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统称为社会影响(socialinfluence)。其中群体背景下人与人相互作用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较多的问题。一、群体及其形成(一)群体的基本概念1.群体的定义群体(group)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suhculture)。(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和隶属感,没有结构与社会角色分化的。这类人群为聚合体(aggregate),但是聚合体也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结构化的群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2.群体的类型(1)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①首属群体(primarygroup)也称初级群体,是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群体等。首属群体是由于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起来的。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首属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来源。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②次属群体(secondarygroup)指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是社会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次属群体有显著不同于首属群体的较大规模,其运转首先依赖于社会角色关系,群体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次属群体是人们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途径。人们在次属群体中的社会角色,起着沟通个人与社会的作用,是个人与社会认同的核心构成部分,并由此对其自我认同发挥着重要影响。(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①正式群体是具有正式社会结构,成员有明确地位与社会角色分化,并有相应权利和义务规范的群体。②非正式群体是由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为纽带联结成的人群,通常是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社会角色分化和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正式群体与次属群体、非正式群体与首属群体往往有着很大的对应性(但不重合)。人们对于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是基于理性思考的,通过参与正式群体来参与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立足点和社会同一性;人们对于非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则主要基于自己情感上的好恶,通过参与非正式群体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从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意义上讲,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参与为人们参与正式群体提供了更多的背景支持。3.群体与个体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个体(individual)亦即个人,指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以独特方式行动的单个的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1)个体离开群体,就失去了与大社会联系的结点,心理活动与行为就失去了直接的参照,就不能获得不断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比较反馈,因而自我意识就失去了基点。个体一旦组成群体,就有了不能简单由个体来解释的新的特征。个人组成群体后出现的群体影响、群体心理气氛、士气、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等现象,都是个体所没有的。(2)群体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个体的特征与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况与特点。群体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的特征还可能影响整个群体的走向。总之,对于个体而言,群体是其直接的社会现实和联系宏观社会的中介,大社会对于个体的作用,往往需要通过群体实现。而个体对于大社会的反馈和影响作用,通常也需要借助群体来实现。(二)群体的形成1.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谢立夫(1961)的经典研究完整地揭示了人们从个体形成群体的全过程,证明了交往、共同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2.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1)共同目的不同个体所认同的共同目标的提出,是群体形成的直接原因。(2)隶属需要隶属需要,指个人认同于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并以相同方式行为,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一个人的安全感越是缺乏,他的隶属集群需要也越强烈;恐惧水平越高,合群倾向也越强。(3)共同兴趣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兴趣的一致是现实生活中群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群体的吸引力,直接同其所开展的活动是否具有吸引力有关。活动越是可以激发人们兴趣,越易于吸引人们参与群体的活动。(4)压力情境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当人们安全感受到威胁时,组成群体或加入群体成为人们获得足够安全感支持的最佳途径。(5)群体的工具作用人们加入某一群体有时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或实现与群体无关的期待。此时,人们加入群体成了实现其目的的手段。(三)群体结构及其功能莱维特(H.J.Leavitt,1951)经过实验研究,揭示了不同的群体沟通结构有明显不同的功能和适用范围。群体沟通网络的类型如图11-1所示。1.不同沟通网络具有不同的特点(1)轮式沟通:最有利于问题解决和领导,不利于群体成员间的人际沟通,成员满意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平低。(2)环式沟通:群体成员彼此关系平衡,满意度较高,但解决问题速度慢,不易领导。(3)链式与Y式网络沟通:效能居于轮式与环式之间,两者功能较为接近。(4)全通道网络:群体每个成员之间都保持着相互交流的可能性,群体成员满意度最高。2.沟通网络可以分为“集中型”和“非集中型”两大类集中型包括Y式和轮式,在这类沟通网络中,成员要通过居于核心位置的人才能和其他成员沟通。而在非集中型沟通网络中,成员们彼此间能自由沟通,沟通的机会较多。集中型和非集中型的沟通网络,对于群体的效率、士气以及成员满意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成员满意度而言,非集中型的沟通网络好于集中型;对信息数量而言,无论任务性质复杂与否,非集中型的沟通网络总是更好;而对效率而言,简单任务以集中型效率高,复杂任务则以非集中型的效率更高。3.不同群体沟通网络,适合于不同性质的群体对于组织分层明确的群体,可以使用等级型网络(如图11-2)。而对于需要权力集中的组织,则专制型网络(如图11-2)(轮式网络)最适合。而全通道沟通网络,可在非任务定向的群体中使用。二、社会助长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与社会惰化(一)社会助长(socialfacilitation)1.社会助长的概念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与社会助长相反,如果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作社会干扰或社会干扰作用。2.社会助长作用的性质(1)F.H奥尔波特的研究发现:社会助长作用广泛存在,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数量上的增加,还可以提高有些工作中的行为质量。但是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甚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2)扎琼克和卡特莱尔等人的研究证明,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工作任务的性质和个体对任务的熟悉程度。在完成简单任务时,群体背景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而在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时,群体背景带来了社会干扰,即个体对工作任务越熟悉,也越倾向于产生社会助长作用。3.社会助长的机制社会助长产生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唤起行为内驱力,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1)他人在行为背景中存在,会直接激发人们的被评价意识,使行为情境转化为具有外加激励作用的评价情境。按照自我价值定向理论,高度的自我意识被激发后,人们的行为会遵循自我价值支持和保护原则,去寻求新的自我价值支持,或在自我价值遭遇威胁时进行自我保护。被评价情境下,人们期望得到积极评价的动机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激发,从而导致行为效率的明显提高。(2)社会干扰的原因可能是他人的存在引起了人们过高的焦虑水平,使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过度的被评价压力导致过分的焦虑,从而造成干扰作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也可能是由于他人的存在和由此造成的种种影响,导致人们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4.性别助长性别助长指对于性意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的个人,异性的存在会导致特殊的行为效率提高;而对性意识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青春期之前的儿童,则不存在这种性别助长现象。印象管理可能是性别助长作用的主要心理机制。(二)脑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奥斯本提出,群体一起解决问题,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新颖、更独创的问题解决方法。群体讨论式的脑力激励方法,是普遍发挥人的创造性、充分利用这笔宝贵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变革现状的良好开端。还可以使人们的受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增强人们的工作动机和对工作的满意度。1.脑力激励方:去的具体步骤(1)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每一个群体成员努力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2)群体要造成一种氛围,使每一个成员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每一种观点都是受欢迎的。(3)其他群体成员不是评价别人提出的方案,而是鼓励别人充分发表意见。(4)记录群体每一个成员提出的意见,而不是用任何先定概念进行评价性筛选。(5)鼓励群体成员补充与完善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解决方案。2.有关脑力激励法的研究(1)邓尼特的研究发现,相比于脑力激励法,独立思考条件下人们提出的解决办法更多,也更有实际意义。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2)有研究者认为,脑力激励的问题解决方式会使个人注意别人的意见,或者表达机会被剥夺,使思维活动受到干扰或中断,因而它并没有脑力激励的作用。(3)林格伦依据检定脑力激励法作用性质的实验研究提出,脑力激励方法的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warm-upeffect)之上。(4)社会心理学家主张,在复杂的问题解决工作上,发挥社会助长作用的最佳途径,是采用脑力激励方法对人们进行解决问题的预热,然后再引导人们独自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方法。(三)社会惰化(socialloafing)1.社会惰化的概念和性质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减少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们的大量研究揭示,社会惰化作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不同性别、年龄段的群体中都存在社会惰化;社会惰化作用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下更明显,但在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和地区同样存在;不同的工作情境、工作性质(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下,均可能出现社会惰化。2.社会惰化的机制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社会惰化出现的原因。其中得到最多认可,解释力最强的是卡罗和威廉姆斯提出的“集体努力模型”(collectiveeffortmodel)。这一模型将个人动机理论中的期望价值理论应用到群体工作表现中。(1)用期望价值理论解释社会惰化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只有在满足下面三个条件的情况下,个体才会努力工作:①相信自己努力工作会带来良好的工作成绩、表现;②相信自己良好的工作表现会得到认同、获得奖励;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③所得奖励正是自己希望得到的。当群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时,一方面个人工作表现会更多受到个体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良好工作表现所带来的奖励会被群体中其他成员分享,而且这种奖励的分配还不一定是公平的。在群体中与他人一起工作时,个人的努力、表现和奖励间的关系,会变得比个人独自工作时更加不确定,从而导致了社会惰化的出现。(2)理论模型的验证卡罗和威廉姆斯对12篇与社会惰化有关的研究进行元分析。分析结果完全支持了“集体努力模型”。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社会惰化倾向于在个人贡献不容易被识别和结果与个体关系不大时发生。3.社会惰化的预防单独测量使个体保持了足够的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0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