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测评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面剖面图中,与我国地势特点最为接近的是()2.下列盆地、平原与其别称的组合,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聚宝盆”B.柴达木盆地—“紫色盆地”C.东北平原—“天府之国”D.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3.某条山脉,西侧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东侧是黑土肥沃的大平原,这条山脉是()A.大兴安岭B.太行山C.巫山D.雪峰山4.我国纬度最低,发展农业条件最好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四川盆地5.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A.祁连山B.秦岭C.昆仑山D.横断山读我国四条山脉示意图,完成第6~7题。6.纬度最高,且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A.天山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7.天山所在省级行政区域()A.地广人稀B.民居多竹楼、吊脚楼C.赛龙舟为传统体育项目D.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藏族8.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此时北京的气候特点是()A.秋高气爽B.炎热干燥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9.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基本上处于同一纬度,但四川盆地冬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洋流因素D.海陆因素读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第10~11题。10.四城市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城市是()A.北京B.广州C.武汉D.哈尔滨11.由图示分析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夏季我国普遍高温B.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C.我国南方雨季长,降水多D.北方气温年较差小于南方12.关于右图说法正确的是()A.A是阴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B是太行山,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和河北、陕西的分界C.C是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D.D是黄河,流经山东注入黄海13.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不利于来自海洋的水汽深入内陆B.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平原和丘陵D.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特征之一14.我国四大高原中,基本上位于湿润区的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读我国的四条大河简图,完成第15~16题。15.四条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A.①B.②C.③D.④16.四条河流中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是()A.①B.②C.③D.④17.我国疆域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关于下图中两河说法正确的是()A.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B.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城市是湖口和桃花峪C.“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描述的是黄河上游的情景D.长江被称作“黄金水道”的主要原因是水力资源丰富18.关于黄河和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黄海B.均自西向东流,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C.水量均非常丰富,航运业发达D.水能资源均非常丰富,在中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读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完成第19~20题。19.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20.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A.云贵高原B.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D.东北平原二、综合题(共5题,共50分)21.(4分)将下面高原与其主要特征连线。①青藏高原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黄土高原B.地面崎岖、多梯田③云贵高原C.土质疏松、千沟万壑④内蒙古高原D.地势平坦、一望无际22.(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简称:A,B,C。(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B,C,D。(3)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有,地形以高原为主的有。(填字母)。(4)图中山脉①②③中,属于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23.(8分)读我国东部地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气温及降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四城市的降水在季节分配上的特点是。(2)四城市与气温及降水变化图对应的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3)1月份,如果你从哈尔滨出发,经北京、广州到海口,一路上,你会感到气温的变化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②。24.(15分)读长江流域示意图与长江流域湖泊面积、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甲长江流域图乙(1)根据下列描述,在图甲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处。(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游河段,干流建有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3)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等。(4)“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填字母)A.水量增大B.水流增强C.水体污染D.水土流失加剧(5)近年来,有些专家警告说,长江流域不治理,将变成中国第二条黄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原因。25.(13分)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各题。(1)黄河的发源地①山脉,流入②海。(2)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处位于处(填序号);支流④河。(3)黄河比珠江长,但水量仅为珠江的1/7,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黄河下游为什么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5)黄河在流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时,水量大减,原因是什么?(6)人们常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话反映了黄河;原因是。(7)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什么?##第二章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D解析:四川盆地,气候湿润,土壤以肥沃的紫色土为主,号称“紫色盆地”;柴达木盆地内部矿产资源丰富,号称“聚宝盆”;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热丰富,被称为“鱼米之乡”。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据题意可知,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指的是内蒙古高原上的大草原,黑土肥沃的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分别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故该座山脉是大兴安岭。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我国四大盆地中,四川盆地纬度最低,气候温暖湿润,发展农业的条件最好,其他三个盆地主要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不利于发展农业。5.C解析: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中昆仑山为东西走向,祁连山为西北—东南走向,横断山为南北走向。6~7.6.D7.A解析:本组题综合考查我国的地形地势及自然与人文环境。第6题,从四个选项看,天山和秦岭不是阶梯分界线,所以A、B选项错误;太行山和大兴安岭都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但纬度较高的是大兴安岭。所以选D项。第7题,天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气候干旱,地广人稀;民居多竹楼、吊脚楼以及赛龙舟为传统体育项目等的地区都在我国气候湿热的南方地区;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满族以辽宁省为最多。故选A项。8.D解析: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日期分析,此时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9.B10~11.10.A11.D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北京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最大。第11题,由图可知,从哈尔滨到广州,7月份与1月份的气温差值越来越小,故可以判断,北方的气温年较差比南方大。12.A解析:A是阴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是太行山,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和河北、山西的分界线;C是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D是黄河,流经山东注入渤海。13.D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高原和盆地。14.D解析:云贵高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属于湿润区。15~16.15.D16.B解析:四条河流分别是①黄河、②雅鲁藏布江、③长江、④塔里木河。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是外流河,其中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洋,长江、黄河流入太平洋。塔里木河是内流河。17.A解析:本题考查长江、黄河的概况与水文特征。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航运价值大,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被称为“黄金水道”。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使得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18.D解析:长江、黄河上游水能丰富,长江上已建成的水电站主要有三峡、葛洲坝、二滩等;黄河上已建成的水电站主要有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19~20.19.D20.C解析:图中自然灾害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生次数最多,可以影响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应为寒潮,内蒙古高原出现次数最多。二、综合题21.答案:①——A②——C③——B④——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高原的地表特征,属于我们要掌握并熟悉的区域差异比较问题,解答时要注意调动所学知识并利用比较思维。22.答案:(1)晋贵(或黔)藏(2)贵阳拉萨武汉(3)CDA、B、C(4)①③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和地形地势特征。根据轮廓可以判断,A是山西省,B是贵州省,C是西藏自治区,D是湖北省。第(1)题,山西省的简称为晋;贵州省的简称为贵或者黔;西藏自治区的简称为藏;湖北省的简称为鄂。第(2)题,贵州省的行政中心是贵阳;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拉萨;湖北省的行政中心是武汉。第(3)题,①是太行山脉,②是昆仑山脉,③是巫山,昆仑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故位于第一级阶梯的是C,位于第三级阶梯的是D,地形主要以高原为主的是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第(4)题,据以上分析,属于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①③。23.答案:(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多集中于夏秋季节(2)DBCA(3)气温越来越高纬度差异,南方纬度低,北方纬度高受冬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小,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大解析:第(1)题,图中四城市的降水在季节分配上的特点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多集中于夏秋季节。第(2)题,四城市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中,降水最多的是广州,其次是武汉;冬季气温低的是哈尔滨,其次是北京。第(3)题,1月份从哈尔滨到海口气温越来越高,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纬度差异,南方纬度低,北方纬度高;②受冬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小,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大。24.答案:(1)略。(2)上三峡(3)减小增大上游滥砍滥伐,中游围湖造田,生态环境被破坏等泥沙淤积、航道阻塞、河床抬高、洪涝灾害(意思相近即可)(4)D(5)同意。长江流域植被遭到破坏,一方面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增大;另一方面泥沙沉积,河床将不断升高,若不治理,就会变成中国的第二条黄河。解析:第(2)题,长江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落差很大,水量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三峡段的三峡水利枢纽,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第(3)题,读图乙可知,湖泊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减小,水土流失面积在增大,并且造成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洪涝灾害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上游滥砍滥伐,中游围湖造田,生态环境被破坏等。第(4)题,“黄河在流血,长江也在流血”说明长江近年来水土流失在不断加剧。第(5)题,长江流域的植被近年来破坏严重,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长江的含沙量增加,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如不及时治理将会变成中国的第二条黄河。25.答案:(1)巴颜喀拉渤(2)③汾(3)黄河流域受夏季风影响时间短,年降水量少。(4)来自中游的泥沙
本文标题: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测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498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