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高考特色串讲 主题一
主题解读命题视角主题解读命题视角主题一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创新主题解读命题视角以“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演变为主线,纵横古今中外重要政治制度是本专题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中国追求民主政治及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这充分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而实现民主与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对这一主题的命题考查,多是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整体史观角度,综合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演变、权力的制衡及差异比较,反映高考命题中蕴含的公平、公正的主流价值观思想。其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主题解读]主题解读命题视角[命题视角]视角一中外重要政治制度创新的特点及影响【考情荟萃】2015年:四川卷第12题考查近代美国1787年宪法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海南卷第28题考查美国邦联制与1787年宪法的联邦制。2014年:安徽卷第37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的影响;福建卷第28题考查中国古代科举制的演变历程及影响;江苏卷第21题考查中国古代王朝中枢权力调整的历程;浙江卷第38题考查制度创新演变的历程及影响等。2013年:安徽卷第36题考查英国等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天津卷第12题考查汉代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海南卷第28题考查法国共和制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2012年:海南卷第28题考查德国代议制的发展历程及原因。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考查中国古近代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等。主题解读命题视角【考题例证】(2014·安徽文综,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主题解读命题视角(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命题立意本题利用图文材料,创设问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制度、选官制度、主流思想、经济制度的构成与制度创新对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迁移所学知识,分析论证、认识问题的能力。主题解读命题视角解题突破第(1)问,据图文材料,迁移所学,着重从郡县制、儒家思想的形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和官营制度四个方面,分别从国家统一、思想统一、控制用人权及为中央集权提供经济基础等方面作答。第(2)问,抓住材料中关键主题“制度创新”,列举史实论证。一是注意范围:中国封建王朝兴衰;二是注意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作答;三是注意先亮出观点,然后举例加以说明,一定要论证充分,逻辑分明。主题解读命题视角参考答案(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主题解读命题视角等次论述第一等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明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第二等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第三等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主题解读命题视角【深化拓展】1.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变革及发展趋势朝代中央机构地方制度选官制度秦朝皇帝制度,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君主专制下的中央机构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免沿用军功制汉朝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形成中外朝制度由郡国并行制到彻底解决王国问题,中央集权加强;设立刺史监督地方察举制,以孝廉为核心隋唐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主题解读命题视角北宋设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分割相权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沿用隋唐科举制,并不断发展完善元中央三省合一,只设中书省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皇权与相权合一;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沿用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继续实行科举制,但科举发展到八股取士形式,走向僵化清朝清初沿用内阁制度,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设军机处,专制王权发展到顶峰发展趋势中央机构日趋完善严密;相权逐渐削弱,最终消亡;皇权加强;专制主义日益浓厚地方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中央,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加强选拔标准、方式、形式日趋完善,体现了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主题解读命题视角2.古希腊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古希腊民主政治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民主形式直接民主以代议制为主体的间接民主民主范围局限于城邦公民资产阶级范围内不断扩大参政方式抽签,轮流坐庄民主选举代表参与国家政治,选举和议会立法(2)联系:雅典民主为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国家公职选举任期原则等。主题解读命题视角视角二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及影响【考情荟萃】2015年:天津卷第12题考查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政治制度与历史阶段特征。2013年:新课标全国II卷第41题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特点的对比;安徽卷第36题考查英国等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2012年:海南卷第28题考查德意志代议制的发展历程及原因。2011年:安徽卷第36题以科举制切入考查中国选官制度与雅典民主制的对比等。主题解读命题视角【考题例证】(2013·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主题解读命题视角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太和殿、英国白金汉宫与唐宁街10号图片为载体,意在考查读图获取信息,分析比较中西政治制度的差异,理解认识建筑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及反映的政治本质问题。解题突破首先,解读图片蕴含的信息:图片反映了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太和殿和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从图片可以看出,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其次,迁移所学知识:中国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予以解读,进一步提取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政治特点,例如中国的皇权至上,英国国王的“统而不治”、地位尊贵以及首相的民主政治;中英比较可从中英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回答。主题解读命题视角参考答案①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②概括综合。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回答。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主题解读命题视角【深化拓展】1.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路径(1)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两条路径,即专制主义路径和民主制路径,前者具有任命制、终身制和集权制等特征;后者具有选举制、任期制和分权制等特征。(2)古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地域性则是血缘关系通过宗法制度得以延伸的结果,古希腊国家制度的地域性完全是切断血缘关系而冲破氏族藩篱的结果。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公共权力”本质上为血统性的“个人”行使,古希腊政治制度的“公共权力”逐步发展为公民权。前者则演变为“主权在君”的路径,后者演变为“主权在民”的路径。(3)中西方政治制度的认知和思维路径,与他们各自所处的政治制度的客观现实是一致的。不同的认知和思维路径,反过来制约着中西政治制度路径的演变。主题解读命题视角2.近代中西方政治制度转型的特点(1)西方近代制度转型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为标志,但西方争取制度转型的斗争从中世纪就已开始。西方近代制度转型是相对中世纪的专制制度而言的,相对于西方政治制度的整个演变历史来说,这种制度转型是恢复和发展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路径。(2)中国近代的制度转型是对古代政治制度起源路径——专制主义路径的打破,改革者、革命家试图建立的新制度,不仅在中国政治制度演变史上缺乏积淀和思想基础,而且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路径对制度转型过程中的创新理念、制度设计、革命方案等都具有强劲的约束力。中国制度转型的结果是创造性地移植民主制度,而不是像西方那样是古代民主制度的自然延续和发展。中国制度性超越的难度远高于西方。主题解读命题视角视角三中外权力监督与平衡的变革及政治体制的演变趋势【考情荟萃】2013年:四川卷第14题考查对中外权力监督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的理解认识。2012年:海南卷第28题考查近代德国代议制的发展历程、原因及行政权力的变化;广东卷第39题考查中外从专制到民主的演变历程;浙江卷第39题从辛亥革命切入,考查中外民主政治的特点。2011年:浙江卷第38题考查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福建卷第38题考查中国政治制度沿革的历程及认识等。主题解读命题视角【考题例证】(2013·四川文综,13)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主题解读命题视角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主题解读命题视角材料三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1265年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1628年《权利请愿书》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19世纪晚期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194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主题解读命题视角(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命题立意本题以“权力监督与制约”为核心,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综合考查各种权力间的监督和制约关系及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专制性和英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渐进性、灵活性。主题解读命题视角解题突破第(1)问,从材料中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特点”要注意概括的全面性、简洁性、要点性,可从建立时间、形式、内容、发展趋势等方面加以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主要从防止武断和腐败及规范官员执政方面作答;“局限性”应结合材料
本文标题: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专题复习:高考特色串讲 主题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0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