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电影产业改革为例【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一个国家最深厚的软实力。纵观世界文明史,一个民族最被后人铭记的恰恰是它的璀璨文化,西方有古希腊与古罗马,东方有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新中国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迅速。本文通过个案分析——梳理新中国电影文化由电影事业到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全景式过程——试图探寻我国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答案往往隐藏在历史之中,笔者通过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电影史的发展,得出了市场化才是文化发展的最终选择。文化产业满足的是精神消费需求,更强调尊重消费者的“自我意志”,这就决定了文化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应该简政放权,完成由文化管理者向文化服务者的角色转变,降低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各个文化产业领域,营造自由、开放、包容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环境。【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产业电影产业市场化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1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下,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果。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文化产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精品力作大量涌现,文化走出去日益拓展,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实践充分证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文化产业以创新创意为核心,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回报高、吸纳就业广、易与新技术对接、易与相关产业融合等特点,因此被称为朝阳产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09年9月,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2电影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它是以文化传播功能为基础,以市场为目标,以创造效益为目的(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为社会提供电影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一种产业集合。电影产业是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较强的融合渗透性、较高科技含量和文化附加值的产业。从产品生产的角度看,电影产品是电影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自产业化改革开始,我国电影产业以约平均30%的年增长率超高速发展,2012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2015年我国电影票房超过4401雒树刚(文化部部长):《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人民日报》,2013年12月03日07版。2雒树刚(文化部部长):《“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光明日报》,2015年10月10日。亿人民币,年增长率约48%,继续缩小与北美票房的差距,业界普遍预计不到五年时间中国就可以超越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2010-2014年全球电影票房(单位:亿美元)年份全球票房中国票房中国占比2010年31815.14.7%2011326206.1%2012年347277.8%2013年3603610%2014年3754813%图一: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向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稳步迈进。据预测,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约占全球票房的18%。从行业构成的角度看,电影产业是以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为主要部分,同时包括前期的电影投融资、后期的后电影产品开发以及与电影相关的演艺经纪、广告、媒介(电视电影、网络电影)等相关产业。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禁锢时期(1949—1976年)新中国电影创建(“十七年电影”)和禁锢时期(“文革”十年)概述:从1949年开始,中国电影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发展,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全面走上国营体制,按照计划经济模式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在当时国家经济基础尚嫌薄弱的条件下,这种模式有效地保证了电影的发展,但是越到后期越起到阻碍作用。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电影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导下,发展工农兵电影成为当时电影届的重要任务。电影形态由此发生很大改变,军事惊险片、反特惊险片、少数民族题材片、戏曲电影片和喜剧片等多种样式都获得了发展。另一方面,严格的计划经济方式同艺术创作规律、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和电影的娱乐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是这一时期无法回避的难题。政治上的波动起伏直接或间接地对电影发展起到负面作用。1、电影体制:新中国电影体制迥异于民国时期,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计划经济模式,伴随着三大改造私营电影企业退出历史舞台,形成了四大国营电影制片厂:长影、北影、上影、八一。新中国最早成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以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为骨干力量,1949年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十七年时期共创作影片176部,其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桥》被誉为新中国“第一部描写作为新社会的主人翁的工人阶级”的影片。该片在艺术表现上力图探索“工农兵电影新手法”,表现出了对新电影风格的渴望与追求。其他代表作还有革命历史题材《白毛女》、军事惊险片《平原游击队》、战争片《上甘岭》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影局统一进行题材规划,各电影厂承接具体拍摄任务,电影发行由电影局统购包销,配合宣传需要和城市乡村的不同特点安排影片上映,不考虑市场因素和商业习惯。总之,生产与营销管理高度集中。电影生产遵守严格的计划经济模式,即有计划地规划题材、严格掌握拍摄进度和统购包销的产品经营。电影局每年进行一次题材规划,照顾到工业、农业、革命历史、儿童、少数民族等多方面选题,扩展了新中国电影的题材范围,而且保证了制作经费,但这种指令性生产又时常违背电影艺术生产的规律,给创作带来许多问题。2、电影观念:新中国成立之前,电影虽然受政治理念、党派纷争的影响,也表现出左、中、右的思想倾向。但总体上说,基本上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特殊商品,运行于商业环境之中。电影的接受群众以城市市民为主,集中分布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不再被视为特殊的文化商品,而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宣传的工具。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成为指导电影创作的纲领性文件。建国初期,拍摄工农兵电影、清除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在华影响是电影界的首要任务。在电影发行放映方面,中央政府曾采取行政措施,减少美国电影的放映日数。为了更好的普及电影,新中国陆续成立了2000多支流动放映队,弥补电影院数量小、分布城市集中的缺憾,让电影走向广大的农村地区,从而使新中国电影的接受群体较前发生根本改变,电影日益成为工农兵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种新电影观念的影响下,电影发生了从叙事到影像风格的全方位改变。新中国电影的最重要特征是新的风格样式的出现,形成了与民国电影完全不同的总体风貌。(1)塑造作为历史主体的“工农兵”形象是电影的首要任务。产业工人、乡村农民和革命战争岁月中的战士形象,都在银幕上得到生动、真实的体现。尤其是军事惊险片、反特惊险片这一新类型出现,如《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等。(2)新中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政策,使少数民族影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如《五朵金花》《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等。(3)伴随着中国传统戏曲的大规模继承与革新,电影戏曲片成为标志时代特征的片种。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桑弧)等(4)儿童片及动画、木偶片受到重视。如《鸡毛信》《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5)喜剧片样式完成了从讽刺喜剧向歌颂喜剧和轻喜剧的转型。如《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李双双》和《舞台姐妹》等(6)名著改编获得较高艺术成就。如《我这一辈子》《祝福》《早春二月》《红旗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等。3、电影与政治: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和严格的政治意识形态批评严重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比如,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1957年“反右”和稍后的反右倾及电影界的“拔白旗”运动,都使一些电影人受到冲击,有些影片受到批判,创作情绪也受到影响。“不求艺术上有功,但求政治上无过”成为艺术创作者的普遍心声。“文化大革命”一开始,电影首当其冲,江青全面否定“十七年”电影作品,全面否定“十七年”电影队伍,各电影制片厂被迫关闭,从1966年到1972年整整七年全国竟没有生产一部故事片,这在中外电影史上都是罕见的。唯一可以看到的是这场“革命”的特产——样板戏电影。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江青将“样板戏”搬上银幕,并且要求创作者严格遵守“三突出”的创作原则3。第二阶段:过度时期(1977—1992年)电影发展道路的再探索: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从1977年到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止的这段时期,是中国电影的再探索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主要特点:1、思想解放运动和电影创新运动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各种思潮对于电影的要求及其内在的矛盾冲突;电影指导思想及管理方案在改革开放的总形势下也在不断变化。2、在创作上出现了“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群体各展所长、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3、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电影的商业性特征——“娱乐性”被强调出来,尽管它受到诸多阻挠,但还是一步步地扩大。与此同时,“主旋律”电影被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要求而被肯定下来,得到大力的提倡和支持。3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4、以“第六代”导演群体为主体的艺术探索同政府导向发生疏离,而又不能适应于市场,行进艰难,但也有成果。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开始,电影的市场化要求更为激烈,一场更加巨大的电影变革被提上日程,在创作上更加清晰地显现出“主旋律”、探索及艺术片和商业片三方并不匀力的鼎足局面。也正是在对电影观念进行深刻反省的过程中,大陆电影彰显出一段文化重构的艰难又辉煌的历史。中国电影的开放进程与面向市场的电影选择,将大陆电影完全纳入一种全所未遇的全球化语境。(1)“第三代”导演的人道主义追求以谢晋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电影人,因其电影观念、道德观念和历史观念的正统性,历经电影票房的高峰与电影批评的诘难之后,正在逐渐谈出电影观众的视野。谢晋电影的巨大影响力:在中国电影史上,谢晋是最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广大观众喜爱、电影批评重视以及世界影响最为卓著的电影导演之一。谢晋电影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中国电影与当代中国文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坎坷历程与生动图景。在现实主义电影观的指导下,谢晋电影呈现出50多年来中国独特的政治、历史和人文景观。《啊!摇篮》突破了“人性论”禁区;《天云山传奇》以反思性的伦理情感,弥合悲剧性的历史话语,把“政治概念”推到后景,把“美好的情操”推到前景,反映真善美,但也缺乏直面历史创痛、审视体制弊端的勇气;《芙蓉镇》是一部特定年代中国民众的心灵史和性格史,歌颂人道主义,完成了从对历史的人的描写转向对人的历史的探寻。(2)“第四代”导演的诗化意识以吴贻弓、谢飞、吴天明、黄健中、张暖忻等为代表的第四代中国电影人,却在主体的苏醒、感性的张扬和历史的诗化中,第一次把中国电影的道德处境、民族形象和家国梦想整合在文化阐发的历史维度。内心体验和个人情绪成功地从边缘走向中心,以“情绪”而不是“事件”或“理念”来结构影片,成为第四代电
本文标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37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