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练习专题检测卷二Word版含答案
专题检测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下图是某展览中的“东汉书信纸”展品,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下对该展品的说明和论证,正确的是()A.纸最早发明于东汉B.东汉时已出现印刷术C.当时造纸术已比较成熟D.展品上的字体是草书解析: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排除A项;图为书信纸,并不是印刷品,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说明当时造纸术已比较成熟,C项正确;D项中的字体说法是错误的。答案:C2.电影《地雷战》几乎家喻户晓,你知道地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唐B.宋C.元D.明解析:本题考查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情况。要求熟记基本史实。明代的火器制作工匠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这些火药武器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答案:D3.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出现准备了条件的中国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解析:本题考查印刷术发明的意义。印刷术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答案:B4.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答案:C5.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穷尽的解析:结合材料中有效信息“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来回答。答案:C6.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A.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B.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解析: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这与题干中“彻底改造近代世界”相吻合,故选A项。答案:A7.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解析:A项为大篆,B项为草书,C项为楷书,D项为小篆。秦朝以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统一文字,故答案为D项。答案:D8.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平假名あいうえおかきくけこ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解析:依据题干“唐代”的限制可排除A项,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B、C、D三项均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擅长楷书、行书,柳公权擅长楷书,怀素擅长草书。表中日文平假名具有草书的特点,故D项正确。答案:D9.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说:“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这说明文人画的特点是()A.主张逼真的艺术效果B.体现史实的发展变化C.注重画面的整洁和完整D.追求抒情写意的艺术风格解析:依据材料中“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文人画追求的是抒情写意的艺术风格,故选D。答案:D10.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D.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解析:解答此题要把握中国山水画的创作风格、特点。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题干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意在体现画家的心境,并不是简单追求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是要表达一种意境,传递作者的心境。答案:D11.明清时期,宫廷舞蹈开始趋于衰落,而民间舞蹈却十分兴盛,造成这种差别的关键因素是()A.是否为帝王歌功颂德B.是否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技巧性C.是否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D.是否在表演形式上丰富多彩解析:与宫廷舞蹈相比,民间舞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感情,从而决定了民间舞蹈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答案:C12.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C.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的动作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解析:京剧是以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为表演手段,说、学、逗、唱是相声的特点,故选B项。答案:B13.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圈表示日行千里。这些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A.综合性B.真实性C.虚拟化D.随意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特色的了解。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是中国戏曲表现的一大特点,是虚拟化的、象征性的,同时给观众带来丰富的想象。答案:C14.《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一诗歌总集()A.具有现实主义的倾向B.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C.以辞藻华美铺张著称D.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解析:本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诗经》被后世列为经典,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诗经》特点不符。答案:A15.汉代司马相如写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这些名句体现的写作风格是()A.雄奇豪放、瑰丽绚烂B.气势恢宏、辞藻华美C.清浅婉约、不避俚俗D.格律严整、沉郁顿挫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与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奏陶唐氏之舞……千人唱,万人和”等信息,反映了汉赋气势恢宏、辞藻华美的基本特征,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汉赋的特点不符。答案:B16.下列文学体裁流行的先后顺序是()①赋②词③散曲④楚辞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解析:楚辞流行于战国,赋流行于汉,词流行于宋,散曲流行于元。答案:A17.以下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风格属于浪漫主义的有()A.屈原、杜甫B.屈原、李白C.苏轼、杜甫D.屈原、孟浩然解析: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创作风格,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人称他为“诗仙”,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答案:B18.如图是元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一个场景。《感天动地窦娥冤》写的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妇女窦娥,遭受张驴儿父子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感天动地窦娥冤》主要反映了()感天动地窦娥冤A.张驴儿父子的残暴B.窦娥的软弱C.封建社会的法律不健全D.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解析:据题干信息“陷害”“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等可以推断出窦娥的冤屈是封建统治腐朽和黑暗的结果。答案:D19.《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组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明清社会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红楼梦》最具代表性,材料的内容也反映了这一点。答案:C20.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败落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A.《水浒传》B.《西游记》C.《红楼梦》D.《儒林外史》解析:依据教材内容,《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变故,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必然败落的历史命运,故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21题16分,22题16分,23题18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南:材料二《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请回答:(1)材料一所示仪器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最初样式,它在后来发展成为什么?中国的另外三大发明是什么?(4分)(2)从材料二来看,司南最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其功能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所谓的“外国用罗盘针”的影响是什么?(4分)(4)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该项发明成就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能够说明什么?(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影响。第(1)题考查基础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题,从韩非、郑国等可以判断是在战国时期,从司南“端朝夕”“为其不惑”得知其功能是辨别方向。第(3)题,根据“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联系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回答影响。第(4)题注意东西方对比,“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说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差距的原因主要在社会环境的不同。答案:(1)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2)战国。功能:辨别方向。(3)影响:为哥伦布等人的远洋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或者答新航路的开辟);它也是资产阶级建立世界市场和殖民扩张的技术条件之一。(4)问题: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说明:科学技术能否产生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中国书画的确是一对孪生姊妹,她们以独特的风采,跻身世界艺林,充满魅力。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时,常常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这个故事,道出了中国书画的魅力所在——“传神”,就是注重、追求表现精神面貌。“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式与传统特色。请回答:(1)以汉字的起源说明“书画同源”的依据。(6分)(2)据材料回答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是什么?(8分)(3)根据上述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分析其最突出的体现是什么。(2分)解析:第(1)问从汉字起源于图画角度来分析作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出答案。第(3)问根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答案:(1)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数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2)追求精神面貌,“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注重意境,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式与传统特色。(3)草书、文人画。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字“马”的演变过程:材料二唐代铨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美”。朝廷又开创性地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形成书学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比肩并立的格局。……唐代书法承袭隋而来,而隋代书法集南帖、北碑之大成,“大开唐风”。——据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整理材料三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材料四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练习专题检测卷二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6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