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摘要: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将二者结合观察,发现气候温暖有利于社会安定,王朝兴盛,反之,便会引起战争,甚至威胁到王朝的统治。本文从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两方面论述气候变迁的重大影响。关键词:气候变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引言自古至今,许多历史学者在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王朝兴衰,朝代更替等问题都会考虑到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手段,统治的经济基础,被统治阶级的生活等方面,而且,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和背景的时候,都会采取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三步分析法。至于地理环境这一因素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往往会被人忽略。张全明先生认为,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人”本身的因素,其二是地理环境的因素。笔者并非“环境决定论”的信奉者,但纵观中国历史,我认为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当然,这影响不是绝对的,就如张全明先生说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联系实在复杂,当然,这结论放在中国也是适用的。在诸多地理环境因素中,我想重点讨论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古人讲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是取胜的关键。考虑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农业的发展程度对整个社会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农业很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天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意义甚大。本文将试图通过探究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两方面的影响,探索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1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概述气候是一个范围很大的概念,包括了气温,降水和风等因素,由于我国降水地域差异较时空差异明显,不易分析,因此,本文把气温作为气候变迁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冬季的温度。至于对中国历史气候的气候变迁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已有许多学者为之贡献一己之力,当然,提到前后变迁,不得不参考竺可桢先生所写的丰碑之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氏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把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史分为四个时期:“一,考古时期,大约公元前3000至1100年,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刻在甲骨上的例外;二,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当时有对于物候的文字记载,但无详细的区域报告;三,方志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在我国大半地区有当地写的而时加修改的方志;四,仪器观测时期我国自1900年以来开始有仪器观测气象记载,但局限于东部沿海区域”,他还划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当然,他对具体分期的准确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将以张全明先生等学者对四暖四寒分期的具体时间为主要参考,具体分期如下:第一温暖期是人类社会从仰韶文化至殷墟时代,大致为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第一寒冷期为西周中期至西周后期,时间约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00年。第二温暖期从春秋时期起,经历了数百年,时间约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年。第二寒冷期经历了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初,时间约为公元初—公元600年。第三温暖期为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后期的哲宗,时间约为公元600年—公元1100年。第三寒冷期为北宋后期至南宋后期,时间约为公元1100年—1260年。第四温暖期为南宋后期至元末明初,时间约为公元1260年—1400年。为了可以更细致地讨论,笔者将气候范围缩短到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为了更直观地认识到气候变迁的趋势,借助图⑴和图⑵来帮助分析。图1晋朝、南北朝至20世纪的中国气温变化曲线图图2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变化曲线我们从图(1)可发现近2000年来气温的波动变化,其变化趋势与上面提及的寒冷期与温暖期的分期时间大致一致,尤为明显的是第三温暖期,即隋代至宋代时期,温度距平一直高于0℃,甚至在隋唐时期达到最高值。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个冷、暖期中还存在着次一级的冷暖振动,例如,即使在温暖期也会有气温相对低的时候,图(2)中冷暖期的分期与图(1)的不一样,因为这是按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气温来统计数据的。图(2)中的暖期Ⅲ中,温度距平的波动很明显,其中北宋至南宋的一段时期气温较低。但这两张图都验证了张全明等对冷暖期划分的科学性。2气候变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1气候变迁对农业的影响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显然是农耕民族,而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模式无一不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传统经济模式是直到近代社会才被打破的。可以说,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农政策也说明了农业的重要性。何凡能先生等认为农业作为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共同作用的产物,深受气候条件的制约。笔者将会从气候变迁对农耕区范围和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作简单分析。关于气候变迁对农耕区范围的影响,何凡能等在其论文《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总结得此结论:暖期利于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当气候温暖时,北方农业种植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而当气候寒冷时,农业种植界线南退。即气候温暖时,农耕区的范围扩大,气候寒冷则相反。笔者认为这结论比较可靠,翻阅有关研究会发现,中国历史时期的农耕区北界随气温冷暖干湿而有所北进或南退。例如,魏晋南北朝冷期时,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冬半年平均气温比现今低0.4℃以上,冬半年的平均气温较现今低1.2℃,在这个寒冷的时期,匈奴、鲜卑、羯、羌等游牧民族的农牧业受到重大影响,气温低,使草原上的牧草不足以供应牲口的生存之需,于是便纷纷迁至北中国,建国立政。然而,这些游牧民族依然习惯从事农牧业,所以造成北方农区大幅度向南退缩,牧业就进到华北平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这一历史事件,其原因之一是“平城地寒”,农业衰退,粮食供应不足。而迁都后,“敕福检行牧马之所,福规石济(今河南延津县东)以西,河内(今河南安阳一带)以东,拒黄河南北千里为牧地。”可见,当时农区的面积已大幅减少。虽然气候变冷不是直接使农耕区范围缩小,但是与气候变冷导致游牧民族大量南迁密切相关。而至于温暖期的农耕区变化,笔者认为隋唐时期是最典型的例子。隋唐气候总体温暖,我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比现今高0.2℃以上。“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出现无疑与农业的繁荣发展联系密切。大唐盛世时期,突厥等少数民族迁回塞外,牧业界限北移,农耕区扩大。再者,汉民向西,北迁移,至上郡、北地、安定等郡,“其人勤于稼穑”;而河西走廊的绿洲农业也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个时期农区北界向北推至今靖远、盐池、白城子、呼和浩特南至张家口、燕山南麓一线。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农作物的产量因气候的变迁而很不稳定。现代研究表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年平均温度升高(降低)1℃或降水量增加(减少)100mm,我国粮食亩产量将分别有10%的增产(减产)。由此可见,气温微小的变化也能引起农作物产量的增减。下面我们将通过表1具体分析。由表1可见,魏晋南北朝冷期期间,其全国粮食亩产跟相对温暖的两汉期间的全国粮食亩产相差甚远,而隋唐时期的全国粮食亩产比相对寒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增加很多。比较奇怪的是明清明明是处于寒冷期,但其农作物产量却有所增加,笔者认为这时候的农业生产受生产技术与工具的影响可能超过了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由此可知,气候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2.2气候变迁对经济重心迁移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代开始,至南宋基本完成。在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范文澜先生提出人口南迁因素,即黄河流域的汉人大量南迁,其中大部分是劳动人民,他们把北方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到南方。很明显,这一观点注重的是人文因素。但试想,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分别是五胡乱华时期,唐末安史之乱时期和南宋靖康之难时期,但经济重心南移就只有一遍,并且是南宋完成的。很显然,经济重心南移并不仅仅因为人口和技术的南移。张雨潇和张略钊在《气候变迁在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中的影响》一文中指出,我国在两宋时期的气候变迁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在宋代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不能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我只能说气候变迁对经济重心前移有重要的影响。从上面对中国历史时期气候的概述,我们了解到宋代处于由温暖期向寒冷期过渡的时期,北宋前中期的气候主要表现为温暖期气候特征,至北宋末年,原来逐渐趋于寒冷的气候变化变得越来越明显,而至北宋后期的徽宗即位初年,即进入了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新的寒冷期。总体而言,宋代的气候比唐代寒冷,而且这个由暖变冷的过程是缓慢的,同时其中还有冷暖气候的反复交替的复杂变化。粮食作物的生产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影响最大,而经济重心的南移跟水稻和小麦两种粮食作物的南北分布与产量的差异有莫大的关系。在宋代以前,水稻的种植范围较大,曾广泛分布在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南至秦岭淮河,东到大海的北方地区。其中关中平原和黄淮平原等地区种植相对集中。到了宋代,气候转寒,降水减少,水稻的种植范围缩减,产量下降。因为气候变化的幅度会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南方受变寒气候的影响小于北方。宋代时,除了长江流域,珠江,闽江流域也广泛种植水稻。而小麦也是在两宋寒冷期开始南方种植。因为冬小麦要经历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生长,所以变冷的南方正适合种植小麦。南方粮食亩产量逐渐提高并开始超过北方,所以有那一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南方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社会经济因而能走在全国前列。宋代的气候变迁使南北方自然环境的优劣互为逆转,经济重心的南移注定无法改变。3气候变迁对社会政治的影响纵观中国近2000年的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国家兴亡,就如罗贯中先生所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通过对历史时期气候状况的探究,我们不难发现气候变迁也是一个温暖期和寒冷期交替循环的过程。而且,二者的变化趋势有很多相似之处。笔者认为这并非是偶然的现象,并确信气候变迁对中国这个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有一定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气候的数次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而且生产力水平越低,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就越大;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越早,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强。在此理论基础上笔者先大胆假设,在中国古代社会,气候变冷不利于统治者统治,易造成社会动乱,战争,甚至是政权更替的严重后果。而气候温暖则有利于农业生产,社会安定,国家强盛。由于朝代更替,社会动乱通常都是经过战争这一常见方式完成,而且战争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有组织的武装斗争,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演化机制。所以,在此讨论气候变迁对社会政治的影响,笔者主要通过探讨气候变迁与战争的关系来论证以上假设。首先我们应大致了解历代的战争次数年均作战次数,先看图3:由图3可知作战次数较多的时期有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和明清时期,而作战频率较高的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和元明时期。而这些朝代中,除了春秋战国和元明,其余的都属于气候期中的寒冷期。当然,从图表得出的只是一个较模糊的结论,笔者将在下文作进一步分析。本文主要讨论气候变迁与两种战争即少数民族入侵中原而引发的战争和农民起义战争的联系。先说第一种战争,少数民族多属游牧民族,在前文已提及到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不仅种植业易受气候状况的影响,游牧业深受气候变迁影响。笔者认为逐水草而居的少数民族不都是因为生性好战,野心勃勃而南侵中原,而是为环境所迫。因为一旦气候变冷,牧草不长,牛羊饿死,游牧民族要不坐以待毙,要不拼死一搏——南下争夺草场。而发生在魏晋南北朝冷期的“五胡乱华”事件正好是这一观点的有力论证。气候变冷,中原地区农业衰退,粮食不足造成社会动荡,出现了统治危机,而少数民族也因为食物缺少其生存受到威胁而南侵,中原王朝在内外交困之间艰难支撑,最终崩溃。而看隋唐暖期的疆域情况,经历了一次次对突厥等少数民族作战的胜利,唐王朝的疆域拥有的疆域最西曾经到达咸海,最北曾经到达西伯利亚,最东曾经到达萨哈林岛(库页岛),最南至北纬18°。虽然这疆域并不全部处于唐朝的实际统治下,但在中国历史上已是少见的壮阔。中原王朝势力的伸展与气候关系的一种合理解释是在较稳定的温暖气候条件下,今干旱气候的西域变得温暖,因而东域与西
本文标题: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07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