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正确使用成语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成语一、熟语的类别广义的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熟语)、谚语(俗语)、歇后语等。这里只谈成语。二、成语运用中的错误类型一、望文生义,内涵意义不清二、张冠李戴,适用对象不明三、褒贬不分,感情色彩混淆四、逆情背理,语法逻辑不符五、喧宾夺主,主客尊卑颠倒第一类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3)、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坐春风。“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4)、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2004年广西题)“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此处误以为是进入危险境地。(5)、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削瘦凸起的肩胛骨;他的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噤若寒蝉”,形容闭口不敢做声,并非指寒冷。第二类对象误用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例(1)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例(2)、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后常用来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卉”。例(3).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1992年题)“巧夺天工”必须是“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观;例(4).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00年题)“汗牛充栋”只能形容“书”多,不能指人多。例(5).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2004年湖南题)“无出其右”指没有谁人能胜过,此处误指“生活”。第三类褒贬颠倒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例如(1)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例(2)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这是个贬义词,例句(2)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类似(1)、(2)的误用,情况较多。△成语中,像生龙活虎,赤胆忠心之类,一看便知色彩是褒义,但还有不少褒义成语,色彩容易被搞错。如狼心狗肺,害群之马,一看便知是贬义,也有相当部分不易看出。注意: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另外,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⑴情投意合----臭味相投⑵见机行事----见风使舵⑶侃侃而谈----夸夸其谈⑷一得之见----一孔之见⑸无微不至----无所不至⑹再接再厉----变本加厉⑺深思熟虑----处心积虑⑻绞尽脑汁----费尽心机⑼开山祖师----始作俑者⑽昂首阔步----趾高气扬(11)从容不迫--故作镇静第四类语义轻重的误用诱你不知深浅,在大小轻重不分上设题。例1、刚一起跑,高三(4)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的第一名。例2、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例3、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发挥。例4、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分析:第一句夸大了,大词小用。第二句言重了,言过其实。第三句“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适用此句。第四句中明说“有些缺点”,怎能“无可非议”?显得用轻了,该用“无可厚非”(不可多加责难)。第五类语境不合成语、熟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熟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判断。有些成语、熟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或风马牛不相及,或前后矛盾而造成误用。例(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例(2)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这个语境显然是误用,可改为强人所难,例(3)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不合身,很是捉襟见肘。“捉襟见肘”本形容衣服破烂,后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但无论何意与“不合身”均油水不相溶。第六类形义相近的误用有些成语有一个或多个共同语素,它们的意思可能有相同的部分,但是,仔细辨析,又同中有异。如“本末倒置”与“舍本逐末”,前者是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后者是舍去事物根本而去追求细枝末节;“不足为凭”与“不足为训”,前者指不能作为凭证、根据,后者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因为有相同的语素,容易使我们见同而忘异,而机关多半就设在这里。例1.一个月后,王小明的病逐渐好起来,他又一次起死回生了。“起死回生”是说医生的医术高明,能把垂死的病人救活,这里应该是“死里逃生”;例2.进入高三以来,一向成绩平平的陈刚一直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另眼相看”是指对某人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有优待或歧视意,应改为“刮目相看”。例3.有些人对骑自行车带人之类的事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样既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应改为“不以为意”。例4.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时耳闻目睹,所以他也喜欢上了音乐。“耳闻目睹”是亲自听说,亲眼看见的意思,应改为“耳濡目染”。第八类表意重复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例(1)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此词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让人重复。例1、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例2、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孑然一身”同“独自”重复。例3、祸及八年的“安史之乱”使人民生灵涂炭。“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生灵”即百姓,句中“人民”与这重复。例4、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样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出奇制胜”是指“用奇兵、奇计战胜对方,取得胜利”,作谓语时后面的宾语造成语意重复。这类词语误用较为常见,如: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⑶百姓生灵涂炭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⑼众多的莘莘学子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12)目前当务之急(13)妄自菲薄自己等第九类语法功能的误用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例: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的练动作。“指手画脚”是动词性成语,应作谓语,不能误作状语。语法功能易误用的成语: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动词性成语,不能作宾语。莘莘学子:莘莘:众多。众多的学生。前不加“许多”。何足挂齿:怎么值得一提?一般用于反诘句。不足挂齿:不值一提。可用于各种句式。一语道破:一句话就说到了事物的要害。能带宾语。一语中的dì:的:箭靶,一句话就说明关键。不能带宾语。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一般只用于否定句。等量liàng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一般只用于否定句。类似的有:同日而语、无时无刻、一概而论、善罢甘休。均用于否定句。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后面不能带宾语。第十类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例: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6)一得之见: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7)千虑一得: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8)蓬荜bì生辉:敬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9)鼎力相助:敬辞,只用于对方或他人,是敬辞,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绵薄之力”才是谦词。比喻尽自己微薄的力量。)(10)卓尔不群:敬辞,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人的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本文标题:广西北海市第九中学高考语文 正确使用成语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76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