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之构建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之构建姓名:陈华彩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经济法学指导教师:胡家强20080605中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之构建作者:陈华彩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焦麦青.JIAOMai-qing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立法目标与模式-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模式的确定,应与其立法目标相匹配,不仅应承载社会公平理念,满足我国财税制度规范化的诉求,而且还要应对诸多制度层面的挑战.在我国现阶段,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模式采用纵向型转移支付,是平衡财政转移支付价值目标与我国现行税收管理体制的最佳选择.2.学位论文方向阳财政转移支付在区域经济收敛中的效应分析2008追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经济均获得了较快增长,然而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却没有缩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地区的财政支出状况常常通过影响当地投资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对于一个地区财政支出而言,它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当地财政收入,还取决于来自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因此转移支付就间接地影响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本文主要研究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在各地经济发展变化中的作用,探讨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对于各地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并借助实证分析的手段,考察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最终将会导致地区经济逐步收敛或者是发散。选取上述研究主题,主要是源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受到了来自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就地区经济差距原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也成为了经济研究中的持久热点。从理论需求上说,人们就全国各地区经济差距是收敛还是发散形成了不同的判断,采用不同的方法,选取不同的时间区间建立起的经济模型十分丰富,他们就造成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多个角度的分析,并在各自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理论上的百花齐放是个过程,但最终需要走向大体上的一致,为了有效地指导我国的转移支付实践,理论研究最终需要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从实践方面的需要来讲,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突出表现,政府希望通过改革完善我国的财政体制,包括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使转移支付达到均衡地区财力差异,使各地区均衡增长的目的,然而,财政转移支付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转移支付在方法、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使得转移支付在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效果受到削弱,因此,从实践上也要求我们就转移支付在地区经济收敛中的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来达到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立足财政转移支付的视角,分析地区经济差距变化这一主题,选取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角度的实践为研究对象,探索财政转移支付在地区经济差距收敛中的效应状况。本文的研究是在借鉴国内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新的时期经济发展实践新情况为分析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国外经验的借鉴,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论述这一复杂的问题。实证分析是文章希望重点突出的地方,通过建立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分析,一方面得出财政转移支付在区域经济收敛中效应的精确情况;另一方面探讨找到一个更为规范的转移支付方法。这样以来我们对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关系的认识将得以加深,可以进一步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上的作用。文章主要有六章内容,从文章选题背景及意义谈起,先是探讨财政转移支付影响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理论基础,随后总结和回顾了新时期我国在财政转移支付和地区经济收敛中的实践,进一步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以及规范的转移支付方法应考虑的因素,最后在总结国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得到如下的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没有出现缩小的趋势,当引入财政转移支付分析地区经济差距效应之后,发现当前我国的转移支付不仅没有帮助地区经济差距逐渐缩小,相反却使得各地经济差距不断扩大。转移支付作用区域经济收敛效应低下主要是当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还很不完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本文计量分析可知,在不考虑财政转移支付因素的情况下,得到在统计上显著的收敛系数β为-0.013267。β不为正数,说明2001-2005年我国地区经济不存在收敛,相反地区差距还在以1.3%的速度扩大。当加入转移支付变量后,估计的收敛系数β为-0.014151,β的绝对值比不考虑转移支付时反而增大,这说明十五期间我国的转移支付不但没有促进地区经济收敛,反而扩大了地区差距,使区域经济以1.4%的速度发散。可见我国当前转移支付政策在公平和效率上存在不少问题。2、在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因素法”中,虽然综合考虑了地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公共服务因素,但是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有的因素依旧没有被考虑进来,有的因素虽被考虑了但分析问题的方向是不对,完善“因素法”任重道远。在自然因素中,各地区的面积因素被考虑了,分析结果还显示转移支付规模与地区土地面积成正比,这是合适的,但是,人口规模这一因素却显示为与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相向而动,显然这是不对的;在经济因素中,人均GDP、人均财力和地区固定投资都被引入分析,其中人均GDP与各地所获转移支付成反比变化是合适的,但人均财力和地区固定投资却与地区所获转移支付成同方向变化,这是不正确的,不利于各地财力的均衡;当分析公共服务因素时,只有代表地区教育水平的每十万人口中中小学生被考虑进来,代表地区医疗水平的各地医疗机构数和代表地区基础设施的邮电业务量没有被考虑进来。3、当前我国转移支付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是低效的,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转移支付各分项结构不合理,即税收返还和专项补助所占比例过火,相对公平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体系中比例不高;(2)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单一,我国长期以来就是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实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作用效果不很理想;(3)转移支付方法不科学,“基数法”广范应用于转移支付决定中,但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合理;(4)转移支付法律基础薄弱、监管缺乏,当前我国转移支付立法层次不高,不够系统,监管环节十分薄弱。4、为了改进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笔者提出如下相关政策建议,以便提高我国转移支付度的效率。(1)、针对不合理的转移支付结构,政府应该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比例,缩小税收返还比例,并逐步取消这一形式,同时还要进一步规范专项补助。(2)、就转移支付模式而言,建议结合我国各地经济情况,采用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形式为辅的方式。(3)、规范转移支付方法,建议广泛采用更为科学的“因素法”这一有效形式,并全面分析影响转移支付数量决定的各种因素。(4)、完善相关法律和加强政府监管是提高转移支付效率的不二法门。此外,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在以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诸如在实证方法的选择、财政转移支付分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数量分析、财政转移支付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等方面。3.期刊论文杨芹.刘小勇分税制以来财政转移支付实证分析-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8,10(1)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分税制以来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构和区域分布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分税制以来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扩张很快,地方财政支出对中央政府转移支付依赖程度增强;财力性转移支付占财政转移支付比重依然偏低,尤其是最具有均等化作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仍严重偏低;虽然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得到了更多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但是占据重要地位的税收返还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这也使得财政转移支付在调节地区财力差距方面的作用有限.4.期刊论文袁亚丽关于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探讨-特区经济2008(5)有关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可以通过均衡地方政府财力缩小地区差距.然而,不断加大力度的财政转移支付功效尚嫌不足,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可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扩大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统一转移支付分配标准,推广因素法;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方式;切实推进省对下转移支付改革.5.期刊论文刘剑文.LiuJianwen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探讨-法学杂志2005,26(5)财政转移支付是现代国家政府间财政运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包括分级公共产品理论、财政宏观调控理论以及分权与制衡理论.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存在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不规范,缺乏合理的标准,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层次低,缺乏法律权威性等问题.完善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应当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宗旨,合理选择财政转移支付拨款决策模式,合理确定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形式,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额度判定标准.6.期刊论文雷振扬.成艾华.李俊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均衡效应研究——兼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民族研究2008(1)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成本过高,地方财政无法提供与全国大体均衡的社会公共服务.国家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实施政策倾斜,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本文认为,从纵向和横向看,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对均衡民族地区财力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异性,部分省区与全国财力差距越拉越大,转移支付的结构尚不合理.通过分析研究,对进一步规范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7.学位论文项莉我国农村公共卫生筹资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2005研究目的:本次研究将在分析中国农村公共卫生筹资状况和公共卫生开展状况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我国建立规范的公共卫生转移支付体系的必要性,并在确定我国农村公共卫生转移支付应确保的目标基础上初步构建适于中国农村的公共卫生转移支付体系,这必将完善和丰富财政转移支付理论和公共卫生筹资理论,扩展其应用领域。实践上将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政府投入政策的制定和整个国家公共卫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保障贫困地区县、乡、村公共卫生提供机构能真正筹资到位,促进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最终提高贫困地区居民健康水平,改善健康公平。资料来源:现场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现场调查资料:湖北省经济水平高、中、差的县中选取8个县。调查8个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每县两个乡卫生院。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研究资料来源于卫生部-世界银行合作项目(卫生IX)的调查资料。在海南和湖南省根据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省选取10个县,以各乡镇经济水平作为分层依据,共抽取237个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同时查阅卫生统计年鉴、卫生部财务报表中相关资料。研究内容、方法、结果和结论:1、我国实行规范的农村公共卫生财政转移支付必要性分析:理论上从两方面分析,从公共卫生事业的性质方面运用社会公平理论、人力投资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进行分析,从政府的角度运用政府职能转变和财政失衡理论来阐述。实践依据表现为(1)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事权划分不清、一般性转移支付缺乏均等化效果、专项补助分配不规范、转移支付结构不尽合理(2)我国一般转移支付中投入卫生领域的数额较少,而且不稳定,专项卫生转移支付补助数额较少,且补助数额和分配方式往往不规范,使专项补助失去其应有的功能,影响了转移支付的使用效率。80%的农村三项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向了乡镇卫生院,特别是房屋建设方面,而对人员培训的投资仅有3%左右(3)世界各国公共卫生财政转移支付现况表明财政转移支付对于保证公共卫生服务公平十分重要。2、中国农村公共卫生政府投入研究结果:(1)我国农村公共卫生开展状况不容乐观,237个乡镇卫生院中有个别卫生院连最基本的计划免疫都没有开展,儿童系统管理和健康教育约有1/4的卫生院没有开展,许多低于成本收费的公共卫生项
本文标题:中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之构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1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