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课件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课辛亥革命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1预习导学梳理·知识·点拨2课堂讲义理解·深化·探究3当堂检测巩固·应用·反馈4教材问题解答答疑·释惑·应用一、武昌起义1.原因(1)外因:空前严重。(2)内因: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遗。2.条件(1)组织:、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成立,并联合成立。预习导学梳理·知识·点拨中华民族危机清政府兴中会同盟会(2)军事: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发动,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3)时机: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始终坚持在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兵力空虚。3.基本经过(1)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2)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改国号为。4.主要影响:各省纷纷响应,统治土崩瓦解。黄花岗起义新军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清朝误区警示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因为发生在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即狭义上的辛亥革命特指武昌起义。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__________纪年。(2)性质:是一个以的政府。(3)措施:颁布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的法令和措施。孙中山中华民国革命派为主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颁布: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按照立法、行政、司法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3)性质:是中国第一部。(4)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的灭亡和__________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1912国民全体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资产阶级宪法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政体知识点拨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结果: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912年2月12日,正式下诏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凯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性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_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统帝北京反帝反封建3.功绩(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____,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2)辛亥革命建立了,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3)辛亥革命使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4)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君主专制政体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误区警示(1)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仅仅是结束了绵延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不仅没有结束封建制度的历史,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处境。(2)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因为共和“徒有虚名”,其实际的意义在于思想启蒙,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潮流。课堂讲义理解·深化·探究主题一全面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2.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3.内容: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保证民主共和制度。4.评价: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探问题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哪些原则?答案①主权在民;②民族平等;③三权分立;④责任内阁制。(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答案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教方法图示法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三个“否定”主题二客观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1.辛亥革命失败说理由:①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②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2.辛亥革命胜利说理由:①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完成了这一阶段的历史任务,并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3.既成功又失败说(综合1、2说明)探问题材料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答案推翻了君主专制;冲击了传统观念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迁;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教方法辛亥革命的成与败可归纳为“一、二、一”一个最伟大功绩: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两个没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一个重要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当堂检测巩固·应用·反馈1.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C.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黄花岗起义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123456解析孙中山“28岁那年”是指1894年,由此可知选A。B项在1905年,C项在同盟会成立之后,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A1234562.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123456解析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之前进行了不止一次的武装起义,所以A项错误。D项说法明显错误。C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错误。B项体现了一破一立。答案B1234563.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123456解析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是“主权在民”,与此相反的观念是君主专制,而选项中符合君主专制要求的是A。答案A1234561234564.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①封建制度的结束②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民主平等的趋势④民族团结的重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排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B1234565.“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A.彻底摧毁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123456解析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封建统治的基础仍然存在,排除A项;从所给材料来看,并没有提到民主共和的观念和资产阶级共和国,仅仅提到“皇帝倒了”,排除B、C两项;这一材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答案D6.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模式,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在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基础上,又出现了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社会史范式、生态史范式等新史学范式。这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阅读下列材料:123456123456材料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请回答:材料中甲、乙、丙、丁分别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请分别用史实说明之。答案甲:革命史观。发动了一系列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乙:近代化史观。政治上,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23456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丙:社会史观。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移风易俗的措施。丁:全球史观。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精神促进了亚洲人民的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123456教材问题解答答疑·释惑·应用学习思考(教材P50)孙中山说:“自今日(指同盟会成立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孙中山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清朝人?提示清朝是当时中国的政府,中国是一个国家,因此清朝与中国的关系是政府与国家的关系。孙中山说自己不是清朝人,是因为他立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史学争鸣(教材P5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赞同哪种看法?提示这道题实际上涉及对辛亥革命的最终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问题是目前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教材上提供的仅仅是其中的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使命是反帝反封建,它没能完成历史使命,因此失败。第二种观点认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从经济上讲是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近代的工业国,从政治上讲是从君主专制过渡到民主制度。这个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尽管在民主制度建设上没有一步到位,但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的话,却是一个成功的开始。还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推翻清朝帝制,如果把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完全的民族独立作为一个任务强加到辛亥革命头上,这是苛求古人。因此,按照推翻清朝帝制这个标准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实际上,各家争论的关键在于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角度,是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是立足短期观察还是“风物长宜放眼量”。自我测评(教材P53)1.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提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党人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等等。2.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提示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不成熟,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推翻清朝统治就是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中华民国也就一劳永逸地实现了“创立民国”,三民主义只剩下平均地权有待奋斗。因此,他们认为应该争取同是汉族,又不乏开明之誉的袁世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革命是曲折的,斗争是复杂的。而且,资产阶级平时不注意发动群众,缺乏足够的实力,自己无法巩固政权,只好寄希望于袁世凯讲求诚信,甚至幻想帝国主义来制衡袁世凯。从客观原因来讲,袁世凯伪装得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6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