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五六单元简案
《寓言两则》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什么叫寓言故事呢?寓言就是从一个小故事中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二、熟字新解,引导读书1、板书“亡”和“牢”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语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2、补全题目——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3、汇报“亡”和“牢”的意思4、出示图,练习讲述故事。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1、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2、总结:这个短小的故事,告诉我们: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再来读一读这则寓言故事。四、交流学习,积累寓言你们也收集了一些蕴含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交流一下吧!第二课时一、导入:1、读课文比赛。要求:正确流利2、听写8个词1个多音字。二、读中悟悟中读1、选择一则寓言故事,细致阅读,说说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是从哪读出来的?2、交流阅读体会3、重点体会(1)南辕北辙中不同人物的心理。(2)你怎样看待南辕北辙中那个去楚国的人,有什么话想对他说?4、谈谈你对寓言故事的感受。5、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这两则寓言故事。细致的体会两则寓言中不同的人物给大家带来的思考。抓重点词句。把你的理解(或感受)读出来。(学生自由发言。)三、课外延伸1、各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寓言故事2、各小组介绍一两个比较有意义的寓言故事10、惊弓之鸟第1课时一、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成语故事,它的名字是:《惊弓之鸟》。2、看到故事的题目,你知道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3、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成语故事,了解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二、初读1、第一遍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注释或字典,正确朗读课文。比比谁最先达到要求。2、第二遍阅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两则寓言故事,比比谁读得最好。三、自学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批。四、互学1、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2、补充:这则成语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五、练字:小组集体研究怎样把生字写得和书中一样工整、漂亮。2、奖励:小组成员都写得很好的免写一遍。第2课时一、导入:1、读课文比赛。3、听写10个词。二、读中悟悟中读1、细致阅读这则成语故事,说说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2、阅读体会读课文用“——”画出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用“~~”画出更赢的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3、重点体会魏王和更羸的不同想法。思考: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当时魏王和更羸的对这个说法的态度一样吗?你从哪读出来的?4、各种形式读课文。11、画杨桃第1课时一、导入。二、初读1、第一遍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注释或字典,正确朗读课文。比比谁最先达到要求。检查:(1)审视严肃半响熟悉和颜悦色幅(2)区分“悔”和“诲”(3)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2、二遍阅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两则寓言故事,比比谁读得最好。检查:每人读一句,读得最好,做到正确流利的学生免做当天的朗读作业。三、自学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批。四、互学1、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2、补充:(1)在巡视中发现的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或理解。(2)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老师的神情为什么“严肃”了呢?五、练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已学,感情朗读1、请你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是怎样评价“我”的画的?2、老师看到“我”画的杨桃,几次向同学发问,同学是怎样回答?请你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出示对比朗读,体会感情不同)3、听了同学的话,老师是怎样说的?二、结合疑点,体会句子1、(出示父亲和老师所说的话)边读边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板书..:实事求是....2、老师的话有哪几句和父亲的话不相似,又是什么意思?板书..:从不同角度看问题........4、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呀!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老师所说的话吧!三、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12﹡、想别人没想到的第一课时一、导入:1、有一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有一天,画师出了一个题目,让他们在同样大小的一张上画骆驼,看谁画得多?徒弟们想了一会儿,便画了起来。到底谁画的多,请你来读一读《想别人没想到的》。2、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二、初读1、第一遍阅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注释或字典,正确朗读课文。比比谁最先达到要求。检查:(1)恰好连绵起伏(2)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2、第二遍阅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两则寓言故事,比比谁读得最好。检查:每人读一句,读得最好,做到正确流利的学生免做当天的朗读作业。三、自学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批。(1)不懂的地方画横线打?(2)查字典,简单注明意思。(3)根据书中的提示自学。(4)读后想法或感受。四、读中悟、悟中读1、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2、补充:(1)在巡视中发现的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或理解。(2)三个徒弟是怎样画的?(3)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3、再读课文,体会课文为什么用“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个题目。五、练习语文园地三第1课时一、谈话引题,激发说话兴趣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要求:(1)可以说自己的性格、爱好……(2)说真话,说实事注意听别人说,能做出评价读清要求(自己读、同桌读)1、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谁说出了自己的特点?”(1)自己想清要介绍的内容。(2)分小组交流。评一评。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总结:希望今后我们相互了解,愉快相处。师生共同评议。第二课时一、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1、读一段话:(1)你觉得这段话的自我介绍怎样?(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1、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边听边想,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主习作二、多元评价,认真修改自己读一读,改一改。3、班级交流,师生评价。评价标准:是否写出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读给同伴,听评价,再修改。根据标准听习作,评习作。三、教师选读优秀习作,欣赏优秀文章第三课时一、我的发现1、读书中的句子,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2、加深体会3、游戏:教师说一句肯定的句子,你说一个反问的句子。4、拓展练习。相互交流。一人读一句,再体会。说一句意思一样的反问句。同桌互相说句二、日积月累1、读读记记2、读读背背读句子。(读熟)——说说共同的特点——从学过的课文中找一找,比一比,谁找得快,找得准!——读准字音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抓特点,记牢三、成语故事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提示:(1)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2)“珠”指什么?还给了谁?4、根据理解练习讲述。(1)自己读,读准字音。(2)同桌合作,读正确。(3)相互检查读。根据提示交流如何理解?比一比,谁讲述的清楚?
本文标题: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五六单元简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27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