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识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民族团结与统一。教学重点: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与民族精神教学难点:如何实现知行统一,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引导青年大学生理性爱国。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讲授,互动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让同学们回想国歌的内容,思考3个问题:我们现在已经解放当家作主了,为什么还要呼唤“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的国家已开始繁荣昌盛,为什么还要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为什么还呼吁人们要“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这就是本次要讨论的话题:爱国主义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授课内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我国民族的历史一样悠久。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奋斗史。让我们先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一下中国的强盛、衰落和重新崛起的历程,从中了解我们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强盛:让同学们思考回答:一提起中国的强盛时期,同学们会想到哪些历史区间?(学生回答汉、唐、宋等)公元元年以来的两千年中,90%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公元元年-100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25%,1000-1500年占23%,1820年占33%。无论经济总量还是综合国力,当时的中国都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强国。孙中山先生在其《大亚洲主义》一文中曾说:“譬如从五百年以前以至两千年以前,当中有一千多年,中国在世界上是顶强的国家。国家的地位,好象现在的英国、美国一样。英国、美国现在的强盛,还是列强。中国从前的强盛,是独强。”15世纪:中西分途发展。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欧洲开始从中世纪走出来(文艺复兴、海外探险),中国开始走下坡路(制度僵化,思想僵化),当西方开始乘着工业化浪潮觊觎广袤的海外市场探求“世界”时,中国还沉浸在君临“天下”的迷梦里。鸦片与中国的衰落:当中华帝国日益日薄西山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急于打开海外市场,英国为了扭转长期以来的中英贸易逆差的局面,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历史上,没有第二种商品象鸦片那样,震撼过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根基,并给她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1840,鸦片战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天津登陆……欧美列强纷纷掠食中国。近代中国,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国战争赔款和其他款项共计1000亿两白银。19世纪的中国开始沉沦。在民族与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热爱这片苦难深重国土的无数仁人志士带领着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寻路史、奋斗史。孙中山先生带领中国人民醒过来,推翻了两千年君主专制王权。他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爱国。”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站起来,历经28年艰苦卓绝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他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他说:“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爱国主义贯穿百年中国屈辱史、抗争史、奋斗史始终,是推动民族发展的伟大旗帜。百余年来,爱国主义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它动员和鼓舞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巨大力量。正是在爱国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够历尽沧桑,排除内忧外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建国之行,做一个坚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呢?爱国都爱些什么呢?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由爱发生的悲剧也屡见不鲜。是人们不该爱么?不,问题是很多人不懂得怎样去爱,于是,爱反而造成了伤害。爱的行为应该是理性的。仅仅有一颗爱国之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懂得爱国之理。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定区域内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对祖国的热爱应体现为爱故土、爱人民、爱民族文化和爱国家的统一。可从以下几点来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祖国,就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家园,就是我们脚下这块世世代代劳动、生息、繁衍、发展的辽阔大地。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园”,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建设祖国繁荣昌盛,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对故土家园、祖国山河的热烈、深沉、充满责任的爱,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试想,当我们泛舟西湖,欣赏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色时,当我们置身戈壁,感受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袤辽阔时,当我们登临泰山,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时,我们的心中怎能不油然升起一种江山如此多娇的情怀呢?在很早的时候我们的前人就把祖国大地成为神州,这是对祖国的热爱。所以爱国主义首先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欣赏:(学生朗诵)假如我是一只鸟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诗作于1938年,当时侵华日军侵占了东北、华北、华南大片国土,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神州大地遭受着最为深重的苦难。诗人满怀爱国忧国之情,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古语说“民为邦本”。我们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国土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正是各族人们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源远流长、繁荣昌盛。热爱人民,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人民是爱祖国的根本要求,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每逢国家遭遇重大灾害或重要历史时刻,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扶危克难。例如汶川地震等。思考:同学们可否举例身边存在哪些不爱同胞的行为表现呢?提示:人情冷漠如小悦悦事件;恃强凌弱;社会不公正等。(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上最光彩的文明古国。在创造祖国文化的历程中,各族人民都做出了贡献。56个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总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形成了以下十大方面的成就:一个文化传统悲壮、伟大、悠久二个文化系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国粹中医、京剧、国画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五大工程万里长城、兵马俑、都江堰、灵渠、大运河六大古北京、南京、西安、开封、洛阳、杭州七大著名朝代周、秦、汉、唐、宋、明、清八大著名皇帝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康熙九个历史名人大禹、诸葛亮、曹操、项羽、岳飞、包拯、康有为、孙中山、鲁迅十部名著论语、道德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本草纲目、西厢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刻苦学习祖国的文化,深入理解祖国的优良传统。我们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更要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4)、爱自己的国家一个国家的政治前途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荣辱兴衰。国家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那么,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不同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一)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传统维护祖国和民族的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内容。从孔子的“一匡天下”、孟子的“定于一”、荀子的“文王载百里而天下一”,到董仲舒的“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都体现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的思想,也是无数仁人志士行动的精神动力。(二)近现代的爱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封建主义压迫,推翻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三)当代的爱国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进入了一个历史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祖国统一大业。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敬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我们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爱国志士,他们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渴望着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统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盼望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慷慨就义,它为世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抗战时期更是涌现了大量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的爱国壮举。(举例)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13年,而我国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就震惊了世界。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这样说:“金波尔的话说错了,钱学森在科学上的价值岂止只抵三、五个师的兵力,他替中共研制的飞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共与美国之间战略武器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联的威胁产生抗衡。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还有许多:钱三强、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等,都是从国外学成以后归国的,在他们看来,事业和成就只有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最有意义的。(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人云: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际的行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被俘后解往大都途中,写《过平原作》:“乱臣贼子归何处?茫茫烟草中原土。公死于今六百年,忠精赫赫雷当天。”(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在从夏朝开始到现在的大约4100多年中,粗略地计算起来,前两个千年基本统一,后两个千年(秦帝国之后)中,统一时期约为1600多年,分裂内乱时期则不到540年。从总的方面说,中华民族的统一占据了主流,分裂内乱终归统一。而一个不容否认的基本规律是,强盛的中国全部是统一时期,积贫积弱的中国全部是分裂内乱时期。这充分说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现阶段我们要反对疆独、藏独、台独、港独。中华民
本文标题:爱国主义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4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