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5、信息系统集成技术(3.1-3.4)
课程5---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3.1-3.4)91过软考教育学院2015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91过软考教育学院:858301448Tel:180086228832015年1月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1、系统集成的定义,必须掌握,必须!!!P81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4大5小)P82-83,必须掌握。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3种,必须掌握。P83-85,特点,适用范围4、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P85-86,可以掌握。5、软件测试必须掌握P87*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6、软件维护,4种,必须掌握。P877、软件复用P87-88了解8、验证和确认区别P899、评审、审计等名称P8910、软件配置管理,在本章可以不学11、软件开发环境管理和软件过程管理做了解*11、软件开发环境管理和软件过程管理做了解12、面向对象里的名词建议都掌握,这个重要。P92-9613、UML非常重要!!14、RUP做了解P96-98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1、系统集成是指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这一块必须掌握。信息系统集成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掌握)(1)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2)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它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3)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4)系统集成包括技术、管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4个阶段:立项(规划)、开发、运维、消亡。其中开发阶段又分为5个阶段:总体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验收阶段。大家不仅仅要记住这4个,还要理解意思,要知道每个阶段有什么产品(输出)。(掌握)记忆口诀:花开云消;划分即试验*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3、常用的开发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非常重要。(掌握)结构化方法用于在项目前期就能清楚的知道用户的需求;结构化方法具有如下特点:(1)遵循用户至上原则。(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取得的成果。(3)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3)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4)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原型法用于在项目前期不能清楚的知道用户的需求。其中原型法分为:抛弃型原型和演化型原型。原型应当具备的特点如下:(1)实际可行。(2)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3)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4、软件需求的定义:就是系统必须完成的事情:包含功能需求(系统需要完成的业务功能)、非功能需求(可靠、容错、扩展、性能等)、设计约束(限制条件、补充规约,比如有的系统软件在IE6.0或Win7下不能运行)三方面内容。而且要根据选项会判断,另外,可验证性是需求的最基本特征。(掌握)*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5、软件测试,这可是考试的重点。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从软件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则希望软件测试成为表明软件产品中不存在错误的过程,验证该软件已正确地实现了用户的要求,确立人们对软件质量的信心。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普遍希望通过软件测试暴露软件中隐藏的错误和缺陷,以考虑是否可接受该产品。(以下关于测试的都掌握)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测试用例应当由测试输入。系统测试应尽可能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进行。*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进行。数据和对应的预期输出结果这两部分组成;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经验表明,测试后程序中残存的错误数目与该程序中已发现的错误数目成正比。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应当对每一个测试结果做全面检查;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最终分析报告,为软件维护提供方便。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测试不再只是一种仅在编码阶段完成后才开始的活动。现在的软件测试被认为是一种应该包括在整个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活动,它本身是实际产品构造的一个重要部分。常用的测试方法有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主要是在程序的接口上进行测试,测试用例设计有:(1)、等价类划分(2)、边界值分析(3)、错误推测法(4)、因果图*白盒测试: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透明的盒子,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具有代表的逻辑覆盖包含:(1)语句覆盖(2)判断覆盖(3)条件覆盖(4)判定----条件覆盖(5)条件组合覆盖(6)路径覆盖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软件测试是由一系列不同的测试所组成的,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单元测试---模块测试:是对每个模块进行测试。要理解驱动模块和桩模块。主要目的是针对编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例如用户输入验证过程中的边界值的错误。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系统,必须精心计划,应提交集成测试计划、集成测试规格说明书和集成测试分析报告。主要目的是针对详细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检查各单元与其他程序部分之间*目的是针对详细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检查各单元与其他程序部分之间的接口上可能存在的错误。确认测试:验证软件的功能、性能以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系统测试:将软件放在整个计算机环境下,在实际运行环境中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发现软件与系统定义不符合或矛盾的地方。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α测试:是在开发环境进行的测试β测试:是用户在实际环境中进行的测试,开发者不在旁边。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在给定的预算和进度下,尽可能有效率地进行回归测试,需要对测试用例库进行维护并依据一定的策略选择相应的回归测试包。对测试用例库的维护通常包括删除过时的测试用例、改进不受控制的测试用例、删除冗余的测试用例、增添新的测试用例等。在软件生命周期中,即使一个得到良好维护测试用例库也可能变得相当大,这使每次回归测试都重新运行完整的测试包变得*测试用例库也可能变得相当大,这使每次回归测试都重新运行完整的测试包变得不切实际,时间和成本约束可能阻碍运行这样一个测试,又是测试组不得不选择一个缩减的回归测试包来完成回归测试。模糊测试是指将一个随机的、非预期的数据源作为程序的输入,然后系统地找出这些输入所引起的程序失效。通过模糊测试,你将会抢在别人之前来揭示软件易受攻击的弱点。模糊测试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最有效的软件安全性测试方法。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软件测试又可分为:(1)功能测试(2)可靠性测试(3)强度测试(4)性能测试(5)恢复测试(6)启动/停止测试(7)配置测试(8)安全性测试(9)可使用性测试(10)安装测试(11)过程测试(12)容量测试(13)文档测试(14)兼容性测试(这一块,只需要做了解)Loadrunner、QTP也可以了解下。Loadrunner用做性能测试,QTP用作自动化测试*软件测试工作规程:(1)制定“软件测试计划”(2)编写“软件测试说明”(3)执行软件测试(4)编制“软件测试报告”(5)修正软件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6)软件测试阶段评审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6、软件维护----软件正式交付用户以后,即进入漫长的维护期。软件的维护从性质上分为:纠错型维护、适应型维护、预防型和完善型维护(简称:就是鱼丸),其中完善性维护是软件维护工作的主要部分。(掌握)纠错性维护纠正在开发阶段产生而在测试和验收过程没有发现的错误。其主要内容包括:(1)设计错误;(2)程序错误;*(3)数据错误;(4)文档错误。适应性维护为适应软件运行环境改变而作的修改。环境改变的主要内容包括:(1)影响系统的规则或规律的变化;(2)硬件配置的变化,如机型、终端、外部设备的改变等;(3)数据格式或文件结构的改变;(4)软件支持环境的改变,如操作系统、编译器或实用程序的变化等。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完善性维护为扩充功能或改善性能而进行的修改。修改方式有插入、删除、扩充和增强等。主要内容包括:(1)为扩充和增强功能而做的修改,如扩充解题范围和算法优化等;(2)为改善性能而作的修改,如提高运行速度、节省存储空间等;(3)为便于维护而做的修改,如为了改进易读性而增加一些注释等。预防性维护是将潜在的漏洞在实际发生之前就进行修复。这4种维护都是在软件产品交付之后进行的。*这4种维护都是在软件产品交付之后进行的。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7、软件重(复)用是指在两次或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相同或相似元素的过程。软件元素包含程序代码、测试用例、设计文档、设计过程、需求分析甚至是领域知识。这种可以重用的元素成为软构件,简称构件。软件重用可以减少软件开发活动中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也可以改善软件质量。软件制品的复用,按抽象程度的高低,可以划分为如下复用级别:*软件制品的复用,按抽象程度的高低,可以划分为如下复用级别:代码的复用、设计的复用、分析的复用、测试信息的复用等。(掌握)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8、验证过程试图确保活动的输出产品已经被正确制造,即活动的输出产品满足前面活动施加的规范说明;确认过程则试图确保建造了正确的产品,即产品满足其特定的目的。(掌握)9、评审与审计过程包括:管理评审、技术评审、检查、走查、审计等。(掌握)*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监控进展,决定计划和进度的状态,确认需求及其系统分配,或评价用于达到目标适应性的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它们支持有关软件项目期间需求的变更和其他变更活动。是评价管理方面。技术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以确定其对使用意图的适合性,目标是识别规范说明和标准的差异,并向管理提供证据,以表明产品是否满足规范说明并遵从标准,而且可以控制变更。是评价技术方面。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检查的目的是检测和识别软件产品异常。一次检查通常针对产品的一个相对小的部分。发现的任何异常都要记录到文档中,并提交。走查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走查也可以用于培训软件产品的听众,主要目标是:发现异常、改进软件产品、考虑其他实现、评价是否遵从标准和规范说明。走查类似于检查,但通常不那么正式。走查通常主要由同事评审其工作,以作为一种保障技术。*。走查通常主要由同事评审其工作,以作为一种保障技术。软件审计的目的是提供软件产品和过程对于可应用的规则、标准、指南、计划和流程的遵从性的独立评价。审计是正式组织的活动,识别违例情况,并产生一个报告,采取更正性行动。关于本方案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技术10、面向对象=对象(Objects)+类(Classes)+继承(Inheritance)+消息通信(Communicationwithmessages)(掌握)11、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务的一个实体,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三个要素:对象标志(供系统内部唯一的识别对象);属性(状态、数据、用来描述对象的静态特征);服务(操作、行为或方法,用来描述对象的动态特征)(掌握)12、封装是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则。有2个含义:对象是全部属性和全部服务紧结合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对象是一个不透明的黑盒子,表示对象状态的*合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对象是一个不透明的黑盒子,表示对象状态的数据和实现操作的代码都被封装在黑盒子里面。(掌握)13、抽象是通过特定的实例抽取共同特征以后形成概念的过程。它强调主要特征,忽略次要特征。一个对象是现实世界中一个实体的抽象,一个类是一组对象的抽象,抽象是一种单一化的描述,它强调给出与应用相关的特性,抛
本文标题:5、信息系统集成技术(3.1-3.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5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