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扇文化七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扇子,是中国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历来文人墨客喜欢在扇子上面题诗作画,言情托志。扇子之“扇”与“善”谐音,扇子也寓意“善良”、“善行”。所以古人常将扇子挂于室内。从形状上看,有折扇、团扇、葫芦形扇、梯形扇、芭蕉叶形扇、方形扇、椭圆形扇。从制作材料上看,有绢扇、纸扇、木扇、羽扇、象牙扇、芭蕉扇、葵扇以及竹编、蒲编、麦秆编扇等。自商周以来,扇还有两种功用,一是装置在贵族出行乘坐的车上,形如伞盖,借助车辆前行,气流冲动而产生风,既可遮阳避雨,又能生风散热。二是作为天子贵胄出行的仪仗。晋代崔豹《古今注·舆服》中曾记载舜时做“五明扇”,以示广开视听,征求贤才,秦汉时公卿大夫皆可用,到了魏晋时代则只有皇帝专用。这种“五明扇”实际上也是一种伞盖,与我们今天意义的扇已相去甚远了。五明扇随着时间的推移,扇子逐渐脱离了实用意义而发展成为一种受人欢迎的工艺品。文人墨客不但经常在扇子上绘制、雕刻多种花鸟山水人物,还可以题诗写字,抒发感情,小小扇面融万千气象于咫尺之间,韵味绵长,格调高雅。我国历史上有不少有名的画扇佳作,如明代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鸦”扇、沈周的“秋林独步”扇,清代恽寿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薇”扇等。当今,我国所产折扇作为一种工艺品而驰誉世界。当代学术大师郭沫若曾欣然为折扇厂题诗一首:“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飞遍寰宇,压倒西风。”而扇面甚至脱离了扇子本身而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审美愉悦。扇在皇帝的仪仗中威风凛凛在卧龙诸葛手中化为智慧的象征在诗人笔下寄托了丰富情感又在画家手中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记载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件雅俗共赏的艺术瑰宝谢谢观赏WPSOfficeMakePresentationmuchmorefun
本文标题:扇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64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