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公文写作期末复习分为两部分:一、课程重点内容的梳理与复习二、考试题型的介绍课程内容的梳理与复习•第一编公文基础知识•第一章公文的概念和分类;第二章公文的特点和作用;第三章公文的要素;第四章公文的结构及其表达方式;第五章公文的稿本与格式•第二编机关法定公文写作•第一章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上);第二章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中);第三章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下)•第三编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与公文处理•第一章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第二章公文处理工作第一编公文基础知识•第一章公文的概念与分类•本章重点:理解公文的概念及其判别要件;识记公文分类的主要方式和类型。•识记:公文的内涵和外延。法定公文、常用公文、通用公文、专用公文的概念和区分。9种不同角度的公文分类方式。•领会:构成公文的要件。在搜集材料、写作及后期归档处理等不同环节上公文分类的意义。包括公文的内涵和外延。法定公文、常用公文、通用公文、专用公文的概念和区分。•概念: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团体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并固定使用的一种具有特定格式的文书材料。(对公文基本含义的理解)•判别要件:最基本的条件是“公务活动”。公务活动所指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小到居民小组研究胡同的清扫,大到中共中央制定方针政策,凡处理国家、集体公共事务的活动,都属于公务活动。只有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并使用的应用文,才叫公文;离开了公务活动,就不成其为公文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指出了公务活动的七个方面内容:“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除此之外,公文的其他几个必备条件是:•第一,公文的作者必须是法定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即一切合法存在的组织。•第二,公文要有固定使用的特点。•第三,公文有特定的格式。公文的分类•1、公文的地位:法定公文和非法定公文•2、公文使用范围: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3、公文的作用:指挥类、知照类、报请类、规范类、其他类别•4、行文方向:上行、下行、平行•5、行文关系:内部、对外、收入、发出、公布•6、内容繁简:单一文件、综合文件•7、制发机关性质:党内公文、行政公文、群众团体公文•8、办理时间的要求:特急、紧急、常规•9、机密程度:绝密、机密、秘密、普通按公文的作用•指挥类公文,如命令(令)、指示等;•知照类公文,如公告、通告、通知等;•报(提)请类公文,如议案报告、请示;•规范类公文,如章程、条例、办法等;•记录类公文,如总结、记录、纪要等;•联系类公文,如介绍信、函等;会务类公文,如开幕词、闭幕词、演讲稿等;•契约类公文,如合同、协议书;书信类公文,如祝词、贺词、感谢信等等。按行文方向•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或其职能部门向上级领导机关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发送的公文。如:报告、请示等•下行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向其下级机关、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向对口的下级业务部门发送的公文。如:命令、决定、公告、通知、批复等•平行文,是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发送的公文。如:函、议案等,有时通知也可用作平行文按行文关系和具体作用•内部文件,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内部使用的文件。•对外文件,即为了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任务,在与上下级有关机关进行联系中制发的文件。•收入文件,即主管上级、所属下级单位及其他外部单位发来的文件。•发出文件,即本机关、单位向外发出的文件。•公布文件,即向人民群众传达或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向国内外公开宣布的文件。公文的行文关系•一、行文关系,是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系在公文运行中的体现。机关部门、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分为同一系统上下级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同一系统的平级机关之间以及同一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平行关系,不同系统的机关、部门之间不相隶属关系。行文关系是根据行文单位各处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的。•二、建立正确的行文关系,遵守必要的行文规则,有助于机关、部门、单位维护正常的领导和管理,避免行文混乱,防止“公文旅行”,克服文牍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一定的行文关系,规定和约束了公文按照一定的方向运行,通称为行文方向。行文方向是行文关系的反映。•行文方向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在具体行文中,根据组织关系和工作需要,可以采取逐级、多级、越级、直达、直接等不同的行文方式。•三、遵照以下规则:按照职权范围行文、按隶属关系行文、一般应当逐级行文等。•四、行文其他注意事项:主送与抄送应准确得当;一般应一文一事;准确把握联合行文规定、公布公文如不另行文,应在公布时注明。第二章公文的特点和作用•本章重点:在理解公文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公文性质的认识;理解公文共性特点与具体公文文种特点的不同;全面理解公文的作用及不同作用之间相互承接的逻辑关系。•领会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文的特点:法定性、政策性、真实性、规范性、实用性、时效性。•二是公文的作用:公文的领导、指导、规范、联系、凭证、备考作用。公文的特点•一、从公文写作者方面看,其特点有:•1、公文有法定的写作者;2、写作的受命性•二、从公文的效力方面看,其特点有:•1、权威性与约束力;2、实用性与时效性•三、从公文制作方面看,其特点有:•公文的格式是规范化的,可分为页面格式和写作格式。•四、从公文内容方面看,其特点有:•公文的内容总体上,可分为事由和事项两大结构。•五、从公文语言看,其特点有:•定性定量;庄重严谨;简洁明晰。概括公文写作的特点•(1)被动写作,遵命性强;•(2)对象明确,针对性强;•(3)集思广益,群体性强;•(4)决策之作,政策性强;•(5)急迫之作,时限性强;•(6)讲究格式,规范性强。第三章公文的要素•本章重点:公文要素的概念;公文主旨的表现手法;材料选择的原则;公文语言的特点;公文修辞方法的熟悉和运用。•识记:1、主旨的概念。公文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观点的涵义。2、素材与题材;广义材料与狭义材料。•领会:1、主旨形成的特点及其在公文中的统帅作用;公文主旨表现手法的独特性。•2、材料与主旨的关系;材料之于公文质量的重要性;材料来源的两大途径;材料选择的原则。•3、公文语言、用语、句式区别于一般文学作品的特点;公文修辞的作用、原则和范围。公文的主旨•概念:公文主旨,是指公文撰写者在传达政策、发布指令、周知事项、汇报工作、总结经验、交流信息时,通过所拟公文表达出来的基本精神、基本观点。简单地说就是指一篇公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公文主旨应当包括:1.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见、要求、办法等。2.公文所述事物或事件的背景。3.公文的写作目的。•公文主旨必须明晰、正确、深刻、集中。•主旨的表现方法:表现原则是明白显露、直陈其旨,主旨句的表现方法,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种——题目明旨;开宗明旨;片言居要;一线贯穿。公文主旨在公文中的作用•首先,公文的主旨决定着材料的取舍;•其次,公文的主旨支配总结构的安排;•再次,公文的主旨限定着语言的风格;•最后,公文的主旨制约着表达方式的运用。公文的材料选择•1.选择材料必须紧扣主旨•2.选择材料必须真实•3.选择材料必须典型•4.选择材料必须新颖•5.选择材料必须收到文体和篇幅的限制公文的常用用语•开头语式:常用“兹、按照、根据、为了”等领起句子。•承启语式:如由事由文字向事项文字的过渡语式“……为此,特制定如下(通知、规定等)……”。•结尾用语:如请示用“以上请示当否,请批示”等,函用“特此函告”、“专此函达”等,通告用“特此通告”等。•经办语式:如“业经、兹经、已经”等。•引叙语式:常用“惊悉、近悉”等。•期请语式:常用“拟请、报请、恳请”等。•征询语式:常用“当否、妥否、可否”等。•专用语式:常用“批转、转发”等公文的语言•1.公文语言风格特点:准确、简练、朴实、庄重、文采•2.公文词汇特点:同义词的择优选用、词汇感情色彩的把握、介词短语的大量使用、文言词汇的使用、简称的使用、使用规范词语和公文专用语。•3.公文句式选用: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双重否定句。•公文的修辞原则:修辞要切合文章表达目的;修辞必须切合语境;修辞必须切合文章语体特点。•公文修辞的范围有三种情况:一是词语修辞,侧重于词语的选择锤炼;二是句段修辞,侧重于句式的选用和语段的安排;三是篇章修辞,侧重标题、开头、布局、层次、过渡、照应、结尾等的设计。•辞格的运用:综合、引用、释语、换算、联用、节省、互文、仿词、比喻、对偶、排比、层递。第四章公文的结构及其表达方式•本章重点:公文结构的特殊性;确定结构的若干原则;公文篇章结构的形式;公文正文外部形态的识别;如何分析习作中的结构问题;注意详写和略写;公文写作对记叙、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要求。•识记:1、公文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2、公文表达方式的种类及其基本内容。•领会:1、公文结构的特点;确定结构的原则和要求;公文篇章结构的形式;提高结构能力的办法。•2、公文运用表达方式与一般文章表达方式的不同。公文的组织结构(谋篇布局)•1、层次:纵向(时间推移、事物发展、层递关系)横向(条款式、块块式、)纵横交错式•2、段落:专一性、完整性•3、开头:概述式、目的式、根据式等•4、结尾: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前后照应,揭示主旨、表明意见,提出建议、补充说明相关问题、专用词语,约定俗成。•5、过渡:自然过渡、过渡词语、过渡句段。•6、照应:首尾、文题、文中。公文写作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指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的方法和手段,是辨别文章体裁的重要标志;公文写作中经常用到的表达方式:•一、记叙也叫叙述,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达方式。记叙在公文中用得比较广泛。一般说来,除计划性、规范性和指令性文体不采用或少采用外,其他的文种多以记叙为基础。•记叙的方法:顺叙、倒叙、插叙、散叙、补叙等。•公文写作对叙述的要求:公文写作以顺叙为多;公文中的叙述以概述为主。•思考:报告、请示、通报等文种侧重于用哪种公文写作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还是说明?•二、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物、事理、环境、场面等进行具体刻画,从而唤起人们形象的记忆,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公文中的描写一般用于调查报告、总结、讲话稿等极少数文种中,并且与主旨表达关系十分密切时才出现。•描写的方法:白描、细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等。•公文写作对描写的要求:公文中描写要求严格按照客观现实的原貌进行实录;公文中描写多采用直接的白描手法;公文中的描写多结合叙述进行局部的描写;公文中的描写往往与比喻相结合。•三、抒情:人皆有情,或喜或怒,或爱或憎,或取或弃,或反对或赞成等等,如果作者的这些感情用明确的文字表现出来,就要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抒情的方法: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就是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就是借事抒情,借理抒情,借景抒情等等,它们是通过叙述、议论、描写抒发事情的。•公文写作对抒情的要求:公文写作是十分严肃的,只是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方,运用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句子。1、在讲话稿结尾处,可用几句简短的话语抒发感情,以鼓舞士气;2、调查报告中,多在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抒情;3、公文中的抒情多采用即事抒情,就是作者因事而动情,把感情融入叙事之中;4、公文抒情是如实的、直接的、具有强烈的客观性。•四、说明是理解事物,剖析事理的一种表达方法。对象不同,说明的重点和说明的层次便不同。说明实体事物时,一般要注意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前、后、来、去的位置和方向;说明抽象事理时,重在阐释概念、特点、来源、结构、种类、异同、比较、联系和功能等。公文中的说明要言简意赅,讲究科学,尊重客观。•说明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诠释说明、分类说明、比较说明、举例说明、数字说明、定义说明、分析说明、比喻说明、图表说明等等。•公文的说明的要求:在公文中,使用说明的情况大约有以下几种——解说概念的本质、特点;确定概念的外延和事物的范围;划分出事物的类别;说明开展公务活动的手段;说明制文机关的意见、要求、观点。•五、议论是议事论理
本文标题:公文写作期末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9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