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2017最新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魔幻的颜色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间色的调配,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2、感受吹画活动及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抽象绘画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4、吹画后,能展开想像,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教学重点】: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并发现色彩的变化,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颜色调到适当的浓度,吹画后,能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教法学法】谈话法、情境法、启发法、实验法、演示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杯子、调色盘、画笔、清水等学生准备:调色盘、画笔、笔管、画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故事激趣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上来了三个小伙伴,想和我们一起玩,他们是“红、黄、蓝”(课件)看到今天天气这么好,三个小伙伴走出屋子到外面玩耍。突然,天阴下来,眼看要下雨啦。他们急忙往家跑。可是已经晚了,雨哗哗的下起来了,眼看着三个小伙伴就瘫软地在地上流动起来。(课件)故事先讲到这里,三个小伙伴后来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一会再看。那么他们三个被雨淋成这样还能和我们一起玩吗?有的同学说能有的同学说不能。其实今天老师就是带领大家和流动的颜色一起玩一玩。(板书课题:流动的颜色)二、步尝试,探索发现1、现在请同学们将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挤在调色盘中不同的格子里。2、故事中的红黄蓝被雨淋到后才会流动起来,想让这些凝固的颜色流动起来,你有什么办法?3、把调好的颜色滴在纸上,怎样使他们流动呢?(用嘴吹,用吸管吹、把纸倒置……)4、我这儿还有一幅流动的画,你觉得画怎么样?(水多画面淡)颜色太淡了,为什么会这样?调色时水用的太多了。看来调好颜色,在画面中太重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调和你的颜色吧。5、学生们动手操作。用毛笔蘸上颜色很鲜艳而且会一滴一滴向下滴的时候调的最合适。三、游戏探索秘密1、红黄蓝之间有个小秘密,要想发现这个小秘密,就让三个小伙伴互相碰撞流动在一起吧,看看谁先发现这个小秘密。2、生吹画。四、总结规律1、怎么样?好玩吗?还记得淋雨的三个小伙伴吗?他们的主人甜甜发现自己的颜色中少了红黄蓝,就赶紧出去寻找。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们随意流动的身影,而且除了红黄蓝以外,还发现了什么?对,绿色,紫色,橙色……这些颜色怎么变出来的?生:红和黄,黄和蓝,蓝和红。家观察的真仔细,对,这就是红黄蓝之间的小秘密被大家发现了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美丽的画,你们想看吗?”(五)作品欣赏,启发联想1、作品欣赏自然地进入作品欣赏阶段(课件展示)。甜甜一看赶紧让红黄蓝在纸上尽情滴流动起来,看,流动的颜色像什么?(课件礼花、大树、花朵)真漂亮。不过可惜礼花少了观赏的人少了几分热闹,大树少了树叶。甜甜赶紧拿出彩笔画了起来,不一会就变出了更美丽的图画。(课件)甜甜怎么做的对添画,添画了什么?人物花朵树叶。咦,这一幅是怎么做的,添加了一些剪贴的树叶。瞧红黄蓝三个小伙伴最后是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啦。下面该是你们的奇思妙想时间了看看自己的画面,流动的颜色像什么?你想怎样让它变得更美。你的像大树,添加一些叶子,你的加上大眼睛像猫,你要填上小朋友到花丛中玩。你们想的真奇妙。那把你们的作品进一步完成吧。(作业课件)2、完成作品。七、展评。看着这一幅幅美丽的充满着想象的作品,老师真高兴。来谁愿意说说自己的作品,或者对其他同学作品做个评价。八、总结。今天我们和红黄蓝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大家开心吗。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丰富想象,生活的每个角落都会充满阳光涂满绚丽色彩。万花筒第1课时课堂类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点】1、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对称的图案。2、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教学难点】学习明白“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制作理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学生准备: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教学过程】一、猜一猜1、猜谜语:一座小花园,鲜花开不断,只供一人瞧,其余靠边站。(打一娱乐玩具——万花筒)2、揭示谜底:万花筒的原理(万花筒用三片镜子组成一个三角形,中间放置一些彩色碎纸片,转动时由于三面镜中的影像相互反射,实物与镜中影像随着转动,不停组合成不同对称的形状,千万变化,令人百看不厌。)3、想不想瞧一瞧这座小花园?师出示实物万花筒。二、玩一玩1、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2、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三、看一看: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四、试一试: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五、画一画: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2)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六、作业展示,评价。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七、收拾与整理。万花筒第2课时课堂类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点】1、表现对称的图案。2、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3、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教学难点】引导学习注意图案对称、色彩的搭配【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万花筒,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彩色纸,剪刀,绘画笔。学生准备: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展示用彩色纸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2、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3、小组讨论,动手尝试一下。二、探究交流1、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2、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3、交流:用扣子、粘土、橡皮、夹子、小花片……三、动手制作1、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2、色彩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可以学生再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四、总结展示1、收拾与整理。2、总结。3、课后拓展: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大人国与小人国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低得特征及相对性,尝试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大小与高低的区别。2、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创作精神,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教学重点】重点:表线大小,高低的对比关系,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教学难点】难点:敢于大胆像想象,表现出有趣的内容。【教学准备】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谁看过《西游记》?《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孙悟空)师:为什么?因为它能神通广大。2、可是虽然孙悟空他的神通广大到了如来佛的手中,怎么也飞不出去,说明如来佛德手怎么样?(大)那孙悟空呢?(小)3、如来佛就好比是童话故事里讲的“大人国”里的人物,孙悟空就好比是“小人国”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人国与小人国.》。二、观看影视片段:1、认识大小要互相比较。(1)贴画纸画好的大飞机在黑板上,问;这个是什么?飞机。对,这是一架由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在天空飞行。(2)再贴画好的小飞机在黑板上,这两架飞机,有什么不同吗?相对与上面那架笑了很多,是的,这个是一架很小的玩具飞机。(3)原来,大和小是通过比较才能比较显示出来的。2、交流生活中大与小对比的现象。(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大小对比的现象。比如我们和蚂蚁比较,我们每个人都是巨人,可是我们和大象比较的的话,我们又成了小个子。(2)谁还能找到类似的现象。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心中“大人国与小人国”里有趣的画面,可以把小的想象大,也可以把大的想象小,咱们来个奇思妙想大比拼,看看哪组的想法最奇、最妙。3、汇报交流讨论大与小的想象。想象把身边的事物变大或变小会产生哪些有趣的情景,并交流。(1)看来,同学们的观察都很仔细。那你想不想也到大人国或者小人国去玩一玩呢?(2)现在请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到大人国或小人国生活,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那个同学来说说自己的奇遇?(3)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那我们既然能说,能不能把它画下来呢?能,但是,要注意,你想用哪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还是“小人国”?画面的主题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出它的大或者小人国。三、学法指导1、根据学生带来的用具,进行启发和引导。2、启发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还有一定要记住先用铅笔画。3、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4、讲解画面要求。要表现出你是再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一定要把大小对比的画清楚。如果你是在大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大)而你自己画的(小),相反,如果你是在小人国,那就要把背景画的(小)而你自己画的(大)。当然,色彩也要丰富一些。四、指导学生创作。五、作品评价。前前后后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知道可以运用改变物体大小、物体间相互遮挡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2.回忆、观察生活中近大远小的现象,加深对“近大远小”规律的理解。3.欣赏小朋友的作品,了解“近大远小”规律和物体间相互遮挡的方法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4.能够在绘画中运用“近大远小”和“遮挡”的方法表现物体前后关系。【教学重点】:感知前后关系的空间美感,学习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物体的前后关系。【教学难点】:探究生活中的前后关系现象,运用自己喜爱的美术语言表现有前后关系的美术作品。【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学生准备学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具。评价要点:1、是否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前后现象。2、能否自信地将画面中由前后关系产生的效果说出来。【教学过程】:一、名作欣赏:(1)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作品《林荫道》。表现的是一个很平常的山村小路的景象,一条小道曲折地伸向远方,两旁排列着迎风摇曳的树木。从画面中,你发现近大远小的景物了吗?(2)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画面的主体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远处的人群与前面的三个人形成对比,起到较好的衬托作用。(3)法国画家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画面描写了人们在大碗岛上休息度假的情景。(4)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幅画中有五十多位学者,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二、自主学习:(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照样子说位置”的小游戏,好吗?听清要求:请你依照我的说法来介绍一下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我开始说了,同学们在我的前面,黑板在我的后面。学生说。例如:XXX同学在我的前面,XXX同学在我的后面。看来,在生活中,我们都能分辨清物体所处的前后位置,找出它们的前后关系。可是,你了解绘画中物体的前后关系吗?
本文标题:2017最新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1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