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民版必修三选择题限时训练百家争鸣含答案
限时12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1、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2、“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3、孔子周游列国,宜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却遭到冷遇。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A.春秋时期的政治处于分裂状态B.各诸侯国当权人物思想的保守与落后C.孔子思想不符合各诸侯国的政治需要D.孔子没有对其思想进行广泛宣传4、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说明他()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B.主张社会阶层贵贱有序C.承认贫富差距的合理性D.认为治国应该礼法并用5、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孰优孰劣十分明显C.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D.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6、有学者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某流派:该流派力斥儒家提倡的规矩绳墨,其绝圣弃智的政治观念及齐物我、等死生的相对主义思维方式,在思想史上影响极大。他所评价的流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战国时期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子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的做法与下列哪一思想相关()A.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D.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8、秦王赢政读韩非子著作后大为惊叹:“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王赢政如此惊叹的主要原因是韩非子()A.构想了君主专制的体制B.推崇削弱宗法观念C.主张以严刑峻法教化百姓D.提出皇权至上思想9、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相关记述出处管仲“仓康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史记.管晏列传》辱”“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史记.管晏列传》韩非子“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韩非子·定法)商较“能治天下者,必先治其民者也;能《商君书·画策》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故胜民之本在《商君书·更法》于制民”“法者,所以爱民也”《商君书·画策》《商君书·更法》A.战国时期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B.社会转型带来了空前活跃的理论创新C.法家的思想和言行都体现高度“忠君”D.法家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民本”思想10、《墨子》曰:“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这句话体现的中心思想是()A.兼爱B.以民为本C.以法治国D.尚贤11、墨子曰:“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墨子的理想是()A.建立克己复礼的礼制社会B.建立民贵君轻的仁政社会C.建立兼相爱的和谐社会D.建立君主专权的法治社会12、央视播出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出现了成语“越俎代庖、舍生取义、守株待兔”。这三个成语都与我国古代思想流派有关,它们分别是()A.道家、儒家、法家B.墨家、法家、儒家C.兵家、墨家、道家D.儒家、道家、墨家答案1答案:B解析:儒家崇尚仁义,墨家推崇助人,法家推崇公正无私,这都体现了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追求,故B项正确,A、C、D项均属对材料的误读,故错误。2答案:A解析:“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3答案:C解析:孔子提倡“仁”“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并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这是导致孔子思想实践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政治分裂只是社会现实,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有的主张变法图强,并不都是保守落后,故B项错误;孔子在当时周游列国积极宣传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4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士以上則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说明荀子主张治理国家要礼法并施,D项正确,A项错误。B、C项说法片面,与材料主旨不符。5答案:C解析:孔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晚期的思想家,其时代背景并没有不同,故A项错误;孔子的“重人”和老子的“崇道”并没有本质上的优劣之分,故B项错误;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而老子则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这很明显是两种不间的人生追求,故C项正确;孔子和老子的天人观,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背离并没办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6答案:B解析:由“绝圣弃智的政治观念”(无为而治)“齐物我、等死生的相对主义思维方式”分析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道家思想,故本题选B项。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庄子的思想,“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是儒家孔子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契合材料中皮子“弃官隐居”“终身不仕”的做法.故c项正确;“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則举之”是墨家的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韩非子的思想主张:韩非子属于诸子百家中的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符合秦王嬴政的称簕需求,因而秦王惊叹,故A项正确;韩非子并未提出削弱宗法观念的主张,故B项错误;韩非子主张以严刑峻法管理百姓,故C项错误;皇权至上的思想形成于秦朝,韩非子不可能提出这一思想,故D项错误。9答案:D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诸子思想。“法者,所以爱民也”等字眼足以证明法家在一定程度上是坚持了“民本”思想的,D项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出现的是“百家争鸣”而非各家学说融合,A项排除;当时出现的是思想上的争鸣而非理论创新,B项排除i材料强调的是“民心”“民本”而非“忠君”,C项排除。10答案: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职事,按功劳大小决定赏賜的多少,衡量功劳大小而分配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窝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即提倡公平正义,摒除私利。强调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故D项正确。11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墨子认为天下不和谐的根源是“不相爱”,因此墨子期望以“兼相爱”缓和社会矛盾,调和社会关系,故本题选C项。12答案:A解析:据材料“越俎代庖、舍生取义、守株待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出自《庄子》,属于道家;舍生取义比喻为了真理和正义而不惜柄牲生命,出自《孟子》,属于懦家;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经验,不知变通,出内《韩非子》,属于法家。故A项正确,B、C、D项都错误。
本文标题:人民版必修三选择题限时训练百家争鸣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8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