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原始农业耕种方式-_____2._____时期出现了铁器、牛耕,_____时期之后,_____的发明使牛耕得到广泛推广3.商周时期的耕种方式-_____,小农经济出现于_____时期,这种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_____4.中国古代生产格局-_____5.都江堰建造时间-_____,人物-____6.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点1.以_____为主、_____为辅2._____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3._____式的经营方式7.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_____8._____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发明于_____时期一、废井田,开阡陌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你如何理解这种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生产力低下2、商周时期的井田制结合视频回答:什么是井田制?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结合材料信息探究井田制的性质、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性质:特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收获归己关系:井田制----经济基础,分封制----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出现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表现:1.大量荒地被开垦,成为私田,公田则被大量抛荒;2.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春秋时期井田制为什么开始走向崩溃?表现?3、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题:《诗经》:“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开始于()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C齐:相地而衰征鲁:初税亩商鞅,公元前361年应召入秦,“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发展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军事力量。井田制瓦解的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想一想:税制改革使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确立1.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2.瓦解表现:不事公田,私田私有3.私有制确立的过程/税制改革:齐:相地而衰征鲁:初税亩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依军功行田宅1、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三种形式土地私有制君主自耕农地主宫廷有关部门掌握国家分配土地兼并军功赏赐公卿占田土地买卖主要主导2、土地兼并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想一想,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根本原因?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使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统治者常常采取什么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北魏孝文帝3、均田制—北魏开始,隋唐继续均田制的内容:国家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均田制的特点:(1)农民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2)农民要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徭役和兵役。4、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清陶煦《租核·●推原》三、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1、概念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演变(1)战国:产生;(2)汉代:比较普遍;(3)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4)明清: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主要形式材料一佃户见田主,略如主仆礼仪。——《畿辅通志》材料二(雇工与雇主)共做共食,彼此平等相称,素无主仆名分。——《大清律例》材料三(雇工)无论有无文契年限,俱以凡人科断。——《大清律例》据材料分析佃农与地主之间的依附关系有何变化?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到主佃平等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提高表现——农民生产自主权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身份更加自由明清以前:有强烈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农民义务繁多明清以来:依附关系减弱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想一想:租佃制的普及对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井田制(商周时期)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均田制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抑制人身控制减弱生产力的进步各国税制改革促进板书1.右图为井田制示意图: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这一土地制度在春秋时期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争夺土地的斗争B2.右图为“告别田赋鼎”,是河北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自己出钱冶铸,记录“告别田赋”这一亘古未有的大事。而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向个体农户征收“农业税”出现在()A.西周B.春秋C.战国D.西汉B3.当各地士子不堪忍受秦国贫穷艰苦的环境时,商鞅用三个月的时间访遍全国各地,并写下治理秦国的法治方针。在其措施中最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的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B.重农抑商C.连坐法D.改革社会风俗A4.右图为我国古代几份土地买卖契约,图中的印章为政府官印,代表这是合法的土地买卖契约。此图引发了某班同学们的探究兴趣,以下是他们据此图得出的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政府承认土地兼并的合法性②农民失地现象严重③租佃制在当时普遍存在④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A
本文标题: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400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