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语文高考模拟古代诗歌赏析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李端公卢纶故关衰草遍①,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②。(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写得平白直露,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感伤的情感基调。B.颔联中,“人归”对应“路出”,“暮雪”对应“寒云”,色调和谐,两句勾勒出一幅严冬送别图。C.颈联写诗人送走了友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抚今追昔,回忆往事,为友人的经历感慨。D.本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衰草”等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烘托得凄楚悲切。15.尾联中的“泪”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述了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14.C15.①故乡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遍”写出了故乡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了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幼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的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16.(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完成12-14题。(12分)金陵听韩侍御吹笛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余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观胡人吹笛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注:王子,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鸣声。李白自天宝三年被排挤出京后到处游历,曾来到宣城,与宣城太守、崔侍御等人游乐唱和,写下本诗。梅花,笛曲;敬亭,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境内。12.下列对两首诗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吹”二句,风吹送优美的笛声环绕钟山,山谷里回响起龙吟般的声音。B.“余韵”二句,悠扬的笛声渡过长江去了,飘到遥远的天涯,无处可寻。C.“胡人”二句,“秦声”指下文长安的乐曲,唐朝都城长安旧属于秦地。D.“十月”二句,秋季肃爽时节,山丘疏朗,梅花纷纷飘落在敬亭山上。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诗的一二句都点明吹笛者及引发诗人感慨的由来。B.两诗的三四句都明确交待了“吹玉笛”的时间和地点。C.两诗的五六句都从听者角度凸显了“笛声”的感染力。D.前诗侧重描写笛声的美妙,后诗侧重于闻笛声而生情。14.结合诗句,分析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答: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琵琶行》中“,”两句表现了琵琶乐曲终时满船寂静、冷月无声的意境。《蜀相》中的“,”两句以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与耿耿忠心。“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猜忌怀疑,李密自述并非想要沽名钓誉。要想有所成就,都既需自身努力,又要依凭借助外在力量,正如古诗文名句所言:“,。”12.(3分)D13.(3分)B14.(6分)答案示例:(1)“听吹笛”一诗侧重描写笛声的美妙(1分),表达了作者对韩侍御吹笛的欣赏赞美之情(2分)。(2)“观吹笛”一诗侧重描写作者观看胡人吹笛后的痛苦之情(1分),作者由观胡人吹笛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表现了自己遭流放之后的怨愤之情和对人主的眷恋之情(2分)。15.(8分)1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示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评分标准】8分,每空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处,除示例外,填写符合题意的其它诗句亦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三十年前好用工吴澄①三十年前好用工,男儿何者为英雄?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注)①吴澄(1249—1331),字幼清,江西崇仁人,元初学者。弟子甚多,从学者不下数千百人,平时结草庐而居,人称草庐先生。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源自孔子“三十而立”,诗人刚刚到三十岁,思想开始成熟,已具有独立的见识。B.首联即开宗明义,并用设问的句式总起下面的诗句,设问的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深思。C.中间两联提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培育积累,是绝难办到的。D.全诗首尾照应,语言平实,态度真挚,表现出了老师对学生殷勤勖勉的深情。15.在诗人看来,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自己没有功德,“______________”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______________”,喟叹终日。(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德行高尚却遭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A【解析】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诗人刚刚三十岁”文中无据,无中生有。故选A。15.①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②面对困难毫不畏惧。③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④克制自己私心,不以恶小而为之。【解析】此题考核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题时注意根据诗中的重点词句作答,诗句“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是说,作为一个英雄气概的男儿,他必须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所以说“有事皆当做”,有了这种献身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自然会“无坚不可攻”了。“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说明仅有觉悟和勇气还不够,更需要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稳步向前,决不可好大喜功,急躁冒进,正如行万里路要从脚底下起步一样。“一毫非莫入胸中”是值得深自警惕啊!这一句同样是从前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格言变化来的。此题可根据诗中的“世间有事皆当做”概括第一点;根据“天下无坚不可攻”概括第二点;根据“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概括第三点;根据“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概括最后一点。诗意概括,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重要的场面,景物进行分析。16.曾不事农桑念此私自愧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字词:愧、嫉、蛾、谣诼、淫、艰、繁、霜鬓、潦倒、停。(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南宋]陈亮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①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②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椿大义③,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又成痴绝④。天地洪炉谁扇鞲,算於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注】①亏杀:辜负。②涕出女吴:春秋时,齐本大国,因齐君畏惧吴国流着泪把女儿嫁到吴国。③一椿大义:指抗金这一正义事业。④痴绝:极端的痴心妄想。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回顾宋朝屈辱的历史,讽刺了南宋统治者把纳币输绢的屈辱说成是爱民不爱金缯的行径。B.“冠盖阴山观雪”一句批判了南方豪门士族偏安一隅偷生享乐粉饰太平。C.“丘也幸,由之瑟”为过片,既以振作之态收束上片,又引出了下文设想中的救国行动的描述。D.本词词风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风相似,豪放苍凉沉郁。15.夏承焘先生认为陈亮和辛弃疾酬唱的几首《贺新郎》“最能见出他热烈激越的感情”,诗人在词中如何表达感情的,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先论述人才必须经受艰苦磨砺,然后指明其益处“,”。(2)《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谪居之时,独自借酒消愁的两句是“,”。(3)《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前者的核心在谈“”;后者围绕师道展开,针对“”不良现象,展开批评。14.B(“冠盖阴山观雪”是说堂堂汉使到金廷求和,交涉不能取得任何胜利,惟有陪侍金主出猎阴山,观赏北国雪景而已。这句承上文继续写投降政策所造成的恶果。)15.①直抒胸臆,“亏杀我、一星星发”痛惜自己把头发都等白了,等到的竟是如此耻辱的现实。“这话霸(即话柄)、只成痴绝”,明说这一切只不过是幻想,饱含作者的失望和痛苦。“问鲁为齐弱何年月?”并非有疑而问,乃是用肯定语调发出的谴责和质问。②用典抒情,“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借用历史故事(春秋时,中原大国齐的国君景公畏惧处于南夷之地的吴国,只有流涕送女与之和亲;还有鲁国也曾因遭受强齐欺凌而不予反抗),来批判南宋统治者求和苟安的行径。③运用想象手法,叙事抒情。“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想象投奔这支抗金新军后大显身手的兴奋情景。(学生答出想象手法或叙事抒情,都可视为正确)(每点2分,答任意三点6分,如学生答相关修辞手法如借代、比喻等,且分析有据,亦可酌情给分)16.(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3)学不可以已(而)耻学于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雨中再赋海山楼陈与义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注]作者曾登过海山楼,写过《登海山楼》一诗。陈与义:南宋爱国诗人,后期诗风雄浑沉郁。单父台,指宓子贱琴台。孔丘的学生宓子贱,曾作单父宰,鸣琴而治,政绩斐然,后人思之,因名其弹琴之高台日琴台。杜甫《昔游》诗说“昔者与高李,晚登……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描写唐玄宗时的盛世景象。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出危楼临海耸峙的壮观景象,楼借海势,大海的壮阔更衬托出海山楼之雄峻。B.颈联中“还”却”的运用使诗句富于起伏顿挫,抒写了诗人报国无门、回天无力的悲愤之情。C.尾联化用杜甫诗句,同是登高望远,今昔情势迥异,诗人怀古伤今,将感情推向高潮。D.诗人遥望海山楼,抒发家国之感、时局之忧,全诗章法谨严,气象雄浑,格调豪迈雄放。15.有人认为本诗颔联颇为精妙,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精妙
本文标题:语文高考模拟古代诗歌赏析阅读练习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9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