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民版必修三选择题限时训练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
限时12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1、192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这一论述产生的直接历史背景是()A.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2、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指出,若“论功行赏,如果把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这反映了毛泽东()A.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B.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C.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D.在阐述国民革命运动的功绩3、毛泽东曾形象地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C.国共两党争夺革命领导权D.中共开始注重对革命道路的探索4、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古田赖家坊的“协成店”驻地写了一封题名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的长篇信函,除对那些右倾悲现思想做了分析批评外,更多的是深刻阐发了他的关于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该信函()A.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B.肯定了农民的历史作用和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C.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实际上否定了当时部分“左”倾领导人奉行的“城市中心论”5、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创造性地提出并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他说:“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红色政权区域能够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有很好的群众基础C.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D.中国特殊的国情6、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A.第一步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B.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C.第一步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D.第一步是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步是无产阶级革命7、1949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A.是对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排斥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C.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D.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8、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木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B.批评新经济政策小合时宜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说明社会主义改革的迫切性9、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材料中第二次结合时期的探索包括()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须分两步走C.正确区分两类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11、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时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该材料侧重强调()A.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产物B.工农武装割据之路符合近代中国的国情C.毛泽东个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D.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12、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的是()A.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B.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C.中共“七大”的召开D.《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答案1答案:C解析:关键是抓住时间“1925年12月”,正确理解“我们的敌人”是谁。A、B项与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有关,与题意不符;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C项符合题意;D项是在1927年。2答案:C解析:材料中毛泽东通过清晰划分功绩,凸显了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C项正确;此时为1927年,中国革命尚未结束,A项夸大了材料之意;材料未涉及武装割据,B项错误;D项显然与材料主旨不符。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走向农村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材料“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说明中共独立探索革命道路的意识,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三民主义的内容,故A、B错误;领导权之争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故C错误。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材料中毛泽东强调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5答案:D解析:中国是一个由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决定了红色政权区域的产生:一是地方的小农经济的存在(中国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农村可以不依赖城市而存在二是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这就提供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产生和坚持下来。D项符合题意。6答案:B解析:民主主义革命即从1840—1949年,主要是争取民族独立。社会主义革命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7答案:D解析: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阐述了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故D项正确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故A项错误。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政治协商制度,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属于人民,故B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8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共七大”可知,这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时期;从材料“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可知,毛泽东没有批评俄国的新经济政策,而是提醒革命同志不要过急地走向社会主义,要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故A项正确。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56年”“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可知,“第二次结合”是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强调正确区分两类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与之相符.故C项正确。10答案:B解析:农民阶级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体,1840年后中国人民的最大敌人是帝国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抓住了这两大特征,一步步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故B项正确。毛泽东的学说是对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A项错误。C项表述错误,排除。毛泽东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不是领导者,D项错误。11答案:D解析:本题的易错之处在于不能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正确革命道路。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的最后一句话。由材料的最后一句话可知,题干强调的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D项正确。12答案:C解析:依据教材内容可知,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定为指导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故选C。
本文标题:人民版必修三选择题限时训练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84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