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乡村道路改造施工方法
(三)施工技术方案一、施工测量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1.1、放线依据所有测量定线依据业主提供的测绘单位测设桩位及水准资料。1.2、测量机构准备:项目部设测量组,施工队设测量小组,项目部测量组长由有多年类似工程测量施工经验的测量工程师担任。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标段共有5条路线总长达9.123公里,因此我公司准备投入测量组共配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术人员3名,施工队测量小组由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测量技术人员担任,共设3名。1.3、测量仪器、量具仪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签定情况全站仪TOPcon201台1合格经纬仪J2台1合格Leica精密水准仪NA2台1合格钢尺50m把若干合格塔尺5m幅2合格1.4、接桩、验桩、护桩1.4.1测量桩位交接1.4.1.1测量桩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测量工程师交桩。交桩要有桩位平面布置图。桩位交接后办理交接手续。1.4.1.2交接桩数量应根据工程的大小确定。如果与另外施工段连接,应在连接处向界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和水准点。1.4.1.3接桩时应察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若已松动或被移动,应及时向勘测单位提出补桩的申请。1.4.1.4施工单位应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标记录,桩标不突出的应用钢尺拴桩,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复测。1.4.1.5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标桩保护,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护井和钉设标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车撞轧的控制点应钉设防护栏杆。1.4.2桩位复测1.4.2.1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1.4.2.2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1.4.2.3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施工测量人员应全面熟悉施工总概况和各路线分部情况,根据现场条件制定各阶段的施测操作方案。1.5、所有测量人员已经培训并持证上岗,掌握有关测量规范。1.6、施工测量人员使用的测量仪器应做好校验工作,并在校验有效期内。1.7、测量前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核对各部位的标高、座标位置有无变化。2、平面控制网的确定2.1在桩位交接工作结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级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鉴于公路线形的特点,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宜采用沿线路方向的除合导线;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水准线路或三角高程测量。2.2外业观测应选在能见度高、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以减小大气折光及气压、温度的变化对观测的影响。2.3、在观测过程中重新调平仪器,使对中系统误差变为测组间的偶然误差。施工控制点采用砼桩埋入地下约1m,施工控制点选在易于扩展,通视良好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2.4水准测量可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进行,往返测或两组单程测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平均值。2.5水准点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可与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进行。当采用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时应满足相应测量等级的技术要求,观测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2.6内业计算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表式。计算步骤应清晰、有条理,成果合格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确认。2.7控制桩必须采取拴桩等有效保护措施3、高程控制网的确定将接收的水准点作为施工高程基本控制网,自布两条附合水准导线,并引测出临时水准点。水准点测量时闭合差不大于6mm(每km)且≤12(L为水准路线的长度)。4、竣工测量(1)工程施工结束后,即进行竣工测量,包括平面测量、断面测量、平面控制系统的复核。(2)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控制桩位移引起测量误差,竣工测量前须重新施测。(3)根据控制桩施测排水沟渠、道路的中心线,并在原施工图断面位置上布桩,定出断面线,测量方法同放样,即:室内计算测放数据,现场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测,并进行校核。(4)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查路面宽度、轴线偏移、坡度情况、沟渠底宽、边坡、高程、中心线,对不合格的进行整修,合格后进行断面测量。(5)用两架水准仪测量横断面,按原设计断面位置测量,测点间距用视距仪测量,高差较大的采用经纬仪测视距,并测渠身、道路纵断面图,通过内业计算绘图,采用设计图纸比例,以便比较工程实现设计意图的程度。(6)地形图的测绘,因工程施工精度在规范标准以内,用原设计图可以作为竣工图,但对有变化及修改设计的部分需另行增测补充。(7)所有测量、计算、绘图资料要项目齐全,数据准确,图表清晰,符合质量要求。5、施工测量检查5.1、对每一步施工测量成果都要进行测量复核,无误后方可申报上级检查,需监理现场确认后方能进行下步施工。5.2、凡属观测成果,均应附有书面计算记录和草图。5.3、做好测量日志,保证资料的完整。6、测量资料整理测量资料与施工同步,及时整理留底存档,指导施工。二、路基工程1、施工程序路基的一般施工程序为:施工测量-场地清理-填前压实-布土摊铺-整平-压实-质量检测2、老路利用2.1经勘查,本标段老路为土路和砂石路,老路路基沉降基本稳定,局部有坑槽,为了节约耕地、减少投资,经整平碾压后,可作为底基层利用。2.2施工前,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内的草皮和表土。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清除下来的垃圾、废料及不适用材料和树木等,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2.3将路面的坑槽整平,排除积水和杂物,或用铲土机对路面进行修整,修整后,原坑槽处应略高于原路面,再用压路机械碾压。路面整体碾压3一5遍,达到压实度要求。2.4对于宽度不足的路段,老路边缘反挖20cm,回填20cm填土,再碾压,达到压实度要求。3、技术要求3.1、需加宽的路基及边坡采用填方路基,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最小强度(CBR)值必须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泥炭、淤泥、有机土、强膨胀土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3.2、为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应采用大功率重型振动压实机具,严格控制施工最佳含水量,使填料强度及路基压实度满足下表1-1要求。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压实度表1-1填挖类别路床表面以下深度(cm)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610≥95下路床30~80410≥95上路堤80~150315≥94下路堤150以下215≥92零填及挖方0~30610≥9530~804103.3、地表处理后的地基应碾压密实,其压实度(重型)应不小于90%。4、施工测量4.1、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及放线工作。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钉出路基边线的具体位置桩,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桩,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4.2、在路堤填筑前,测量人员首先应根据加宽路基设计宽度及其边坡坡度放样出加宽路基坡脚线,并用石灰撒出路堤填筑边线。为使路堤边缘压实度也能满足规范要求,路堤填筑边线应比加宽路基坡脚线超宽50cm。5、场地清理5.1、路基范围内,原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等应予清除,清除深度一般不小于15厘米。5.2、在路基施工区域内,所有树桩和树根都应从原地面之下不少于50厘米深的地方去除。树根去除后所留的空隙应用合适的材料填充。6、填前压实在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及时恢复路基中线、边线,对路基范围内存在的不平之处应首先予以整平,然后碾压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当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然后再进行填前压实。7、布土摊铺布土时应根据每层土的用量,确定卸车的间距,布土完成后用平地机或推土机进行均匀摊铺,在劳动力富裕的地区也可人工摊铺,摊铺时应根据土质及压实机械的不同,现场确定摊铺厚度,一般每层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应大于30厘米,土中杂草应捡除。8、整平8.1、一般用推土机、平地机或人工进行整平至要求的平整度路拱及宽度,当填至路基顶面时,应保证最后一层填料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8.2、整平时由路中开始向道路两侧推进。在整平时要注意路基的横坡,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时,横坡应该适当加大以利于路基排水,一般情况路基横坡要求2%,为利于排水可加大到3%-4%.9、压实9.1、在压实前应实测路基土的含水量,当路基土手抓成团,落地松散时效果最好;当手抓成团落地不散时,说明含水量过大,可翻松晾晒或掺加生石灰处理;当手抓不成团时则说明含水量偏低,应适当洒水以增加含水量。在碾压时应采取先静压后振动压实、先压两边后压中间的方式。压路机碾压轮应重叠轮宽的1/3—1/2;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各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碾压速度不宜超过4公里/小时。9.2、路基填筑材料碾压前按照计算的摊铺标高,每隔10m做出标高台,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精平后路基填筑材料应保持整体平整,表面平整度应满足规范要求。精平时应使路基横坡向加宽路基外侧倾斜,以利于路基排水。10、质量检测路基分层填筑时,每完成一层土的压实后都要对路基的几何尺寸和压实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在路基封顶后还要进行弯沉值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进行路面施工。一般土方路基,在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基封顶以下30厘米内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4%;在填方路段,路基封顶以下80厘米内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4%,80厘米至1.5米范围内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3%,1.5米以下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0%.11、注意事项11.1、本项目应填方量较小,本着节约耕地的原则,采取沿线取土的方式,不设置取土场。11.2、路基水可直接流入沿线沟渠,局部排水不畅段开挖土质边沟。11.3、在路基完成后,路基表面应平整,边线顺直,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亏坡。11.4、在施工过程中经常碰到局部路段含水量过大,造成路基翻浆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应根据出现的情况,采取翻松晾晒、挖除然后换干土回填、抛砖石填筑及掺石灰吸水处理等办法,有时几种方法也可以交替或一起使用。三、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按照设计要求,道路面垫层为级配碎石层,厚度20cm,采用现场路拌法施工。1、技术要求本次基层设计材料为级配碎石,级配碎石颗粒组成应符合表1-2的要求,按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小于96%,压碎值不大于40%,CBR值不小于80%。级配碎石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①颗粒级配曲线应顺滑。②配料必须准确。③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④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⑤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级配碎石推荐级配范围表1-2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7.531.5199.54.752.360.60.07510090~10073~8849~6929~5417~378~200~72、路基验收验收合格的路基后,向监理单位报送“垫层开工报告单”,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进行施工。3、施工放样(1)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0.5m设指示桩。(2)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垫层边缘的设计高。4、运输(1)根据垫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按确定的配合比计算级配碎石、粘土、砂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2)集料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3)集料由远到近按计算的距离卸置于路基上,严格控制卸料距离,避免料不够或过多。(4)集料堆每隔一定距离留一缺口。5、摊铺、整型(1)采用人工分幅摊铺,摊铺前对路床中线纵横高程、宽度进行复核测量,表面清洁,无杂物。(2)按施工设计的段落数量上料,先铺碎石,再铺粘土,最后铺砂。循序摊铺,创造各工序连续作业条件。(3)垫层按一层摊铺,加乘松铺系数(1.3-1.35)作为松铺厚度,垫施工中反复检测虚厚高程及横断面使之符合设计要求,边线齐整。6、碾压(1)摊铺长度到60m左右立即洒水碾压,含水量控制达到规范要求。(2)开始上碾稳压用轻碾,不开振动。由路两侧向路中心逐次倒轴碾压,边缘处先碾压3遍,碾压全过程随时洒水,保持在最佳
本文标题:乡村道路改造施工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0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