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8页例1、练一练和练习八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能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3.使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运用线段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运用画线段图的策略确定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首先了解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指明学生读学习目标。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出示幻灯片)小宁一共有邮票30枚。小春一共有邮票42枚。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宁和小春一共有多少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多少枚邮票?)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想一想怎样画线段图呢?学生画图。指名说说怎样想的?(一共用大括号表示)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想一想怎样画线段图呢?学生画图。指名说说怎样想的?(多多少截取一样长的,剩下的就表示多的)【设计意图:学生平时用画线段图的少,很多学生对线段图遗忘。对画图进行复习使学生回忆起画线段图的方法。】刚才我们复习了画图,{小宁一共有邮票30枚。小春一共有邮票42枚。}请大家再看这两个条件,你有什么方法使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呢?(三种方法:1、多的去掉。2、少的增加,3、多的部分平均分。)提问:这时他们的邮票总数变化吗?(1,2种变化,3种不变)出示(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和小宁的邮票同样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学生口答。提问:为什么能很快的回答出来。(两人同样多,就相当于平均分。)【设计意图:通过三种方法解决两人同样多的问题,为解决和差问题首先要解决数量之间同样多的问题做思想上的准备。】二、学习策略1.了解题意。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提问:同学们请看这一题,自己读一读,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你来说说题中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提问:你知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独立尝试一下。启发:老师看了一下,很多同学都无从下手,那怎么办呢?想一想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条件之间的关系吗?(画线段图)的确,画线段图是个不错的办法,我们就来画一画。提问:那怎么画呢?(如果有同学将小宁和小春一共有72枚邮票画成一条线段,反问:怎样画可以表示的更清楚?)师画:我们可以用这样一条线段表示小宁的邮票数,那表示小春的邮票数的线段应该怎么画?(比小宁的长一些)接下来,你能将题目中的条件表示在图中吗?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反馈:哪位同学能边读边说,在黑板上表示出来?边画边说明:小春的比小宁的多出的一段表示小春比小宁多12枚邮票,用大廓线表示出小宁和小春一共有72枚邮票。你们同意他的画法吗?【设计意图:本例题是和差问题,对四年级学生来讲抽象的思考、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数量间的联系,因此它适合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一开始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是大家感受问题有点难度,理解的人“不算多”。接着启发学生怎样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数量关系,意图在于激活学生过去有过的画直观图的经验,引导学生进入画图。】2.分析关系讨论:看着这张图,现在你有没有解题思路了?自己先想一想,同桌交流。学生回答,大家听明白了吗?谁也来说说看。教师整理说明:思路一:先去掉小春比小宁多的12,这时总数就会(总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去掉12),这样(他们两人的邮票数就一样多了)。然后我们再把他们平均分,这样就可以求出小宁的邮票数,那么由求出的小宁的邮票数,我们就可以求出小春的邮票数。思路二:追问:还有其他的解题思路吗?给小宁补上12,这时总数就会(总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去掉12),这样(他们两人的邮票数就一样多了)。然后我们再把他们平均分,这样就可以求出小春的邮票数,那么由求出的小春的邮票数,我们就可以求出小宁的邮票数。思路三:小春比小宁多的12枚平均分成两份,每人一份。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两中解题思路是有共通点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将小春去掉12,第二种是将小宁补上12,第三种把小春多的部分进行平均分。但是三种方法都是想办法使它们一样多,再平均分。【设计意图:画图后引导学生“从图上看”,思考可以怎样解决问题,这一方面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分析,体会线段图的作用,另一方面培养几何直观和推理的能力。最后通过交流发现,两种方法虽然解题思路不一样,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3.解答检验(1)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线段图看清了数量间的联系,大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列式计算。学生解答,教师巡视。交流: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教师板书算式)另一种方法是怎样解答的?你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算式)(2)引导:我们这个问题已经知道怎么解决了,那么到底算的算的对不对,我们应该怎么检验?如有同学提到用其中一种解法的结果检验另一种解法。教师反馈:这是一个检验的方法,但是如果在分析数量关系时,你的思维错了,那么用第二种方法来进行检查还是错的。所以这样的方法并不是很好,你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检验方法吗?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题目中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第二个条件是“小春比小宁多12枚”,所以我们对两个条件都要进行检验。可以先把两人的邮票枚数相加,看是不是共有72枚;再把两人邮票的枚数相减,看是不是相差12枚。说明:是啊,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一般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进行检验。自己在练习纸上写出检验过程,并完成答句。反馈:你是怎样检验的?(板书检验过程,确认结果)我们来看看,他们两个相加总数是不是72,两个相减结果是不是12,那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设计意图:学习策略不是事先的交代,而是解题过程中的体验和概括。因此设计着重让学生经历画图、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适时引导体验。】4.反思回顾(1)反思过程,交流体会。引导:回顾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小结:当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时,我们运用画图来理清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解答完成以后,我们还运用了“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了结果是否正确。(2)引导回忆,丰富策略。引导: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也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来剞解决一些问题。你还记得我们在哪些问题上用到过?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并说明:在二年级我们就学过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认识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在三年我们也经常要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在四年级探索周期排列的规律时,我们也通过画图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找出规律。看来,画图的策略对解决很多问题都有帮助。【设计意图:解决问题之后,再回顾后来为什么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解决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画图对于解决问题的作用,获得比较深切的体验,这就便于学生提炼、概括策略。然后交流体会,联系学生体会揭示学习的新策略是画图的策略,学生就能比较深刻地感悟策略的内容,把握策略的实质,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三、巩固练习1.出示“练一练”。引入:要掌握画图的策略,我们首先要看懂图,这张图,你能看懂吗?谁来说说这张图的意思?看着图,先想想你准备怎样解决?请同学们列式解答。(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直接列式解答)交流: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这位同学用的另有一种方法,我们来看看对不对?检验:这道题算得对不对,我们来检验一下。我们可以怎么检验?(根据回答板书检验过程)检验时,既要检验两种书是不是一共105本,又要检验文艺书比科技书是不是少15本。符合这两个条件,说明解答是正确的。小结:同学们看,看懂了图,我们就能理清数量关系,从而正确解答。【设计意图:在学过了画图的策略之后,要掌握画图的策略,首先要看懂图,看懂了图,就能理清数量关系,从而正确解答。】2.出示练习八第2题。这张图你能看懂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解决?试试看。学生独立完成,并上台展示。谁来展示一下?(两种解题思路,一种是去掉长花边的一部分,另一种是补上短花边的部分)通过比较交流,体会用长花边减去10厘米,先求短花边的长度,再求长花边的解题思路,比用短花边加上三个10厘米,先求出长花边的长度,再求短花边的长度的解题思路要更简捷。错误的方法:老师看到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做的。我们来看看他的对不对。投影仪展示,并使用检验,检验发现结果不对。说明:看来检验可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漏洞,检验还是很有用的,我们要平时要用养成检验的习惯。【设计意图:要让学生通过比较交流,体会用长花边减去10厘米,先求短花边的长度,再求长花边的解题思路,比用短花边加上三个10厘米,先求出长花边的长度,再求短花边的长度的解题思路要更简捷。】同时当学生出现错误算法时,及时利用检验发现错误,以使学生体会检验的重要性,用养成检验的习惯。3.出示练习八第3题。自己读题,你会解决吗?自己独立尝试,让学生自己画图。请解决出来的学生上台说说解题思路。你是怎么样一下子想清这题的解题思路的?说明:题目要求是从上层搬到下层60本,上、下层本数相等,看图就能发现从上层搬三份中的一份到下层,上、下层的本数相同,所以这一份就是60本。小结:你们看,画了一张图以后,原来复杂的题目我们一看就知道怎么解决,所以画图的策略真的很有用。以后,同学在解决一些条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也可以画画图,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设计意图:解题时,发现光看文字难以理解,引发学生画图的意识。一画图就发现上层中的一份其实就是60本。】使学生体会画图的策略真的很有用。以后再解决一些条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也要有画图的意识。4.出示练习八第4题。提问:观察题目,你能很快的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吗?(能)学生独立解决。谁来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小结:当题目中的数量比较简单时,我们可以不画图直接思考分析如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当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时,也可以不画图直接思考分析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灵活选择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四、课堂总结提问: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的什么策略?怎样应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小结:今天学习了画图的策略,主要是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画线段图可以清楚地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方便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解题后,我们还用了将“得数代入原题”方法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在我们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还会接触到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要灵活地使用这些学过的策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本文标题: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28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