D正确;戊戌变法时间是不1998年,排除A;辛亥革命时间是1911年,排除B;新文化运动兴起时间是1915年,选项C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1919年和巴黎和会,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13.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了巨大力量,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B项正确;中国的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A项错误;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并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C项错误;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开始,D项不符合题意。14.C【解析】【详解】材料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说明了中共一大发生在1921年,其中有革命元老南湖泛舟的史实,所以答案选C;A发生在1923年,B发生时1922年,D发生在1924年,均与中共一大1921年时间特征不符,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数对近代历史上重大会议时间的准确记忆。15.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中共“二大”上制定的,B项正确;中共“一大”上还没有制定民主革命纲领,A项错误;中共“三大”上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政策,C项错误;国民党“一大”正式实现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D项错误。16.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A正确;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是1921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材料不符,B错误;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C与材料不符;北伐战争的开始是1926年7月,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此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实现,与材料不符,D错误。17.C【解析】【详解】“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因此选项C正确;辛亥革命并未中并未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排除A;护国运动中并未提出打倒列强的主张,排除B;清末新政是内部改革,并未提出打倒列强口号,排除D。18.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彻底推翻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国民革命军给予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大革命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共产党从中吸取了教训,从而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排除。19.B【解析】【详解】国民大革命是国共合作进行的,但是当时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
本文标题: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强化训练卷三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6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