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考研政治 > (完整word版)必修四哲学思维导图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一、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的概论)1、哲学1、产生: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起源: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哲学的功能(1)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2)真正哲学的任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人生,用睿智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本义:哲学史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的含义区别: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领域的规律和奥秘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联系:具体哲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于思维能够认识存在:可知论思维不能认识存在:不可知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思想武器。(1)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1、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2)基本形态第二课哲学的基本问题一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一、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1)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一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二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2)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3)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况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一、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哲学可以预见未来、指明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2、真正哲学史社会变革的先导(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包括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产生的历史条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2、基本特征(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毛泽东思想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的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的物质性一、世界是物质的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世界的物质性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特征:无条件、永恒的、绝对的3运动和物质的关系: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1、物质和运动二、物质是运动的1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性质的相对稳定、位置或运动状态的相对稳定)2静止的特征:有条件、暂时的、相对的3关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运动和静止1、含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和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2、特征:三、运动是有规律的3、方法论:(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1、物质的概念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结论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一、意识的含义3、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1、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二、意识的作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2、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世界观: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世界观: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含义: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原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3、怎样做:(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2、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形式)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方法论: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②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想,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物质的概念1、物质的概念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实践观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特征:反复性: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无限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上升性: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二、真理观世界观: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而相互作用的部分。系统的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原理(世界观):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原理(世界观):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观:联系是普遍的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普遍性条件性:客观性④多样性联系是有条件的世界观: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方法论: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联系的特征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发展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发展的普通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3)人的认识是发展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世界观: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区别: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是一种渐近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
本文标题:(完整word版)必修四哲学思维导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30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