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_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文景之治二、汉武帝的大一统三、东汉的统治第一目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的解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所谓的“治世”和“盛世”,象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所谓“治世”和“盛世”,指的就是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自学第一目:回答问题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2、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答案1、答: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2、答: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背景措施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注重发展生产。②提倡,并以身作则。③重视“”。意义(作用):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库充裕,景帝后期经济繁荣。历史上称这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汉高祖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政策①萧条,国家贫困。②统治者吸取教训。经济秦亡节俭以德化民农业高祖文帝景帝武帝知识扩展汉武帝其人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雄才大略而且饱受争议的皇帝,历史上经常以秦皇汉武并称。汉武帝名刘彻,为景帝第三子,在位54年,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推行一系列“大一统”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开疆扩土;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等等。同时,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穷奢极欲而且沉迷神仙方术。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措施意义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政治思想削弱侯国实力,封国逐步变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太学加强了中央集权,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经济统一五铢钱军事抗击匈奴第二目汉武帝的大统一措施:政治上:削弱王国的势力,解除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政治上的大统一。军事上:三次战役——①公元前127年,卫青率兵夺回河套,史称淮南战役或河套战役。②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史称河西战役。③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进击漠北,大败匈奴单于,史称漠北战役。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动脑筋:“推恩令”有何巧妙之处?教材78页的“说一说”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削弱王国的目的,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解“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从此,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学习第三目东汉的统治阅读了解:1、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2、东汉初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3、中期以后的统治局面是怎样的?4、东汉末年爆发了什么起义?东汉政权出现了什么局面?东汉的统治时间:公元25年都城:洛阳建立者:刘秀(汉光武帝)练习:1、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他们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农业生产B、做给农民看C、稳固自己的统D、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2、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3、穿越时光隧道,来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太学,你将在这里学习()A、天文算术之理B、法家治国之道C、《孙子兵法》D、儒家的经典4、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①维护皇帝的权威②恩赐亲戚③巩固统一④加强中央集权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CBDD5、西汉王朝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形成于()A、汉高祖时B、汉文帝时C、汉景帝时D、汉武帝时6、公元前202年,______称帝,建立汉朝,定都_____,历史上称为_______。7、儒家代表人物______建议汉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汉武帝采用了这个主张,在全国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8、秦汉时期,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两个皇帝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D刘邦长安汉高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始皇汉武帝
本文标题: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_大一统的汉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66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