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考语文总复习-自主赏析-项羽之死课件-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成才之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自主赏析项羽之死第四单元经典晨读方法警示探究高考导航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课后强化作业课堂互动经典晨读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宋·晏几道红叶黄花①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②无信③,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④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简介】《思远人》,词牌名。双调,五十一字,仄韵。【注解】①红叶黄花:红叶,枫叶。黄花,菊花。②归鸿:鸿,飞雁。归来的飞雁。③信:信息,音信。④就:移就,接近。【故事】这首词,写一个妇人思念远行在外、飘泊的情人。音信全无,寄信无址,滴泪写信,伤心欲绝。情真意切,婉转动人。枫叶转红,菊花开遍,又到了晚秋时节。我不禁想念起远隔千里的行客。漂飞的浮云已经过完,南归的大雁还毫无音信,不知哪里才能寄出我的书信?眼泪弹洒不尽,任它当窗滴落。移近砚台,就用这泪水来研磨香墨写信。写着写着,渐渐写到我们别来的情况。别后我思念之情的深处,那真是伤心欲绝,写得连这红色信笺也好像和人一样垂泪,变得没有颜色了。高考导航(2012年高考山东卷)(原文在《过小孤山大孤山》上)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解析】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提拔席广和阴嵩并非“阴兴的请求”,而是光武帝听了阴兴关于群臣的评论后自己做出的决定。【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张冠李戴、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同时要掌握“留”(专有名词等),“删”(不译的虚词),“补”(省略成分),“换”(古词换今词),“调”(词序),“选(词义),“固(结构),“意”(意译)。【解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介词结构后置句和省略句、被动句。(1)句中的“幸”是皇帝亲临某处;“辄”,总是,其前省略了主语“阴兴”;“清宫”“亲信”均为古今异义词,分别为“清理宫室”“亲近信任”;“见”表被动,最后一个分句是被动句。(2)“嘉”,称许;“让”,谦让;“夺”,改变。(3)“发中”省略介词“于”,即“发于中”,从内心发出(发自肺腑);“感动”,使动用法;“左右”,古今异义,指身边的人;“遂”,于是,就。【答案】(1)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2)光武帝称许阴兴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3)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人”),光武帝就答应(或“听从”)了他。学习目标1.学习司马迁对人物的精彩描写,吸取文学营养;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垓.(ɡāi)下骓.(zhuī)马数阕.(què)麾.(huī)下绐.(dài)曰刈.(yì)旗披靡.(mǐ)瞋.(chēn)目(yǐ)船2.掌握通假骑皆伏.曰(伏通“服”)乌江亭长船待(通“舣”)3.一词多义幸①宠幸有美人名虞,常幸从②幸而大王亦幸赦臣③侥幸则幸得脱矣从①跟随常幸从②使……跟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③听从,依从臣从其计④介词,从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骑①动词,骑马骏马名骓,常骑之②名词,一人一马为一骑乃有二十八骑故①缘故以故汉追及之②旧若非吾故人乎③所以故尝与过宋将军卒①士兵卒买鱼烹食②死鲁肃闻刘表卒③终于,到底然今卒困于此④通“猝”,仓猝,突然五万兵难卒合若①你吾为若德②如果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乃①就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②才,仅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③你的家祭无忘告乃翁④是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被①受,遭受项王身亦被十余创②覆盖闻妻言,如被冰霜③通“披”,穿将军身被坚执锐④被,表被动忠而被谤4.词类活用项王军壁.垓下(名词活用作动词,设营驻守)项王则夜.起(名词作状语,在夜间)直夜溃围南.出(名词作状语,往南)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走)此天之亡.我(使动用法,使……灭亡)亦足王.也(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渡江而西.(名词活用作动词,向西征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使动用法,使……为王)5.特殊句式①判断句此项王也。②被动句然今卒困于此。6.走近作者司马迁(约前145—前87?),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省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生于龙门,十岁能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7.了解背景项羽起兵反秦后,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与之同时,刘邦乘虚从黄河以南,攻入关中,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并派兵据守函谷关。项羽破关而入,与刘邦在鸿门相见。不久,双方展开军事斗争,项羽逐渐由优势转为劣势。本篇记叙的是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由垓下被围,到乌江自刎,也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课堂互动1.“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段描写对刻画项羽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这一段是著名的“霸王别姬”,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刻画项羽的形象。首先正面描写项羽的悲歌和泪水。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了悲壮哀婉的《垓下歌》,慨叹时运不济,诀别名骓美女,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然后还写到了“左右”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当时的气氛。随从的将士都哭了,一个“能”字写尽了将士们的不忍之心,也写尽了霸王的悲惨处境。这几句话描写项羽的慷慨悲歌的场面是成功的,刻画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侧面也是成功的。2.“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这段语言描写表现了项羽什么性格?这段话主要通过语言刻画项羽的形象。项羽首先回顾了自己未曾失败的战斗经历,并说“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表现出项羽的极端自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表明项羽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还愿意拼死决战,这反映了他勇武豪爽的大丈夫气概。“快战”表现出项羽最后的战斗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畅快地、尽情地展现他的勇猛无敌,保住一世英名。就像一次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作为结束。项羽最后说“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出项羽的“快战”仅仅是想再次证明自己的作战本领,又暴露出他的“匹夫之勇”。这一段语言成功地刻画出项羽的性格。3.如何理解项羽的“泣”“叱”“笑”?文中对项羽神态的刻画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项羽唱《垓下歌》时“泣数行下”,面对汉将赤泉侯“瞋目而叱之”,拒渡乌江时“笑”答亭长。他对美人宝马流泪,对敌兵敌将怒目,对劝他渡江的亭长微笑,一泣、一怒、一笑,把这位末路英雄的复杂情怀刻画得有血有肉。“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宋陈郁《藏一话腴》)司马迁刻画项羽这个人物做到了通过写形以传神、写心。4.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你同意这种看法吗?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不同意。项羽失天下的时候所心疼的不仅仅是女人和宝马,还有和他一起过江战死疆场的八千江东子弟。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心疼那些追随自己征战如今有去无回的江东子弟,他才觉得有愧于江东父老,他才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最终不肯过江东。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他多情善感的性格特征。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名骓美女,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慷慨悲歌”一段充分表现出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侧面。5.从项羽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中,你看到项羽是怎样的人?从项羽主演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中可以看到,项羽是一个勇猛无敌的人,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自负。这一场东城溃围的快战共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项王的威风勇猛。第一次通过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来渲染项羽势不可挡的气势,“遂斩汉一将”的“遂”写出了项羽斩将的轻而易举。第二次行动中,项羽并没有动手,只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孰是追兵,孰为逃将,难以辨别。项羽慑人魂魄的虎虎声威跃然纸上。第三次行动中,项羽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楚军仅仅损失了两人而已,通过这一对比再次渲染项王的勇猛无敌。在身当绝境的情况下,项羽每战都能给敌军以有效的打击,丝毫没有兵败的萎靡和绝望,确实表现了他的骁勇善战。难怪他充满自豪地问属下战果何如,这一问表现了他的自负。6.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哪些性格特点?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在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番话发自肺腑,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赐马给亭长又表现了他心地仁善。项羽进行了最后短兵相接地搏杀之后身受重伤,此时看到了背楚投汉的故人吕马童,于是赠头给他,自刎而死,这个情节再次表现了项羽的视死如归。随堂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歌数阕,美人和.之和:应和。直夜溃围..南出溃围:突围。B.骑能属.者百余人属:追随。汉军皆披靡..披靡:溃散。C.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快:快速。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易:惊吓后退。D.籍独.不愧于心乎独:难道。项王自度..不得脱自度:自己揣摩。【答案】C(C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总复习-自主赏析-项羽之死课件-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1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