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2011年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
2011年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题目:《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工作单位: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作者姓名:郝洁联系电话:13412199996日期:2011-4-16邮政编码:523128《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得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放心而去的故事,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守财奴的形象。本片段虽然只有短短三四百字,但是作者吴敬梓却通过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巧妙运用一连串的表达方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是我们学习刻画人物的绝佳范本。二、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监、侄、郎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词语;能结合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说出词语的意思。2.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3.感情朗读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内容,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试着练习用神态和动作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二)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三)教学难点: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三、教学过程:在这一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主要指向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见文——见形——见性”几个阶段,品味名著的精妙。根据文学作品特点,注重再现形象,让学生对“一个名字”“一个场景”的特色语言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通过练笔习得细节描写的能力。(一)印象严监生:初步认识,整体感知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去认识一位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读课题1、释题,初识严监生音:提示监的读音这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形:监和临很相似,你发现了什么?在练习纸上写两个。义:课题这里有个小一,表示下面有注释,谁来告诉我监生的意思?这个读书人姓严,所以大家称他为?儒林外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出示幻灯“他家有十多万两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日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用今天的话来说,严监生就是个家财万贯的大富翁。2、读通读顺,整体感知(1)出示提示,初读课文。严监生在临死前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举动呢?请大家打开课本133页,根据提示自由的读文,注意这是一篇古白话文,有些句式、读音和现代文不一样,读的时候要留意,开始吧。(2)检查初读效果。轮读,相机正音,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检查郎中、莫不是、挑掉,相机渗透学法)(二)经典严监生:梳理猜测感受形象1、理清文路能读通了,咱们来理一理这个故事。这篇古白话文只有一大段。老师把他分成两部分,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分吗?2、感悟病重严监生病得很重,哪些句子说明了这点?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严监生的病,原本不应如此之重。儒林外史中有描写,相机出示幻灯。灯节以后就开始心口痛,渐渐骨瘦如柴,郎中告知,需以人参调养方可,可这严监生竟然舍不得银子买人参,才落得这般田地。3、梳理猜测(1)我们再来看看,这家财万贯的严监生临死前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举动呢?生浏览课文回答,(板画伸出两个手指)。(2)面对这两个手指,诸亲六眷都有怎样的猜测?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应的词语划上横线,再把有关严监生的反应划上波浪线。(3)全班交流,点生相机板书。诸亲六眷各猜了什么?请把它写在黑板上。(两个亲人两笔银子两个舅爷两茎灯草)4、概括大意,感悟吝啬(1)根据板书,说一说故事的大体内容。这个大富翁临死前舍得…………,舍得自己留下的孤儿寡母,舍得自己的生命,唯一舍不得、放不下、牵肠挂肚的竟然是两茎灯草。(2)感悟人物性格特点。此时点两茎灯草过分么?为什么?这灯草对他来说意味的是什么呢?(点生)因此,直到当赵氏挑掉一茎时,刚才还总不得断气的他,此时是顿时就没了气。擦板书(3)很显然,作者在用文字告诉我们: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三)传神严监生:对比文字,感受写法1、感受抓神态、动作。(1)作者提到了吝啬这两个字了吗?但是,多年以后,当我们提起这位严监生,脑海中立刻会跳出一个词。多年以后,当我们回想起这位严老先生,我们眼前一定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作者是如何将这一切刻入我们的脑海的呢?让我们再次回到文本,去细细品味。(2)出示幻灯片刚才同学们画出了有关严监生反应的句子,看看是这些吗?(3)同座合作学习。来,我们同桌合作学习。一人读描写严监生的句子,一人读诸亲六眷的猜测,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细细品味。(4)交流朗读。读中感悟,进一步体会严监生的吝啬。(5)回读。自由读。点生分角色读。读着读着,我们发现描写严监生的句子都是在写严监生的(摇头、手指)(6)小结。是的!人物的动作往往能折射出人的性格。所以,大凡作家在描写人物时一定要动作上下足功夫。2、感受细节描写的精妙那么怎样把人物的动作才能写的精妙呢?我这里也有一段围绕严监生的动作描写的句子。和原文比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任意一生)(1)我们把不同的地方抽取出来,左右进行对比,看看都是伸着手指摇头这一动作,在写法上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学生交流,感悟细节描写的精妙。第一层: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具体了,哪里具体了,从中感悟到写人物动作的时候也要写清楚他在做什么,还要写清楚他是怎样做的。第二层:引导学生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看一看,从三次摇头的描写中不仅可以看见人物的内心,还能让我们看到人物内心的心理历程。从中感悟到在描写人物动作的时候,也可以抓住人物动作步步展开、层层推进,进行细致的描写。(四)迁移严监生:当堂练笔,课外延伸1、而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细致的描写,成功的将严监生这一吝啬鬼的形象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脑中。看,这有一个爱美的女孩儿,我们也来来试着运用这节课上感悟的写法,抓住她照镜子的动作、神态来体现她的爱美。我给开了个头。看,她又在照镜子了。2、生写,师巡视。3、点生展示小练笔,师生抓住本课感悟到的人物细节描写方法进行集体评议。4、课外小练笔:同学们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不仅感受了严监生这一吝啬鬼的形象,还领悟了经典动作的描写方法。除了爱美的她,我们身边一定还有“假小子”、“糊涂虫”、“小辣椒”等这样的人吧!请你运用本节课习得的一些写作方法,抓住最能体现他(她)性格特征的几个动作、神态写一个片段,让你笔下的他(她)也深深的映在读者脑中。四、板书设计:临死前的严监生
本文标题:2011年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90576 .html