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讲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主题:通过新中国教育的曲折发展过程,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1966年起,每年9月8日为国际扫盲日1.国际:联合国教科文组提出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一.背景:一份报告:人口不足800万,却有2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缺乏经济发展必须的自然资源,却孕育了雀巢、浪琴、欧米茄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国土面积仅4万余平方公里,且60%为山区,却被评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瑞士人一向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人力资源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教育培训。一个成功的案例——瑞士的经验全球竞争力:教育贡献几何一组雄辩的数据——世界上十个最贫穷的国家却拥有全球1/3到1/2的自然资源。富裕国家80%的财富来自非自然资源。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占全球研究开发投入的86%,占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的98%。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两种方法——一、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在增加本国人民福利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活动的生产率二、以剥夺本国劳动阶层的各种劳动保障和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赢得优势趋势:人力资源的开发作用比自然资源更重要教育问题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将是首要的问题,总有一天,人们终于会认识到,教育问题绝不亚于经济问题。……教育是全球化问题。我们中国更突出、更紧迫,欠账太多了……——钱学森1988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新中国教育的起点2.国内:历史因素:旧中国的科教文化事业长期落后,基础非常薄弱。经济:国家工业化、大规模的经济恢复和建设需求政治: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1.方针: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性质”二、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2.扫盲教育和工农识字教育3.性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育性质确定下来。新中国扫盲运动徽章(图)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国共扫除文盲2.03亿,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以下,青壮年文盲降低5%以下。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从文盲国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北京工农速成中学学生在学习劳模、纺织工人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采煤工人施玉海在中国煤矿工人速成中学学习刚解放时,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还不到20%,成人的文盲则高达55%。为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与发展)1.指导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实施:“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的学校、半工半读的学校“两种劳动制度”: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半工半读办学体制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方针,新建一批工业大学和专门学院特点:照搬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以适应工业化和大规模经济建设为指导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1965年在校生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高等学校67.4万人1947年的3.3倍中等学校1432万人1946年的6.9倍小学11626.9万人1946年的3.9倍——《千秋基业壮丽诗篇——共和国教育50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1999年)3.作用: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奠定了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2008年海南高考,25)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l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上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四.“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⑴史实①各地大中学校“停课闹革命”,教学秩序混乱②中小学招生基本停顿,高校停止招生。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④“教育革命”改革学校领导体制——工宣队进校,贫下中农管校改革教学体制——“开门办学”,学制缩短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七二一工人大学”,推荐上大学⑵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教育灾难)“文化断层”、“人才断层”、文盲与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毛主席,你是我的偶像——一个毛的超级FAN“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年份1952196319701976产值17368219695544——《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1976年,文革结束,十年的浩劫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才断层,邓小平对此忧心忡忡,1977年5月的一天,还没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五.教育事业的恢复与蓬勃发展1.原因:“文革”结束后,教育界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1977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7年河北省招生简章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77级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号是:全国流行的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学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清华学子)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什么是科教兴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本,在于育人。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法律法规开始正式实施的时间《学位条例》1981年《义务教育法》1986年《教师法》1994年《教育法》1995年《职业教育法》1996年《高等教育法》1999年《民办教育促进法》2003年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五.教育事业的恢复与蓬勃发展2.表现:1977年恢复高考,“文革”后拨乱发正的重要标志制定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的制度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力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教育立法的进展她就是苏明娟,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她和许许多多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一样无钱上学,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热心于希望工程事业的人。多年来苏明娟和所有接受希望工程捐助的学子一样,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她学习勤奋努力,顺利地考入安徽大学。特征:公益性、强制性、免费性措施:①1986,《义务教育法》②90年代,“科教兴国”③实施“希望工程”成果:2001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新闻:2006年起全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一份不堪回首的教育考察报告——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反思中国教育代表团访美报告(1979.6)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3.重音体美,轻数理化。4.课堂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美国教育代表团访华报告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2.中国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学生,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4.中国把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学生,在学期结束时,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美国代表团结论——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20年后,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31年前,中美双方都估计错了!中国代表团结论——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20年后,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一道亟待求解的当代“李约瑟难题”——08年11月22日《中国教育报》载新兴国家建国与首次获诺贝尔奖的时间:巴基斯坦,29年后印度,30年后苏联,39年后捷克,41年后波兰,46年后中国自然科学零诺贝尔奖的尴尬日本诺贝尔奖名单第1位:汤川秀树,1949,物理第2位:朝永振一郎,1965,物理第3位:川端康成,1968,文学第4位:江崎玲於奈,1973,物理第5位:佐藤荣作,1974,和平第6位:福井谦一,1981,化学第7位:利根川进,1988,医学、生理学第8位:大江健三郎,1994,文学第9位:白川英树,2000,化学第10位:野依良治,2001,化学第11位:小柴昌俊,2002,物理第12位:田中耕一,2002,化学第13—15位:南部阳一郎、小林诚、益川敏英,2008,物理第16—17位:铃木章、根岸英一,2010,化学一份难以面对的大学排名表——2009年世界著名大学排名(前100所)中国大学的雄心与难堪的现实应试化、形式化、镀金化、产业化
本文标题:现代中国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0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