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
创作构思随想�校区建设基地处于群山河流之间�东靠连绵起伏的茶山竹海�校内郁郁葱葱的树林和高低不平的地势�碧绿的湖面�构成了整个校园的基调环境。当我徜徉在山林、小径之间时�幽幽的腊梅花香�沁人心脾�婉转悦耳的鸟鸣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度假胜地。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的校园规划�不在于建筑和空间的刻意表现�不在于大拆大建�而在于对现有生态环境的吸收和利用�对现有建筑的合理改造和利用。这形成了我对这次校园规划的总体构思。大学——校园——青山——碧水薄雾缭绕的茶山�绿郁葱葱的香樟林�婉转啾啾的鸟鸣�山林丛中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房子„„远处的山影�近处的树林�斑斑驳驳�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全都映进了湖底�大自然的神笔绘就了一幅迷人的湖光山水画。伫立湖边�心旷神怡�恍如置入人间仙境。不远处一只翠鸟正站在树枝上�全神贯注的盯着湖面�一个俯冲�扎向湖面„„.离城市不远的校园里�你能听到鸟儿欢快的歌唱�你能看到绿草大树恣意生长�这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学府。——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园规划以“山”为基调�以“水”为灵魂�以“树”为衣裳�由自然山水构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山水校园。(一)学院概况1、学院概况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经国家批准、独立设置、纳入全国统招序列、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座落在重庆永川区�背倚国家级著名风景区茶山竹海�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校园现有占地面积678.17亩,校园绿化率达70��终年树木常青�四季鸟语花香。现有在校学生9620余人�教职员工684人�职工149人�教师535人�其中校内高级职称教师156人�中级职称教师133人�校外高级职称教师64人�中级职称教师48人�初级职称教师134人。学院教学楼、试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体育场等教育教学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现代化的主教楼可同时容纳10000余名学生同时学习。现有通用计算机房18间�专业英语语音室12间�物理实验室3间、建筑CAD实验室2间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测量、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单片机、EDA、网络技术、会计等多个多功能实验室�同时有专业美术教室2间、美术作品陈列室1间、模型制作室1间以及模拟法庭1间。优雅的校园环境和现代的生活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2、学院扩建的规划背景和必要性自2005年底以来�由于学校成为重庆大学的二级学院�需扩大招生规模�校区的部分硬件设施尚欠完备�现有用地不能满足学校发展要求�需新征用地。学校现有用地30.94公顷�463.88亩��二期新征用地14.293公顷(214.29亩)�规划学校总用地面积45.233公顷�678.17亩�。将用2至3年时间�把学院建设成为应用型多科性现代化二级学院�至2009年在校生达到12000人。�二�项目概况1、区域位置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位于茶山脚下�地处永川区北面�根据《永川区城市总体规划》�城区北面规划为重庆职业教育城�该校区正位于重庆职业教育城的A区。2、周边环境学院东、东南靠茶山竹海�自然环境优美�西接永铜公路�北临跳石路�交通方便�西侧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校园氛围浓厚。3、现状条件校区规划总用地面积45.233公顷(其中二期规划用地14.293公顷)�基地内地貌较为复杂�地形高低起伏�其中东、东南面高�西面、西北面较低�中部和南部各有一鱼塘�鱼塘周围植被较好�一条支流从校区北面蜿蜒而过��东部为郁郁葱葱的香樟林带�自然植被丰富。基地内现状建筑分为两类。一类是近几年新建建筑�建筑质量较好�二类是学校以前的保留建筑�已逐渐改造完毕。4、容量设计校区现有学生9620人�教师535人。规划学生规模为12000人�教师670人。�三�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4、《普通高校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19925、《永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6、《重庆职业教育城总体规划�2005——2020�》�四�规划原则1、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的总体构思。21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将是�教育民主化、教育职能多元化、教育结构多元化、教育社会化。学校教育的内涵由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教学为重、知识传授与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化。这一趋势是校园规划的理论基础。2、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不是狭义的学术技术教育�而更突出通过学校环境氛围的熏陶�使学生在现代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有良好的判断力�形成优良的人格品质�透过狭隘的专业限制在更广阔的交流领域内扩展知识�适应社会复杂多变的要求。3、通过对基地地域环境的解读�学科优势的挖掘�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4、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原则。5、整体规划�滚动发展。实行整体考虑、长远规划、分期建设�充分考虑规划实施中各阶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基于新征用地的地形地貌条件�提供合理、可行、富于弹性的开发计划和设计手段�针对规划区的开发建设�提出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的机制�从而适应市场的变化。6、改革创新�产、学、研结合的原则。�五�设计理念1、把握住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顺应教育内涵、教育手段、教育设施的发展和变化�充分认识到现代大学不只是一个知识传承的场地�更是一个培育知识与人才的摇篮�是一个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点。2、研究现代校园的结构模式�制定出适合校区规模、学生规模的校园布局结构�强调教学单元与生活单元的有机结合�强调使用上的合理性。3、最大限度地将现有绿化、山体、水面融入规划�确定出顺应山地地形的山水校园景观。�六�规划构思1、总体思路�尊重环境地形特征及其生态结构�避免盲目建设造成环境的破坏、工程量的增加和资源、资金的浪费。同时应结合基地合理布局�使规划的建筑群体与现有保留建筑和环境有机融合。结合其地域特色�将山水园林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活和交往中�通过功能、空间和景观的组织�创造具有特色的山水园林式校园。⑴解读场地——创造依山就水、绿荫环抱的山水校园。学院位于永铜公路东侧�跳石河贯穿学院�并从其西面蜿蜒而过�东与东南面背靠绿郁葱葱的茶山�基地地形层次感强�高低错落有致。山丘间大大小小的鱼塘水池�岸边郁郁葱葱的树林�掩映在树林里的校园建筑�构成了一幅幽雅、宁静的学府环境。通过对基地自然环境条件的初步分析和地形地貌的了解�规划以现有的山坡和水系为基础�除了对新征用地进行填挖整治以外�其余地段尽量保持山体原貌�体现山水园林学院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基地原有的山地特征�构成了整个校园“显山露水”的景观生态网络。依托这一生态网络�建筑以多组群的形式围绕着景观轴线、开阔的湖面和周边山体等要素展开�形成一个具有地域环境特色的校园规划结构。⑵体现人文特色的空间景观现代高等教育倡导人文素质的教育�作为校园文化载体的校园环境和建筑应该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校园环境是承载大学文化精神�展现其美的意境的客体�注重校园环境建设中人文精神的嵌入�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价值�丰富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既能促进大学生现代人文精神的养成�又是建设特色校园的必要途径�挖掘学校历史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从空间的布局上体现出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⑶和谐统一的建筑形象。规划建筑风格为现代建筑�建筑色彩以灰色为主�现有建筑的改造应与规划建筑的建筑风格、建筑色彩相协调。2、规划定位�青山碧水——山水校园“山”——场地中的丘陵山体是校园的生态基础与景观特征�尊重和保护原有山脉的自然形态�使建筑以一种低密度的、散开的、不规则的有机生长的形态轻轻地散落山间。“水”——根据校园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场地内多个天然湖泊�强调“山水园林式校园”的规划目标�创造出“山水之间”生动的校园环境。“树”――保留原基地良好的植被�将校园空间与之有机融为一体�特别保留校区东部的香樟林带�使之成为校园独特的景观�营造山水园林式校园环境。�七�意境的拓展——空间结构、功能分区与与建筑风格定位正如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匠心独运的立意是成功的第一步�而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情节安排则是成功的关键。那么�一个具有特色、富有感染力的校园空间也是如此�具有“山”、“水”、“树”这三个极富特色的意象元素固然重要�但能够充分体现校园特色、唤起人们对校园文化使命的联想�激发学子的爱校之情却是围绕“山”、“水”、“树”而创造的校园空间环境。1、空间结构为充分反映学院的地域特色和专业特色�规划充分解读了场地的基础元素�由“山”、“水”、“树”构成了“一心两区一带两轴”的布局模式。“一心”指包括教学楼、图书馆、综合楼、信息中心、办公楼等建筑组成的综合教学办公区。“两区”指生活娱乐区、教师生活区、体育运动区。“一带”指生态林带。“两轴”指生态景观轴和人文景观轴。2、功能分区规划校区分为校前区、综合教学办公区、生活娱乐休闲区、体育运动区、生态林带。各个功能区分区明确�闹静分离、互不干扰、联系方便。尤其考虑到学生大量人流来往于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的方便性、直达性。①校前入口广场区校前入口广场区位于永铜公路东侧�由入口广场、景观花坛、停车场和广场两侧的绿地组成。校前入口广场区既有利于人流疏散�同时也形成了学校的一大景观。②综合教学办公区结合已建的综合教学楼�保留的礼堂、科技楼�改建的行政办公楼、实验楼�新建的图书馆、教学楼共同组成综合教学办公区。该区东靠茶山生态林�郁郁葱葱的树木形成优美的环境�而区内南湖、翠湖、荷花湖�更增添了学校的灵气�给学生创造了优美宁静的学习环境�由于处于中心区域�不仅方便学生上课�也有利于教师办公。根据《重庆职教城总体规划》资源共享、土地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由于《重庆职教城总体规划》已经在学校南部临高速公路的地段统一规划了实验、实训基地�因此�校内实验、实训区可供学生所设系科的实�可共享部分可利用职教城的实验、实训设施�以避免以前各校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造成投资浪费的局面。③生活休闲娱乐区生活休闲娱乐区主要位于校区北面和南面�北面生活娱乐区�以学生生活区为主�内由学生公寓�专家公寓、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后勤办公、生活服务�小卖部、邮政所、医疗所�、接待中心等生活服务设施�而荷花湖、北部山林亭榭为学生、教师生活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南面生活休闲娱乐区�以教师生活区为主�内由教师公寓、部分学生公寓、生活服务设施组成�而南湖、南部山林也为学生、教师生活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由于《重庆职教城总体规划》已经在学校南部500米的地段统一规划了商业服务用地�因此�规划在校内只设置了一部分能满足学生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其余的可共享职教城的商业服务设施。④体育运动区规划在校前区南侧�紧临综合教学办公区布置一部分体育运功场地�不仅方便体育教学�同时也方便教师的体育锻炼�在校区北侧�紧临学生生活区也布置一部分体育运功场地�方便学生体育锻炼。⑤生态林带校区东部的生态林带是学校的生态控制区�最大限度保留物种丰富是规划生态控制区的核心�保护自然植被、保护林内生物多样化是延续和谐校园的首要前提。3、建筑风格定位新建建筑应与现有建筑风格相协调�建筑色彩以白色、灰色为主要基调�建筑外墙以普通白色或灰色面砖饰墙�屋顶采用灰蓝色玻瓦�建筑风格以现代和传统建筑风格相融合�体现校园建筑现代、典雅的校园风貌。�八�道路交通系统规划⑴对外交通基地西侧为城市快速交通干道——永铜公路�西北侧和北侧为三级公路�学校对外交通方便。学校对外开设四个出入口。其中�南部主入口位于永铜公路东侧�南部次入口位于永铜公路东侧�方便教职工出入�西北部次入口位于跳石路东侧�方便后勤车辆出入�北部次入口位于跳石路南侧。⑵内部交通校园内部交通采用局部人车分流形式。机动车辆可利用校区交通环路�便捷地通达到主要建筑。而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则采用纯步行的交通形式。⑶车行交通组织结合各出入口设置校园车行环路�联系各功能片区。校区车行道路网分为三级�即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其中主干道14米�车行道7米�两侧人行道各3.5米�次干道11米�车行道6
本文标题: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36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