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掘进工区党支部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党支部工作不足
《江西教育》第十届“与课改同成长”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类别:语文学科论文单位:小学姓名:梁XX电话:134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传承文明的必备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打破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师生的“作文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人基于自己的教学经历,反思总结,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的意义和写作难的现象原因进行研究,并从激发兴趣、阅读积累、多样评改、尊重个性四个方面提出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1-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是许多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思考的热点话题。上作文课时,许多老师都倍感烦恼,因为现在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谈谈对培养小学生学做能力的见解。一、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意义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高低它反映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层次和生活积累沉淀。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从小就培养其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兴趣,更能熟练、顺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次,写作对于小学生是新型的事物,是从动到静,由表及里的转变,作文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认知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积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社交能力。最后,宏观上讲,写作是一种文化艺术,一篇好的文章,不但是作者的成就,也是对全人类文明和思想的贡献,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二、小学生写作难的现状及原因(一)小学生写作难的现状老师费时费力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一听到作文就害怕,“作文难”几乎成为每个小学生的困扰,主要表现在:1、缺乏写作素材,无内容可写。当老师布置题目后,学生往往苦于没有素材而发愁,几经周折,百思过后,陷入困境之中,发现仍然没什么好些的内容,于是东拉西扯凑字数,有的干脆三言两语结束战斗。2、不会组织材料,不知道该怎么写。学生对于自己所积累的素材缺乏串联的能力,对必备的表达技巧所知甚少,于是表达混乱,“流水帐式”的作文屡见不鲜,作文无关紧要的东西一大堆。3、内容假大空,写得不具体、不生动。不会取舍材料,跟着范文照搬照套,天马行空,语言空洞、乏味,整篇文章空话、假话、套话,加上语文素养薄弱,用词不准、词不达意,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想写的想法,缺乏真情实感。-2-(二)小学生写作难的主要原因老师在作文教学上付出不少,学生也知道知道作文的重要性,但为何就是作文难写难教、效率低下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语文积累不够。有些学生虽然很认真的对待作文,也想写出好作文得到大人的赞可,可是由于平时积累少、练习少,一些要求掌握的字词句没有掌握或是掌握了不知其义,语言文字积累不足造成学生有话不会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写起作文来词不达意。二是生活经验单调。作文是学生认知世界并用语言表达的过程,学生由于年龄少,对外界接触少,学习生活单调,缺乏情感体验和事物的认知,使得写作文时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没有自己的话,作文也就成了模仿摘抄他人语句拼凑起来完成任务。三是观察能力薄弱。写作文需要有素材,而素材往往源于生活,源于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小学生的观察还不细致,注意力还不集中,没有掌握必备的观察方法,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不深,无法发现身边可以写的素材。四是缺乏写作兴趣。作文由于难度大、有字数要求,在写的过程中往往又无从下笔,长期以往,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丧失信心,一听到作文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避之不及,面对老师的任务只能草草了事。三、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策略(一)激发写作兴趣,提倡多形式教学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因,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克服他们畏惧写作文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记得在教学生人物描写时,为了避免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都是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我就在上课前先做几个动作、扮几个表情,学生纷纷问“老师您怎么了?”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和学生一起交流自己所看所想,最后结合自己对老师认识写一篇《我最喜爱的老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有了丰富具体的体验,让他们有了自己可写的话,最后他们写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性鲜活的老师。还有一次,我让他们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植物,好几天他们都写不好。后来我带他们围绕学校走一圈进行观察,并适机点拨指导,回来后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成文,一下子就完成了这次习作。在教写读后感的作文时,我组织他们到学校图书室边看书边写,轻音乐把他们带进了书的世界,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他们受到了熏陶感染,迸发出写作的灵感。-3-我还常运用多媒体提供写作素材、指导他们练笔……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作文课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实践表明: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丰富训练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剂“良药”。(二)加强阅读交流,提倡多渠道的积累。写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要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材料库”。1、引导多读多看多思,不断积累写作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大量地、反复地、入神地读书,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也增强了他们的语感,发展他们的语言。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早读多背诵优美的篇段、多积累常用的成语、句子;指导学生看有益的课外书籍,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灵感源于生活,指导学生坚持写各种“观察日记”,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时刻做个有心人,留心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书面语表达出来,写成片段或日记的形式加以积累。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2、鼓励学生“走出去”,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让他们把自己拟定好的作文题目、写作提纲与别人进行探讨,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把写好的作文拿给别人评价或修改;组织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编成小册子,多方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不断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作文能力。(三)培养写作能力,提倡多样化评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中强调“评价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改中注重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1、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在评改时,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我采用了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作文,你进步真大,真了不起。”“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真让老师吃惊”等,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协商性的评语,在与其共同探讨写作方法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这些评语就可让学生明白-4-自己的作文条理不够清晰,想象不够丰富,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加以改进了。有时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了好的写作技巧,我就写上巩固性的评语。以便他们进一步把写作技巧巩固下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如一个学生在作文开头时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来写,我就打上“开门见山,写得好”这样的评语,让这位学生明白自己运用了开门见山的写法,从而丰富了他的写作经验。2、实现讲评方式的多样化。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根据学生写作的具体情况,有时选几篇各具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讲评,让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有时围绕作文中的共同问题进行启发谈话,综合评述全班作文情况,表扬共同的优点,揭示共同的缺点,提出总体性的修改意见;有时把一些佳作整理出来,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让学生阅读、欣赏、品评;有时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文,组织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析;有时先张贴或印发一篇作文,让学生在课外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并着重对修改情况作讲评,通过“评-改-评”的循环,让学生真正评有所得。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好对学生的作文评改,更要鼓励学生自评自改作文。可以写完检查一遍,过一天再修改一遍,此外还可以好朋友之间互评互改,交流进步。(四)尊重个性,提倡多层次要求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想象是作文的翅膀;创新是作文的生命。加上学生个性差异的存在,知识结构的不同,在指导写作时,宜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想说的真心话和真情实感。1、命题适度开放。课标要求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让学生言之有物,挥洒自如,就要在作文命题上狠下功夫,就要放开学生的作文思路。所出的作文题目要尽可能符合他们的表达意愿,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如写《假如我是》、《我学会了》……这样的半命题作文,由于命题灵活,不会牢牢束缚住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有话可说,也就乐意写。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作文的命题不宜搞“一刀切”。要多出几个作文题目,或多提供些写作素材,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这样便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所喜欢的来写。例如向学生提供了这样一段写作材料:“一阵大风刮来了,把地上的小塑料袋刮起来了。小塑料袋飞呀,飞呀……”我引导学生拟定了以下几个题目:(1)白色的污染(2)你为什么还用我(3)假如(4)一次少队-5-活动(5)塑料袋的诉说(6)我的家在哪儿……,此外他们还可以自己命题。由于可供选择的作文题目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就宽了。2、上交可先可后。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求那些“小作家”们写好后,只要经过认真检查,就可以拿给老师批阅。这样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宝贵的写作素材。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我则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作文,满意后才上交。如果作文质量太差,我就加以指导,再让他们重新构思、写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作文的不可应付性。3、训练疏密有致。“题海战术”或密集型的训练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地培养起来。对于优秀的学生,适当加大作文训练的密度,如每周安排写两篇作文,看两篇课外优秀作文,让他们熟悉各种题材的作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而对于作文水平不是很高的学生,则坚持少而精的训练原则,最多每周安排一篇作文,让他们能够“精雕细刻”,课外也只安排看一篇优秀作文。训练时有疏有密,学生才不会疲于应付,作文训练也才会有效果。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
本文标题:掘进工区党支部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党支部工作不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85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